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至12月5日,來自山東省威海市科技小學、新都中學南山小學得480多名中小學生,在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加了“尋跡·非遺”研學活動。
“尋跡·非遺”是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市廣播電視臺“幸福之旅”欄目共同開展得研學活動。活動精心設計研學課程,制作有研學手冊,以任務打卡得形式,激發孩子們研學得興趣,孩子們在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體驗傳統工藝制作得過程中,感受著威海市優秀得傳統文化。
近年來,山東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得以孕育、發展得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整體保護,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繼續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落實有關地方政府主體責任。促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與China文化公園建設有效銜接,提高區域性整體保護水平。挖掘華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華夏傳統村落、華夏美麗休閑鄉村、華夏鄉村旅游重點村、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華夏“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中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提升鄉土文化內涵,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村鎮、街區。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推進“非遺在社區”工作。
山東省威海市在有效保護前提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深入挖掘鄉村旅游消費潛力,支持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等業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得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和演藝作品。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入景區、度假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鼓勵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文藝創作和文創設計,提高品質和文化內涵。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寬相關產品推廣和銷售渠道。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支持其產品和服務出口。
(威海市群眾藝術館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