21世紀經濟報道感謝 張賽男 上海報道
紫光集團千億債務重整引發得爭端還在持續發酵。
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12月15日發出舉報信,質疑紫光集團本次重整方案將直接造成當期734.19億元得國有資產流失后,12月16日,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也在自己回應舉報,稱趙偉國散布得為不實言論。
直指趙偉國管理不善
該份聲明直指趙偉國在造成紫光集團債務危機中負有得責任。
紫光集團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華控股,清華大學校企平臺)持股51%、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坤集團,由趙偉國個人實控)持股49%。趙偉國以少數股東實控人身份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并負責企業經營管理。
“過去幾年中,趙偉國操縱紫光集團頻繁通過巨額融資開展境內外并購擴張,導致負債規模過大,加之經營管理不善,紫光集團上年年爆發債務危機,現金流枯竭,無力償還境內外巨額到期債務,集團和下屬實體企業面臨資產查封、賬戶凍結、融資枯竭等重大風險,企業經營陷入難以維系得嚴重困境。”聲明稱。
上年年11月,清華控股引入專門工作團隊(后轉為清算組),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合規開展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并逐步穩住企業基本面。
21世紀經濟報道感謝曾報道,趙偉國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后,推動多起并購,被已更新冠上了“并購狂人”得稱號。但經過一系列并購之后,紫光集團得資產和負債也在快速攀升。外界也幾乎一致地認為紫光集團得債務危機禍起激進得資本運作。
趙偉國曾在公開場合反思,“我們這些年很多企業出問題,是因為野心過度膨脹,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且相信運氣會再次發生。其實你得能力、邊界沒那么遠,你得運氣也沒有那么好,所以要小心管理自己得野心和運氣。”
趙偉國近日在接受已更新采訪時也坦言自己得錯誤。“因為急于把事盡快做起來,我們用負債得方式做,這也是從戰略責任上我犯得策略性錯誤。(擴張得節奏)把握得確實不好。”
繼續有序推進重整工作
此前得12月13日,紫光集團管理人公布了相關重整計劃,宣布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得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戰略投資者。目前重整計劃草案已提交給北京一中院。
蕞新聲明回顧了招募戰略投資人得細節。
7月9日,債權人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申請對紫光集團開展破產重整。7月16日,北京市第壹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團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以下簡稱管理人)。
聲明稱,管理人嚴格依照法律規定履職盡責,依法合規開展債權申報和審查、選聘第三方可以機構開展審計評估、引進戰略投資人并開展盡職調查和投資報價等工作。在戰略投資人招募和遴選過程中,公平、公正、公開面向全社會廣泛招募,全程接受法院、債權人等各方監督。
在多輪市場化競價后,所有戰投提供得蕞高報價仍然無法覆蓋紫光集團全部債務,即所有愿意參與戰略投資得戰投均認為紫光集團資不抵債。經過債權人、管理人、監管機構等共同選定第三方可以機構審計,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團重整主體所有者權益為-442.78億元;經過債權人、管理人、監管機構等共同選定第三方可以機構評估,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團重整主體資產客觀公允得市場價值約1214.78億元,匹配擬化解債務約1376.09億元,證實紫光集團資不抵債。“以上表明,紫光集團在趙偉國得經營下,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在紫光集團得股權價值已經為負,造成損失。”
依照破產重整法律要求,管理人已于12月10日在華夏企業破產網上發布戰略投資人中選公告,于12月13日向債權人發布紫光集團重整計劃草案,各項工作進程均依法合規。根據紫光集團重整計劃草案,有財產擔保債權和120萬元以下小額債權,將能實現全額現金清償;普通債權中120萬元以上部分提供不同清償選擇方案,清償率預計可達到95%以上至百分百。
聲明表示,下一步,按照北京市一中院關于召開紫光集團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得公告,將于12月29日召開會議表決重整計劃。管理人歡迎廣大債權人等相關方就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后續工作繼續提出寶貴得意見建議,管理人將繼續恪盡職守,依法履職,更好地完成紫光集團司法重整工作。就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個人散布不實信息,企圖干擾并影響紫光集團司法重整工作進程,管理人堅決反對,并將采取措施依法追究相關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