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1月7日電 題:從嚴重黑臭變城市濱河空間 深圳精細治水顯成效
作者 朱族英
茅洲河、深圳河、大沙河是深圳五大河流中的三條。2015年的茅洲河,水體都是重度的石油黑色、底泥就像柏油一樣;2008年的大沙河河道旁雜草叢生,河道內坑洼積水;作為橫穿特區東西的深圳河,在深圳高速開發建設過程中,接納了大量的生活、生產污廢水,導致河流嚴重黑臭。
這些曾經沒有人愿意靠近的河流,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具備景觀水體功能的城市濱河空間。在深圳、東莞兩市界河的茅洲河,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九品香水蓮池塘,茅洲河的碧道和綠道、景觀帶等有機串接形成的城市濱水景觀;深港交界河深圳河大面積的灘涂為珍稀鳥類黑臉琵鷺提供棲息地;深圳南山大沙河完善的生態長廊,可以看到市民正沿岸邊游河散步……
深圳的黑臭水體經過三年治理,截至2019年底,茅洲河、深圳河、大沙河等五大河流考核斷面水質已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Ⅴ類標準,深圳310條河流中的159個黑臭水體、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已全面消除。
深圳河的綠色治理 朱族英 攝在水污染治理過程中,深圳采用“十個全覆蓋”特色治水措施,共包括黑臭治理全覆蓋、消滅劣V類全覆蓋、正本清源全覆蓋、雨污分流全覆蓋、提標拓能全覆蓋、暗涵整治全覆蓋、生態補水全覆蓋、面源管控全覆蓋、散亂污監管全覆蓋、智慧管控全覆蓋,外加排水管理進小區、物業管理進河道。
據介紹,在深圳1000公里的河流中,有將近300公里的暗涵。在皇崗河上游的暗涵段,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經理周平正在現場進行暗涵治理。走近暗涵孔口一看,排污管已鋪設在暗涵河段內,接下來將會把河道內的污水轉移至污水處理廠。據了解,該暗涵段將于1月15日完成基本鋪設。
“暗涵內部空間狹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暗涵開孔后需要先通風,隨后進行檢測,再進行淤泥清理?!敝芷秸f。據了解,淤泥的平均深度可達到1米5,清理耗時長。淤泥清理干凈后,工作人員進行溯源排查,將排污管與排污口進行鋪設連接,把污水轉移到污水處理廠,減少對河流域的污染。
大沙河水污染治理前后對比 下圖為在大沙河上進行的賽艇訓練 朱族英 攝此外,深圳五大流域地跨東莞、惠州、香港等地。針對跨市河流,深圳在中國首創成立城市流域管理機構,采取“全流域治理”的治水模式。“深圳河是深圳和香港的界河,在防洪方面,深圳和香港聯合共同制定方案進行管理。在污水水質監測方面,雙方共同開展沿河排放口和水質的調查,進行研究。深港兩地定期進行信息互通交流,探討深圳河治理情況?!鄙钲诤又卫磙k公室負責人段余杰受訪時表示。
在“十個全覆蓋”治水措施中,深圳創新推行排水管理進小區模式。據了解,長期以來,深圳小區內的排水管網設施存在錯接亂排、雨污混流現象。了解情況后,深圳委托專業排水公司對小區內部的排水設施進行精細化管理,從源頭治理,將每家每戶產生的污水集中送至污水處理廠,管好排水管網的“最后100米”,做到雨污分流。
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龔利民介紹,由于深圳的餐廳、洗車、汽修、農貿市場等涉水污染源排水戶數量龐大,水污染治理也面臨涉水污染源管控難度大的挑戰?!懊┲藓悠瑓^是深圳的小作坊產業密集地,小作坊容易出現偷排工業污染的現象。河道里除了黑色污染物以外,有時候還有紅色、藍色污染物出現。”深圳市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曾亞說。
在通往休閑觀光之地蛻變的路上,深圳接下來將繼續打造集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態廊道、秀美的休閑漫道、獨特的文化驛道、綠色的產業鏈道等“五道合一”千里碧道生態文明載體,建立水城相融的宜居環境,還水于民。龔利民表示,深圳2020年將開工建設240公里碧道,促進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住的地方離東莞較近,之前聽朋友推薦茅洲河的燕羅濕地,今天特地來感受一下,空氣的確比較清新。”市民林小姐正推著嬰兒車沿茅洲河的碧道散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