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閱讀本文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0日訊 盤活利用農村低效閑置資源是推動鄉村振興得重要抓手,近年來,威海環翠區精準突破,創新實施“兩清三化”行動,動態清零農村殘垣斷壁和撂荒地,多舉措探索盤活利用新模式。
眼下,走進威海環翠區嵩山街道小鎮村,一棟棟房屋錯落有致、一幅幅壁畫點綴村道,還有幾處古香古色得雅致農舍格外引人注意,濃濃得鄉村氣息撲面而來,這些特色民宿得打造離不開環翠區“鄉村找房”APP得功勞。
“我一直想在村里租幾套房子,正好看到環翠區‘鄉村找房’APP,里面有很多房子適合我得標準,我就把房子流轉出來,在流轉和改造過程中,村里和街道辦也給我提供了全方位得幫助。”清雅軒度假酒店經理邢華告訴感謝。
然而幾年前,村里大批年輕人進城工作、落戶,房屋出現大量閑置,有些老屋年久失修,成為斷壁殘垣。環翠區嵩山街道立足閑置資源地理位置和功能定位,確定了休閑采摘、親子研學、精品民宿等不同盤活路徑。老屋變身精品民宿,讓鄉村充滿了活力,聚集了人氣。
威海市環翠區嵩山街道文化旅游體育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建廷告訴感謝:“截至目前,已盤活民房100余棟,集齊資產5處,創造就業崗位30余個,村民增收40余萬元。”
今年以來,威海市環翠區對全區105個行政村得所有低效、閑置資源全覆蓋摸底,建立資源數據庫,上線環翠“鄉村找房”APP,實現全流程線上動態監管和一鍵查詢。同時,出臺扶持政策,拿出500萬元專項資金,既獎集體、又獎農戶。鼓勵村集體靈活采取租賃、置換等多元化流轉方式收儲閑置資源。
威海市環翠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瑞賓表示:“環翠區通過‘兩清三化’探索出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打造民宿、研學、紅色展館等20余種業態得鄉村振興新路徑,實現項目和人才同引進,農民和集體雙增收。下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改革舉措、加大扶持力度,使這項工作與‘五大振興’有機統籌,加快推動城鄉深度融合、人民共同富裕。”
閃電新聞感謝 李志鵬 譚蓓 姜鈺行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