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貨彩妝得興起,日韓彩妝得生意愈發變得難做起來。
近日,不少網友在小紅書發帖稱,所在城市得日本平價彩妝Kate凱朵線下店要在年底全面撤出華夏市場,正在撤柜清倉,全部以7折銷售。
12月14日,商業那點事兒小編前往北京朝陽大悅城得Kate專柜發現確實有要撤柜得跡象,貨架上到處都貼著“全場7折”得標簽,很多商品已被買空也未補貨。柜臺內除了試用裝,產品所剩寥寥無幾。據專柜銷售人員介紹,品牌得確要撤柜了,而且是線上線下同撤。對于該品牌得銷售情況,柜員表示“很多產品都處于缺貨狀態,賣得并不好”。
從Kate自己來看,屈臣氏是Kate得主要渠道之一。但即便在屈臣氏,店員也反映Kate得明星單品眉粉和眼影常年都處于貨品不齊全得狀態。
目前,Kate得線上旗艦店仍在正常營業,產品也未打折。客服表示,暫時沒有收到清倉打折得消息。
kate天貓旗艦店仍在正常感謝閱讀本文!參與雙12活動
就是否準備撤出華夏市場這一問題,小編采訪到了Kate品牌方。對方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內部暫時沒有收到相關消息,一切以自家公告為準。
Kate是日本花王集團旗下品牌,曾經創造過“日本不錯第壹開架彩妝品牌”得榮光。如今落得如此蕭條景象,花王是打算放棄這個品牌了么?
實際上,不僅旗下品牌,連老東家花王集團如今也面臨著困境。根據該集團2021年上半年財報,期內凈銷售額為6752億日元(約39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僅同比增長1.2%。其中,化妝品業務凈銷額為1106億日元(約合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更是僅有0.9%。
花王集團在財報中表示,由于日本國內疫情導致化妝品市場嚴重萎縮,集團業績增長重點已變為華夏市場,尤其是華夏得線上電商。
但這并不意味著Kate在線上得銷售是樂觀得。實際上,隨著花王集團加大對高端美妝產品得投入,作為平價品牌得Kate正逐漸在公司內部被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下,Kate還要面臨同一集團下姊妹大眾品牌得競爭擠壓。
花王集團上年年上半年已經出現業績元氣大傷,化妝品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20.7%,成了期內跌幅蕞大得部門,營業利潤更是直接虧損48億日元。但好在旗下品牌Freeplus芙麗芳絲和Curél珂潤得不錯在亞洲地區不錯穩定,所以在本土市場遭遇滑鐵盧之際,兩品牌拉回不少業績,使整個亞洲市場跌幅保持在了2.6%。
Kate和Freeplus芙麗芳絲價位相似,但卻被對方遠遠拋在了身后。今年“雙11”預售期間,Freeplus得明星產品氨基酸潔面4小時就賣出了320多萬支,連續5年蟬聯天貓“雙11”潔面類目NO.1。相比之下,“雙11”得不錯榜單上,已多年未見Kate得身影。
Kate得失勢和花王集團得戰略改變不無關系。2018年,花王集團曾對外披露新一輪改革措施,計劃在2021年前將旗下約50個化妝品品牌削減至約30個,調整后,花王計劃將營銷投資集中于“SENSAI”和“KATE(凱朵)”等11個全球重點品牌。上年年前后,花王又對外宣稱,有意將重心放在高檔化妝品。
如此看,價位在幾十到上百元區間得Kate或許早就不在花王要發力得品牌版圖之內了。
當然,在華夏市場,Kate還出現了更多新對手。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Colorkey等國貨品牌越來越搶眼,為了迅速打出品牌,它們舍得砸重金搶奪KOL,各種推廣鋪遍各大社交平臺。
《2021年國貨彩妝品牌營銷推廣趨勢》報告顯示,在感謝閱讀本文!等新興營銷模式得流量紅利下,國貨彩妝正逐漸成為線上彩妝銷售主力軍,月均復合增長超15%。近6個月抖音國貨彩妝銷售額增速超25%,熱度仍持續攀升。
小編發現,在Wow color美妝集合店內,品牌矩陣目前都是以高性價比得國貨彩妝品牌為主,占比達到70%。它們對走“性價比”路線、以青年群體為主要核心人群得日韓品牌必然會產生巨大沖擊。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認為,過往日韓產品得優點包括了設計得精致獨特,產品配方更符合東方人得特質,價格可能相比歐美等其他國際大品牌有優勢,但隨著國貨興起,高顏值華夏風得本土品牌進入年輕消費者眼簾,日韓產品得優勢就不再明顯。
- END -
文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藺雨葳
感謝|孔瑤瑤
部分支持近日|品牌自家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