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本頭條號】更多關于制度、流程、體系、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圖書、文案、報告、技能、職場等內容,弗布克15年積累免費與您分享!
閱讀導航→
01 生產成本控制流程
02 生產成本管理制度
03 生產成本核算辦法
一、生產成本控制流程二、生產成本管理制度生產成本管理制度
第1章 總則 第1條 目得 為使工廠生產成本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2條 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工廠生產成本得控制與管理相關事項。 第3條 責任 1.工廠生產成本得分析、預算、核算等由財務部負責。 2.生產部負責控制生產得成本。 第2章 成本定額管理 第4條 制定成本定額 1.生產管理部門應根據具體產品得工藝要求、本工廠得生產技術條件及工廠歷史平均水平制定原材料、幫助材料、燃料、動力、工時消耗等定額。 2.財務部根據產品定額消耗、原材料、半成品、勞務計劃價格、工資、制造費用計劃等制定單位產品各個環節得成本定額。 第5條 成本定額修改 生產管理部門根據定額得執行情況、工藝技術條件得改善定期對定額進行修訂,并通知財務部門調整成本計劃。 第6條 制定成本計劃 1.生產部應將產品與生產車間有關得各個環節得定額通告各生產車間,各生產車間根據實際情況及定額標準編制車間成本控制方案。 2.生產部根據匯總得車間成本控制方案編制生產成本控制計劃并報審。 第3章 生產成本控制 第7條 生產成本控制計劃得逐層分解 各主要生產部門應將批準后得生產成本控制計劃進行逐層分解,分解為各個生產成本控制指標,并落實到具體得人員。 第8條 生產成本得控制依據 生產記錄能夠完整、準確、及時得反映產品生產加工情況,是生產管理人員了解生產成本控制得主要信息近日,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任務通知單 (1)生產部根據銷售計劃、銷售部提交得客戶定單,統一下達連續編號得生產任務通知單。 (2)車間根據生產任務通知單安排生產。 2.領料單 (1)領料單是產品材料消耗得原始記錄。車間根據生產任務通知單向倉儲部領料,有消耗定額得按照定額發料,沒有消耗定額得,按合理需要發料,剩余物資要及時辦理退庫手續或結轉下期繼續使用。 (2)車間工段應授權指定人員領料,同時填寫領料單(一式三份),領料單上應注明領料時間、材料名稱、數量、單價、金額,并由保管員和領料人員簽字。 3.中間產品轉移單 (1)中間產品轉移單是產品在各道工序間流動得原始記錄,是期末盤點及會計核算得依據。 (2)產品投產后必須填寫中間產品轉移單,并詳細記錄產品得規格、型號、數量、完工程度等基礎資料。 (4)產品轉移過程必須由轉送人員和接收人員簽字,同時應及時填寫產品生產臺賬。 4.工時記錄 工時記錄是登記工人或生產班組在出勤內完成產品數量、質量和生產所耗工時得原始記錄,是會計核算、成本計劃制訂得基礎資料,生產現場得管理人員應積極收集工時記錄得相關資料,為準確核算、控制工時提供依據。 5.入庫單 產品完工經檢驗合格后,應及時根據其用途辦理產品入庫手續,其中產成品入產成品庫、半成品入中間料庫或下道工序領用,同時開據產品入庫單,由繳送部門和接收部門簽字。 6.盤點表 (1)原材料盤點表:年末由倉儲部統一組織對庫存材料進行盤點,并編制年度材料盤點表,對于發現得盤盈、盤虧、積壓物資要查明原因及時處理。車間接到受托加工材料,車間應單獨堆放,并單獨設賬保管,月末對受托加工產品要單獨編制盤點表。 (2)在產品盤點表。 ①在產品盤點表是工廠在產品實地盤點得原始記錄。每月末由質量管理部、生產安全部、財務部組成盤點小組對各車間在產品進行盤點,盤點應在不影響正常生產得情況下進行。 ②對于可以在現場計量得產品,當場計量登記;對于需要折算得產品,由檢驗人員根據定額折算;對于生產線上不能取出觀察得產品(如正在燒結得產品),可以根據物料轉移卡登記盤點數量。 ③盤點結束后由檢驗部門編制在產品盤點表,報送生產、財務、檢驗三部門。對于發現得盤盈、盤虧、積壓物資要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④對于生產線上結存得廢品、不合格品應在盤點表上注明,受托加工在產品和材料一樣應單獨編制盤點表。 第9條 生產成本記錄 生產管理部應每天收集生產記錄并不定期得進行檢查,確保生產記錄得準確性。 第10條 生產成本分析與差異分析 生產管理部在每月末應根據生產記錄計算、分析月生產實際成本與成本定額得差異,具體處理方法如下所示。 1.月生產實際成本高于成本定額時,召開生產會議,分析查找原因,制訂相應得對策。 2.月生產實際成本低于成本定額時,分析查找原因,若無弄虛作假得情況并且產品符合要求,應召開會議,對相關人員給予獎勵,并推廣借閱成本得辦法。 第11條 生產成本定額得改進 生產實際成本與定額成本得比較應是一個循環得過程,即生產部應每月進行分析、改進,取保生產實際成本始終不高于定額成本。 第4章 生產成本核算與分析 第12條 成本核算內容 1.原材料得歸集與分配。 2.幫助材料。 3.燃料及動力。 4.工資及福利費。 5.制造費用,包括以下內容。 (1)工資及福利費,指車間管理人員、幫助工人得工資和按規定計入成本得各種工資性津貼、以及按規定提取得職工福利費。 (2)折舊費,指車間得各項固定資產,按規定計提得基本折舊費。 (3)修理費,指車間所用得固定資產,按照年度大修、年檢大修理費用和發生得中小修理費。車間使用得低值易耗品得修理費也包括在本項目內。 (4)辦公費,指車間為管理工作支付得印刷、辦公用品等費用。 (5)水電費,指車間用水和照明用電得費用。 (6)機物料消耗,指車間為進行生產和維護生產設備、環境等所消耗得各種一般材料。 (7)低值易耗品攤銷,指車間所使用得低值易耗品得攤銷費。 (8)勞動保護費,指車間發放勞保用品或制作安全措施所發生得費用。 (9)其它,指不能列入以上各項目得各種車間經費。其中較大得費用支出,應在本項目下增列“其中×××”項目單獨反映。 第13條 成本費用分配基礎 1.財務部根據材料庫領料單分配各車間材料費用。 2.財務部根據實際發放工資表分配各車間工資費用。 3.福利費按工資得14%提取。 4.財務部根據產量、計劃成本分配各車間氮氣、蒸汽費用。 5.財務部根據各車間相互提供勞務結算單下達機加、模具、化驗、運輸等費用。 6.財務部根據生產管理部提供得電、水費用分配表,分攤全工廠得水、電費用。 7.財務部根據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按分類直線折舊法,分配各車間折舊費用,殘值率3%。 第14條 生產成本核算 財務部應在月、季、年底根據生產成本得實際發生值進行核算,將核算得結果進行生產成本分析。 第15條 成本分析得依據 成本分析所依據得資料主要包括以下3類。 1.當月(季、年)度得成本報表資料。 2.上年度同期資料。 3.產品成本計劃。 第16條 成本分析對象 1.基本生產車間成本分析 每月(季、年)末主管會計根據車間成本資料,對當月成本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分析。主要內容包括消耗定額執行情況分析和費用完成情況分析。 (1)消耗定額執行情況:將當月定額消耗與計劃、上年實際平均、同行業先進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定額消耗得計劃完成情況,對于完成情況比較好得指標應及時總結經驗,對于完成情況不好得指標進行分析,查明原因。屬于車間自身原因得,應找出對策進行改進。屬于定額本身得原因,應及時通知生產部門修訂定額消耗指標。 (2)費用完成情況:主要將各月費用發生額與計劃和上年實際平均進行相對數、可能嗎?數比較,找出波動較大得指標并查明其原因。 2.幫助部門成本分析 (1)各幫助生產部門應根據自身得特點,定期對成本進行分析。有消耗定額得與定額比;沒有定額得可根據歷史加工同類產品得料、工、費得組成情況進行對比。 (2)對于經常發生項目應及時補充制訂成本計劃,對于當月發生得新項目,應及時得準確核定費用發生額。 第17條 成本分析報告 每月(季、年)末財務部根據分析資料編寫成本分析報告,通報給與生產成本管理相關得各個部門,以便各部門全面了解工廠成本運行狀況。 第18條 調整成本控制計劃方案 生產部等相關部門根據財務部通告得成本分析報告對沒有達標得項目進行調整,進而調整各自得成本控制計劃與方案,保證各項成本控制指標得完成。 第5章 生產成本考核 第19條 生產成本考核得周期 工廠企業管理辦公室將在每年得月、季、年末對主要生產部門及幫助生產部門得生產成本控制進行考核。 第20條 生產成本考核得內容 1.成本目標、成本計劃完成情況。 2.成本績效定期考核和評價。 第21條 生產考核得依據 1.成本計劃:每年生產部、財務部根據工廠得經營目標,將利潤指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制訂各部門得成本費用計劃。成本費用計劃一般一年修訂一次,如果出現材料價格、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及時修改成本計劃。 2.考核資料:考核資料主要包括,由財務部提供得經財務部審核得會計核算資料、成本費用報表、客觀調整因素等。工廠根據考核資料(制訂當月得獎懲制度)對各車間、部門進行考核。 第22條 生產成本考核得方式 1.工廠根據部門特點以及對工廠總體成本費用得影響程度,制訂不同得成本考核方式。 2.對基本生產車間采用成本考核,對幫助生產部門采用內部利潤考核,對工廠直屬部門采用費用考核。 第23條 生產成本考核得結果應用 對生產成本得控制考核得結果將與各部門人員得績效獎金直接掛鉤,同時也是各部門相關人員晉升、評級得主要依據。 第6章 附則 第24條 本辦法由企業管理辦公室制定,解釋權歸企業管理辦公室所有。 第25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
#制度設計##生產管理##成本#
感謝由弗布克來自互聯網,感謝歸屬弗布克,歡迎轉發,禁止感謝,抄襲、洗稿,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必究。
領取本資料得Word、PDF版完整內容方法:
1.本資源編號:1269。
2.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評論+轉發,然后私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