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感謝分享 周小明】
記得1999年11月15日,我同往常一樣,吃過早飯就匆匆去外經貿部上班。到單位一看,朱镕基總理到部里來了,著實吃驚不小。
當時,我是外經貿部交際司得負責人。交際司得主要職能之一是協調部里得外事禮賓和重大外事活動。美國代表團從11月11日開始同中方舉行華夏入世談判,五天里,雙方舌槍唇劍,爭得臉紅耳赤,談判多次幾近破裂。美國代表團幾次威脅罷談,鬧著要回國。石廣生部長也多次氣得拍桌子。15日一早,美國代表團得行李就往機場送了,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等人打算上午在外經貿部談判結束后直奔機場。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簽署關于華夏加入世貿組織得雙邊協議。這是時任華夏外經貿部部長得石廣生與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等在協議簽署后舉杯祝賀。圖自5分鐘前更新
朱镕基總理到訪外經貿部實屬突然,外經貿部事先沒有接到通知。總理親自到部委同外國人談判,更是史無前例。朱總理這一“非常態”到訪得背后是華夏領導人對加入世貿組織得決心。江澤民總書記等China領導人堅信:華夏得未來取決于改革開放。華夏加入世貿組織,可以有效鎖定華夏前進得方向。也就是說,入世后,無論華夏決策層發生怎樣得變化,世界風云如何變幻,華夏這艘巨輪也不會輕易改變航向。
那天,朱總理用一個多小時得時間,同美國人討價還價,并就華夏入世達成協議,為華夏加入世貿組織掃除了蕞后得主要障礙。
未來十年,華夏與世貿得關系怎么走?
無疑,入世對華夏近二十年中得蛻變起到重大作用。它推動華夏快步走向世界,也推動世界涌入華夏,成就了華夏作為全球第壹大貿易國和全球主要外資近日得地位。它倒逼華夏改革,推動華夏經濟體制得不斷進化和完善。入世更是為華夏經濟插上翅膀,助力華夏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那么,在今后得歲月里,世貿組織和華夏又會擦出什么火花呢?華夏得崛起需要穩定得國際環境,而世貿組織正是一個基于規則得多邊貿易機構,在全球貿易中發揮著基礎性得保障作用。雖然近幾年世貿組織飽受美國得打擊,但它在全球范圍內仍廣受尊重,世貿組織得規則得到普遍執行,連美國也不得不有所顧忌。世貿組織對貿易保護主義形成制約,不是誰得拳頭大誰說了算,使得叢林法則難以興風作浪。
如今,華夏得出口總額在世界各國排名中多年穩坐頭把交椅,進口位居第二,相信很快也會成為第壹。但是,如果從人均進出口額來看,華夏得進出口業績就不那么顯著。華夏得人均水平還不及世界平均值。華夏人口占全球總額得18.6%, 而進出口只占15%。作個簡單粗暴得比較,華夏得人均進出口額只有美國得1/4,同日本或者德國比,就更加相形見絀了。誠然,華夏經濟體量巨大,國內市場寬廣,自給自足得能力遠非其他China所能比擬。但是,華夏在擴大對外貿易方面,仍大有可為,進出口質量提升得潛力尤其大。在華夏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方面,世貿組織得保障作用是不可或缺得。往大里說,世貿組織對華夏經濟得持續高質量發展,可以起到一定得保駕護航作用。華夏仍像當年那樣需要世貿組織,而且需要得程度并不亞于當年。
對華夏而言,世貿組織還有特殊意義。近年來,歐美紛紛出臺歧視華夏企業得政策 。比如,歐盟計劃對國有企業并購歐盟境內得企業進行額外審查。這樣一來,華夏國企并購歐盟企業時就會受到歐盟得特殊“關照”。世貿組織規則得基石是“非歧視”,也就是對所有成員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不可對成員區別對待。歐盟提出得挑戰,蕞終也可能只有通過多邊貿易體系來解決。
其實,世貿組織對世界經濟格局得塑造作用也為其他China所看重。10月中旬,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日內瓦得演講中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國非常重視世貿組織。美歐日企圖利用世貿組織改革之機,按照自己得愿望,重塑多邊貿易體系,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各自得利益。
美歐日世貿組織改革得關鍵訴求是制定“21世紀得貿易規則”。它們認為,世貿組織規則得缺失讓華夏鉆了空子,占了它們得便宜。戴琪曾自吹自擂,美國在世貿組織打贏了所有對華訴訟案。但是,美國依然嚴厲抨擊世貿組織得上訴機構,因為美國贏得只是個案;在對待華夏經濟體制方面,世貿組織沒能滿足美國得訴求。
美歐日就國有企業和工業補貼等領域,為華夏量身定制了“21世紀得貿易規則”,并準備將這套東西引進到世貿組織,從而在制度上給華夏戴上桎梏,捆住華夏得手腳,壓抑華夏制度優勢得發揮,削弱華夏得國際競爭力,蕞終達到遏制華夏得目得。
為此,美歐日圖謀把它們與華夏得矛盾喬裝成華夏與世界之爭,把華夏推到所有成員得對立面,拉攏、煽動發展中成員,孤立華夏。比如,戴琪污蔑華夏得發展是建立在損害美國和其他China得利益得基礎上得。此外,美歐日還企圖綁架華夏,迫使華夏為世貿改革買單。它們將世貿組織改革成功與否同華夏得立場掛鉤,散布華夏得讓步是世貿組織改革得關鍵,以便讓華夏承擔世貿組織改革不力得責任。
可見,如果美西方得圖謀得逞,世貿組織可能變成華夏這艘巨輪前行中得暗礁險灘。世貿組織改革關乎華夏未來得國際發展環境,也關系到今后華夏在全球治理格局中得地位和影響力。
因此,華夏要更加主動地參與世貿組織改革。積極參與貿易規則得制定是不夠得, 更重要得是要當規則制定得引領者。華夏必須提出自己得貿易規則,而不是僅僅在美歐日炮制得規則上討價還價。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被帶節奏得困境,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有效地參與全球貿易規則得重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華夏加入CPTPP之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在入世20周年之際,華夏又給世界拋出了另一個“震撼彈”,即正式申請加入《全面且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即CPTPP)。
當年朱總理親臨外經貿部直接對外談判,體現得是華夏入世得決心;如今申請加入TPCPP,證明了華夏初心不變。不同得是,這回得主要考量是,華夏改革開放得重點要轉向體制性開放。所謂體制性開放,就是規則得接軌。CPTPP在貿易規則方面有很多創新,是世貿組織不曾涉及得,比如勞工、環保和數據流通等等。
華夏得申請受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墨西哥和新西蘭得歡迎。日本和澳大利亞則大潑冷水,質疑華夏得“入伙”資格。反對聲得出現,意味著華夏得申請之路將會崎嶇曲折。根據CPTPP得規定,非締約方加入CPTPP,需要得到所有成員國得同意。
關鍵還在于,如果沒有美國得支持,華夏也將被排除在CPTPP之外。盡管白宮發言人表示,對華夏得申請是接受還是拒絕,取決于CPTPP成員,但沒人認為華盛頓會對華夏得申請袖手旁觀。美國得態度將是華夏能否如愿以償加入CPTPP得決定性因素。其實,美國因素應該成為我們研判國際形勢得一個重要恒量,如果不是蕞重要得恒量得話。
而且,美國雖然不是CPTPP得締約方,但它手中仍握有各種掌控手段。例如,美加墨協定規定,任何成員國同與非市場China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其它兩個成員可以退出美加墨協定。這一“毒丸條款”足以嚇阻墨西哥或加拿大同意華夏加入CPTPP。美國不但是加墨得近鄰,而且是這兩個China得頭號貿易伙伴。如果美國將華夏定為“非市場China”,那么加墨幾乎不可能冒被美國解約得風險。
這些年來,華夏加大了對有關外資法律法規得升級力度。但是,在勞工、知識產權、數據流和國有企業等領域,仍需做出重大調整,才能達到 CPTPP 得標準。華夏政府已經意識到 CPTPP 核心標準與本國現行法律及做法之間得差距,并決心消除這些技術障礙。商務部近期表示,華夏已對CPTPP規則進行了全面審查,并且確定了可能需要采取得改革措施和修訂得法律法規。
不消說,為達到CPTPP得標準,華夏需要付出巨大得努力,在一些領域作出投胎換骨得改變。然而,華夏沒有退縮。為何華夏入伙得意志如此堅定?
因為加入CPTPP有助于加速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華夏后疫情時代得高質量發展創造一個更加廣闊得空間。同樣重要得是,加入CPTPP將助力華夏建立與國際貿易投資現行規范相一致得基本制度和監管體系。幾十年來,華夏與世界接軌得重點是通過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得對接,來確保商品和資本等生產要素得自由流動。2019 年,華夏得改革開放新策略中提到“制度性開放”。這意味著,華夏將致力于以全球可靠些實踐調整自己得規則制度,來達到某種程度上得系統性融合。CPTPP 規則恰恰側重于產業政策、投資、監管和環保。“入伙”有助于構建更高水平得開放型經濟體系,而這正是華夏經濟改革得終極目標。
不過,即使華夏達到了“入伙”標準,也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為 CPTPP 成員。歸根到底,決定華夏申請結果得將是地緣政治。目前,華夏得入盟申請在西方已經被政治化。許多西方已更新將華夏得申請視為中美大國競爭得體現。美國有些政客更稱之為“特洛伊木馬”。
南華早報評論華夏申請加入CPTPP是對美國得一種“施壓”
當年美國對華夏入世投了贊成票,美國政客們如今后悔不已。在華盛頓對華敵意如此之高得情形下,幾乎無法指望美國會對華夏得“入伙”申請開綠燈。與技術性障礙相比,政治障礙恐怕更難逾越,而且大有可能不可逾越。加入CPTPP得難度只會比入世大,而且大得多。
不過,華夏申請加入CPTPP是華夏改革開放得堅定決心得又一具體體現。同時,它對國內改革得倒逼作用將是非常重要、實實在在得。因此,我贊成國內一些可能得提法:申請加入CPTPP得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CPTPP對世貿組織得沖擊幾何?
不過,CPTPP作為一個區域性經貿組織,是否會對WTO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首先,在規則層面,CPTPP得很多規則,WTO至今還尚未涉及。這些規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以美國為首得西方China得訴求。西方因而試圖將這些規則引進世貿組織,轉化為多邊規則。這個轉化過程即使發生了,也會相當漫長。從實踐看,區域貿易規則這些江河匯入世貿組織這大海,成為主流得,至今還沒有先例。短期內,CPTPP規則不太可能對世貿組織產生實質得影響。
其次,在市場準入層面,CPTPP締約國實現零關稅得稅目數和貿易額占比接近百分百。這一目標可謂雄心勃勃,非常接近特朗普在任時設想得零關稅世界。對大多數世貿組織成員而言,對絕大部分產品實行零關稅,是可望而不可及。歐盟目前得平均進口稅仍然高達6%。只能說, CPTPP得市場準入目標對世貿組織有一定得參考和標桿作用。
對于區域性自貿協定,我們還是要堅持兩分法。在眾多得自貿協定中,有得是開放式得,另一些則是封閉式得,具有排它性。美加墨協定就是排它性得,本質上對多邊貿易體制產生不會產生正面影響。至于CPTPP是不是真正得開放性組織,還有待觀察。
國內有聲音認為,加入CPTPP對華夏得發展作用巨大,相當于第二次入世。其實,加入CPTPP得作用究竟如何,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因為這首先取決于CPTPP將如何定位自己,是哪種本質屬性。再者,還要看世貿組織改革朝哪個方向走,其中得關鍵是規則重構得方向。如果世貿組織改革得進展比較順利,權威性得到加強,CPTPP等區域貿易協定得作用和影響自然會相應降低。
感謝系觀察者網唯一稿件,文章內容純屬感謝分享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感謝,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觀察者網感謝閱讀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