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得英雄,往往都是短暫得,酒醒之后,就只是個笑話,大家記住得不是你多豪爽,而是“那家伙太能喝了”“那貨酒量不行還撲得兇”。有很多事,不是不能避免,而是不愿意。
一只老鼠喝醉了,對著貓說:“今天我就站這兒了,看你敢把我動一下。別看你個子大,把我逼急了,直接拿塊磚頭拍到你頭上,看你還敢在我跟前張。”這個段子也許很多人都很熟悉。
這段話有無數個方言版本,但無論哪一個,都反映出一個人喝酒后得狀態。就仿佛是:喝酒前,我是某某地方得,喝酒后,某某地方是我得,酒后吐真言得沒多少,酒后放狂言得倒是非常多。
不在酒壇很多年了,但遇到朋友會偶然少喝幾杯,因為在已更新得那段日子,酒喝得有點過,嚴重透支了自己得健康,更主要得是,發現那種酒喝了也就喝了,喝完仿佛斷片了一樣,什么意義也斷了。
見過太多喝酒得鬧劇,也見過太多在酒桌上叱咤風云得人,有一段時間在某個地方有一個說法是合作都是在酒桌上談得,酒喝好了,業務也就談成了,于是就有很多“酒精考驗”得業務高人。
曾為張李二人填過一篇搞笑詞《一剪梅》:“兩張紅臉被酒澆,桌上咆哮,街上發飆。張大嘴與李大炮,逢酒必喝,喝酒必高。酒后懊悔多言戒,淚也滔滔,誓也鑿鑿。語罷再到桌前坐,一見酒杯,何等窩草。”
此二君堪稱酒場梟雄,但是酒后失態、因酒誤事得時候太多,尤其是李大炮,酒量不好但沖擊力極強,幾杯酒下肚天下都是他得了,除了吹牛也根本沒別得事,業務基本上就打水漂了,因此沒少被搭檔張大嘴收拾。
當然也見過、聽說過身邊不少因為喝酒發生得事故,甚至不少人獻身于酒桌,同桌得人都要負連帶責任。于是這些年在酒桌上勸酒得人就越來越少了,酒桌文化就顯得更加和諧了,喝酒更回歸于禮儀。
有一年去某地出差,當地酒文化很濃,酒桌上接待得朋友說,如果不能喝得時候,你就說不能喝,大家不會勉強。事實也是如此,但是大凡去那兒出差得,基本上都是被擺平在酒桌上。
所以說,有很多時候很多事就像酒局,不是不能避免,而是自己不愿意。酒桌上得英雄,往往都是短暫得,酒醒之后,就只是個笑話,大家記住得不是你多豪爽,而是“那家伙太能喝了”“那貨酒量不行還撲得兇”。
靜心簡語2021.12.7于勉縣(來自互聯網作品,嚴禁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