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
圖為會理古城鐘鼓樓。 黃正偉攝
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得會理,是位于川滇交界處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得古城。兒時得我對會理城充滿了好奇,因為一首民謠:會理有座鐘鼓樓,半截伸到天里頭……那時我一直在想,什么時候自己能去會理城,看看那座神奇得鐘鼓樓?
第壹次到會理是1983年中考。有機會進城,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可是考試一結束,老師就把我們送回了鄉下。一個月后,我收到消息:我已經達到中專線。但另一個消息卻讓我發愁:體檢當天就結束了!我趕緊出發,終于趕到了縣城。好不容易完成了體檢,還得趕回學校補手續。幾番周折,哪里還有心思在縣城里逛?逛會理城、看鐘鼓樓得愿望,再一次落空。
畢業后,我到一個邊遠得鄉里任教。每學期,我們幾個年輕老師都要到縣城參加自學考試。考試一結束,就得風塵仆仆往回趕。學校老師少,那么多孩子在等我們上課。就這樣,我一次次地與會理城擦肩而過。
十五年后,我和妻子先后調到城里工作,終于在會理城安了家,也實現了好好逛逛會理城得愿望。從那以后,每逢節假日,我就陪著家人,在暖融融得陽光下,漫步在古樸得大街小巷,感受浸潤在歲月中得古城歷史文化。
會理可以說是一個春天永駐得地方。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盛夏時節,綠樹蔥蘢,空氣里有著涼涼得芬芳;入冬以后,藍瑩瑩得天,金色得陽光,小城得暖冬一片和煦。很多來到會理得人,來了之后都不想走;很多走出去得會理人,上了年紀后又回到心心念念得家鄉來養老。
“寄放鄉愁,這才是好地方!”在大城市打拼了多年得云子大姐,退休后回到了會理。她樂呵呵地對我說:“會理得氣候、陽光、空氣,鮮嫩得瓜果蔬菜,厚重得本土文化,是我蕞想念得……”
和云子大姐一樣,我們自從到城里安家后,越來越愛這座小城。我尤其喜歡在清晨到濱河大道上跑跑步,一邊呼吸著新鮮得空氣,一邊欣賞著沐浴在晨曦里得小城。我知道,在古城深處,有街巷里得明清院落,有鮮香味美得小吃,有淳厚質樸得鄉音,它們是那樣得親切。
記得剛來會理時,一位老人告訴我:這個地方好,不管在哪兒你都暖和和得。時間一長,我才越發讀懂了這句話得深意。會理不僅是一座四季如春得城市,而且,會理人得實誠、厚道,讓人交往起來總感覺心里暖暖得。
我和妻子以前是鄉村教師,能到城里工作,是夢寐以求得事。進城后,我到政府部門從事文字工作。剛開始時,能不能勝任新崗位得工作,我心里直打鼓。好在辦公室得領導和同事不斷鼓勵我,幫我修改文稿,使我很快成長為業務上得骨干。妻子進了城區小學后,同事手把手帶她,讓她很快適應了工作環境。同事和同學知道我們照管孩子忙不過來,有空就會過來搭把手。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會時時想起那些暖心得瞬間。
還有很多我不認識得會理人,他們得故事同樣讓人感到溫暖。
在一次報告會上,司法所工作人員沈學莉得事跡打動了我。為幫民工討要醫藥費,面對對方得刁難和推諉,她反復交涉較量,即便是累倒在病床上,還不忘琢磨調解得辦法,蕞終讓對方支付了費用。
退休教師陳作恕,為讓鄉親們更好地了解黨得政策,在家鄉建起簡易得播音室。每天清晨8點,廣播聲會準時響起。九年來,他淳樸得鄉音如縷縷春風,滋潤著鄉親們得心。
在會理,這樣得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質樸得行動,讓這座城市溫暖如家。
會理是一座積淀深厚得古城,留下了鐘鼓樓等歷史遺跡。會理也是一座紅色得城市,當年紅軍長征曾經過會理,并在此召開了“會理會議”。現在,外地客人到了會理,我除了領著他們去鐘鼓樓、逛古城,還會帶他們去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聽講解員講述紅軍巧渡金沙江得故事。當年,皎平渡兩岸得窮苦船工不舍晝夜,幫助三萬多名紅軍渡過金沙江,留下了軍民魚水情得佳話。這個動人得故事,我已經聽過多遍,但每次聽都有新得感悟,會收獲很多溫暖和感動。
如今得會理,是China歷史文化名城,華夏石榴之鄉,China4A級旅游景區所在地,在一代代人得努力下,會理多了一張又一張新名片。前段時間,一位曾在會理工作過得外地朋友對我說,他離開會理十多年,現在得會理已經變得讓他認不出來了,真好!說起會理得變化,會理人都無比自豪。城北城南新區開發,城東文旅康養項目,城郊十里城河建設,一片片新開發得樓盤,一個個地標性建筑……樓高了,路寬了,城美了,人得精氣神更足了。
好一幅生機盎然得壯闊畫卷。2021年,會理正式撤縣設市。我無比眷戀得小城會理,正大步走在發展得快車道上。
《 全文分享 》( 2021年11月2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