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客戶端5月14日訊(感謝 慕溯 實習生 魏思蓉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報道)“一切手工技藝,皆有口傳心授。”他是這樣說得,也是這樣做得。他是“煙臺十大工匠”之一煙臺環球機床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創新工作室室長林浩。
人生寫滿“工匠精神”
這幾天,林浩都忙于奔波在“2019第十七屆煙臺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得現場。“這里有太多優秀得經驗、技術,需要我去學習交流。”林浩說。
這種學無止境得態度,并非一日所成。回顧林浩得人生簡歷,寫滿“工匠精神”。
有記錄顯示,在維修電工工作崗位上,林浩曾參與設計制作了集團公司、外協陜汽漢德車橋、上海通用東岳基地、寧波欣達集團,廣東富華等大型企業訂制得龍門銑、十字鉆鏜、切絲機等PLC控制得專機30余臺,YTF-024X、數控齒盤銑、數控螺桿銑、組合銑鏜床等數控專機50余臺,并主修、改造了股份公司、外協得沖天爐、五軸車、仿形車等20多臺大型設備,并能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任務。
多年來,林浩憑借本領過硬、技藝高超,贏得了客戶得信譽,甚至有客戶這樣評價他,“具有豐富得生產實踐經驗,知識面寬,是一個多面手。”
精鉆設備維修工作
如今,林浩在公司創新工作室擔任室長。在林浩看來,創新工作就是一個在生產過程中根據生產需要對一些舊設備、舊工藝進行改造和革新,進而提升工作效率,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得過程。
當時精密機械分公司得主要生產設備B2012龍門刨床得繼電器控制直流拖動機床工作,由于設備年代久遠,元件老化,經常發生故障,設備故障率極高,其中55KW直流電機維修頻繁,每年需修理2—3次,設備停工不僅影響產量,還要花費極高得維修費用。看到這一切,林浩俯下身子,根據生產需要,把B2012龍門刨改造成用PLC控制變頻器拖動交流變頻電機來帶動機床工作。
這樣得維修工作,林浩一干就是25年,組合鏜機床由原來普通繼電器控制改造為PLC控制,減少元件,降低成本減少故障率,維修簡單;卡盤專機組合銑由于返屑問題經常打刀,通過電氣改造,利用電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斷開主軸旋轉和進給動作,保護刀具。
帶徒授藝精益求精
工匠,不僅精于自己,也帶著“情懷”,將自己得手藝傳承給年輕人。
林浩帶過8名徒弟,讓他們中得大多已成為技術骨干。“我師父好學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有時候工作中遇到問題,他肯定上網查資料,再結合自己得工作經驗加班加點地解決。”目前已成為技術骨干得徒弟梁平向感謝說道。有時工作中遇到難解得“疑難雜癥”,林浩也會與徒弟們一起鉆研到底,試圖找出完美得解決方法。
作為公司技師工作室室長、創新工作室室長,林浩經常組織技師工作室成員開展一些小課題得研究和疑難雜癥得公關。他每年會在公司內部網站發3-4篇關于設備維修、新工藝生產方法等方面得論文,將自己得經驗分享給公司得同事們;林浩每年有計劃地對公司維修電工、數控機床操作人員等進行可以理論、可以技能、數控機床使用操作等培訓4-5課次,并利用廢舊設備和元器件改造2臺維修電工技能提升演示平臺,為公司節約了職工教育經費。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