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感謝:夏冰 每經感謝:張海妮
支持近日:主辦方供圖
為進一步傳播節能理念、節能意識、促進全民節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上海市將于8月23日~29日開展以“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為主題得2021年上海市節能宣傳周。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得關鍵時間節點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目標,節能宣傳周活動將延續去年“線下+線上”得活動模式,主辦方旨在通過活潑有趣得線上活動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并有針對性地設計出“綠色禮包”,倡導節能降碳得綠色生活方式。
在8月18日舉辦得新聞通氣會上,針對上海市“十三五”期間工業節能工作得總體情況,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方面也進行了披露。
2020年上海節能環保產業總收入1830億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節能和綜合利用處副處長張敏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稱,上海市2020年規上工業用能總量同比減少1.16%,同比下降59.2萬噸標煤,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8%;“十三五”用能總量累計下降356萬噸標煤,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7%,圓滿完成總量下降180萬噸標煤、強度下降15%得“十三五”工業節能目標。
在節能環保產業產值方面,2020年上海市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總收入1830.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71%。除節能環保產業取得穩步增長,綠色金融亦取得新突破:推動上海市中小企業服務云平臺上線“產業綠貸”綠色金融服務板塊,以及《上海市產業綠貸支持綠色新基建(數據中心)發展指導意見》正式印發。產業綠貸上,發布重點名單企業178家,55個“產業綠貸”項目獲得信貸資金6.2億元,涉及循環經濟、節能、污水處理、固廢等領域。
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據張敏介紹,“十三五”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98%以上,利用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先進技術工藝,基本完成上海金山工業區、金山二工區、星火工業區清潔生產全覆蓋。重點推進石化化工、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木制品加工、包裝印刷、涂料和油墨生產、船舶制造等行業VOCs治理,重點行業排放總量較2015年削減50%以上。
上海市循環經濟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稱,近年來,上海清潔生產工作在“碳達峰”、“碳中和”得要求下,逐步采用數字化管理模式,在減少碳排放得同時提高清潔生產審核效率,提升清潔生產管理得信息化、系統化水平。諸如作為國內第一個實現清潔生產全流程管理得信息化系統——由上海市經信委打造得“清潔生產管理信息平臺”,就擁有項目管理、進度跟蹤、統計匯總等功能,實現了從項目申請到項目驗收得全過程控制管理。
此外,在“綠色制造”方面,《每日經濟新聞》感謝注意到,“十三五”期間,上海市建設市級綠色工廠100家、綠色園區20家,開發綠色設計產品116項,打造綠色供應鏈企業11家。
來自上海市節能環保服務業協會方面得信息顯示,“十四五”期間,上海繼續通過改造提升,將創建200家以上得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和綠色企業,實施“數字賦綠”創新,聚集中小企業綠色發展方向創新。
“綠色禮包”引導市民綠色生活除產業方面突破節能瓶頸取得一系列卓有成效得成績外,在促進全民節能,助力早日實現“雙碳”目標方面,上海還準備了節能降碳得“綠色禮包”。
通氣會上,上海市節能協會綜合辦公室副主任王佳俊表示,今年活動得參與對象擴大到與市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得大型連鎖企業,比如家電以舊換新、舊衣舊書回收活動;智慧照明、節能家電、節能燃氣具等綠色消費惠民展銷活動;綠色賬戶、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數字貨幣推廣等綠色金融活動;并且首次與支付寶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得大型平臺合作,用優惠利民得方式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感謝注意到,目前已有麥當勞、杏花樓、避風塘、享道出行、蘇寧易購等30余家大型連鎖企業出現在合作名單中。
蘇寧易購華東二區執行副總裁徐海瀾在接受感謝采訪時說,炎炎夏日,正是空調、洗衣機等家電得使用高峰期。“今年帶有換新風、自清潔功能得空調不錯環比增長了近180%,更多人群得消費重點由經濟適用逐漸向中高端具有清潔消毒功能得節能健康家電過渡。”徐海瀾表示,這次和上海節能宣傳周之間得合作,蘇寧易購將以節能家電為主,與“上海節能宣傳”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合作搭建節能商城。
在吸引市場廣泛參與方面,感謝閱讀小程序“上海節能宣傳踐行者”推出3.0升級版,包含綠色公益林、節能低碳知識競賽、綠色護照等板塊,通過趣味感謝原創者分享推廣展示節能案例、技術應用、節能減排活動等。參與者可通過參與活動收集綠葉值,總分蕞高者將被評選為“2021年上海節能宣傳周——節能宣傳踐行者”。
另外,在為群眾辦實事、引導消費者綠色生活出行上,上海還設置了一個涵蓋了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循環再利用等方面得“禮包”,它得獲取方式為:一是登錄支付寶搜索“上海節能宣傳”即可每天領取一次2元公交乘車券;二是參與“節能宣傳踐行者”活動進行種樹感謝原創者分享、申領綠色護照、瀏覽云展廳并進行打卡、點贊、轉發來積攢活力值;三是參與“華夏寶武”杯節能低碳知識競賽。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