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頂峰,不僅誕生了一批又一批快遞巨頭企業,還形成了“四通一達”的局面,而被稱為“快遞一哥”的順豐,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并一躍成為了快遞行業的“老大”,占據了比較高的市場份額,而在最近兩年時間里,順豐的股價卻出現了“萎靡不振”,從最高點至今,公司的股價幾乎接近“腰斬”。
而根據順豐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順豐控股營收787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并實現了43.11億元的凈利潤,同時,凈利潤同比增長了44%,從財報能夠看出,順豐在不斷的發展,凈利潤,營收均在上漲,但為何企業的股價會出現“腰斬”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對于順豐而言,問題還是比較多的。首先,就是股東頻繁減持,“套現”問題。根據相關報道,在整個2019年,順豐堪稱是“減持”大年,在今年1月份,順達豐潤、元和順豐等就減持了7.9%的股份,按照當時的股價計算,大約“套現”了130億元。而在之前,順豐才發布了股份回購方案,并表示回購的金額在2億元至4億元之間,還表態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信心。
而正是這一番操作,使得順豐的股價跌至了28.46,跌幅超20%,數據顯示,大約有5.94萬股民被“套路”了,而順豐的這一行為,還引起了很多股民的不滿,并開始質疑順豐的未來發展了。也就是說,在一個月的時間里,順豐股民先是滿懷期待順豐市值的上漲,但卻迎來了失望。
其次,就是順豐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出現了下跌。其實,對于股東減持股份的原因,主要是營收、業績問題。數據顯示,雖然順豐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在增加,但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卻出現了大幅度下跌,這可能意味著順豐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頂點,正是由于股東不太看好順豐的未來發展,所以才選擇了套現。而股東的“套現”行為,導致了企業股價的下跌,市值“蒸發”了百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順豐目前的減持計劃還有1.8%左右的股份有待完成減持。據悉,順豐在2020年1月13日,還將迎來最新的限售股解禁,預計出售在111.32萬股左右,占總股本比例為0.03%。而在1月23日,順豐實際控制人,持股高達61%的股份,將迎來價值千億的限售股解禁潮。
不少業內人士還紛紛猜測,解禁之后,順豐實控人是否會像其它股東一樣減持股份呢?不少股民也在擔心,因為一旦持有61%的實控人減持股份的話,將可能會導致順豐的股價再次下跌,真正受傷的還是順豐的股民們,那么,對于順豐控股而言,千億解禁時間到了之后,這只快遞行業的巨頭又將發展如何呢?那么,大家對此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