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海淀全區將增加1.73萬個學位
增加學前教育學位9300個,力爭增加小學學位3000個,初中學位3000個,高中學位2000個。今年,教育大區海淀面臨全學段學位緊張情況,海淀區將通過擴建、新建學校等方式,多途徑挖潛增加學位,共將增加1.73萬個學位。這是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1月7日從北京市海淀區第十六屆人代會第六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據介紹,海淀區有185所幼兒園,166所中小學,在讀的中、小、幼學生數34.9萬人,居全市16區之首,占全市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區。但2020年,海淀區全學段學位都比較緊張。據測算,小學學位缺口3000個左右,初中學位缺口3000個左右,高中學位缺口2000個左右。
學前教育方面,2020年繼續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全年將增加學位9300個。將在山后地區建成10個幼兒園,主要分布在保障房小區,也有部分商品房小區,可增加學位3500個,以公辦園為主。通過集體用地騰籠換鳥等措施,在八里莊、甘家口、上地、上莊等街道、鎮改建幼兒園,其中90%為普惠性幼兒園,可增加學位2000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新建幼兒園,將增加學位2000個。同時,對既有幼兒園進行擴建升級,將增加學位1800個。
中小學方面,實施中小學新建、改擴建工程,增加學位。其中,海淀區第一所國際學校今年9月份將啟動招生。該學校位于海淀北部地區,占地150畝,可提供幼、小、中學位3000個左右,主要為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吸引高端人才提供教育配套。計劃由清華附中承辦。
對于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西三旗、永定路、四季青地區,將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西三旗地區經過近兩年布局,北大附中、北師大二附中三帆中學、十一龍樾學校等一批優質學校已經進入,基本解決了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在永定路學區,計劃在歐洲公館新建一所小學,由五一小學承辦,今年計劃先招收四個班到五一小學本部上課,以緩解該學區的學位供給壓力。下一步,還將推動南部優質學校在永定路學區承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四季青地區民辦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如海淀外國語、凱文國際、師達等,但優質的公辦初中、高中比較薄弱,今年計劃收回一所學校的校區建設優質中學。
今年,為推進優質教育均衡化,海淀區將擴大集團化辦學規模,目前有27所集團化辦學學校。同時,對于非集團化辦學學校,開展新優質學校、新品牌學校、潛力學校評選,今年計劃公布40所左右,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推動其向集團化辦學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