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老人暈倒狗狗狂叫鄰居報警救人#登上微博熱搜,再次引發網友對獨居老人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資料支持,李蔚海攝
據感謝原創者分享報道,黑龍江同江,八旬獨居老人得狗狗半夜狂叫,樓上鄰居深感異常報警救人。民警進入屋內發現,老人倒在臥室床邊,地上還有血跡。鄰居表示,狗狗平時乖巧安靜。鑒于情況反常,他下樓敲門,卻無任何回應。老人因送醫及時,目前已無大礙,無人照看得狗狗暫送寵物店寄養。
2021年5月,北京市朝陽公安局雙井派出所轄區,一樓管員在巡查中發現80多歲得張大爺門口放著得快餐外賣,日期是前一天得。樓管員事覺蹊蹺,多次敲門未得到回應,及時報警。民警聯系物業破門救援發現,老人躺在臥室得地板上不能動彈。經緊急救治,老人已無大礙。
據民警回憶,張大爺有腦出血后遺癥。事發當天他兒子正在出差,上飛機前為父親點了外賣。老人本想坐著輪椅出門取外賣,但下床時不慎摔倒壓在已經癱瘓得右腿上動彈不得,被發現時已在地板上躺了一天一夜。
2021年3月,據新安晚報報道,安徽73歲得趙女士3月21日晚在衛生間洗漱時突發腦梗摔倒,肢體左側無法活動。獨居在家,身邊沒有手機,在呼救無門得情況下,通過右手抓鞋敲打衛生間地面和墻面制造噪音,20小時后,于3月22日晚經樓下鄰居報警后獲救。
資料支持,曹子豪攝
第七次華夏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華夏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9億多人,華夏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在現實生活中,空巢家庭和獨居老人也越來越多,對于獨居老人來說,一旦患病,很難被及時發現,結果往往令人痛心。
華夏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曾在民政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根據相關預測,5到10年后,華夏第壹代獨生子女父母將進入中高齡,我們將迎來一撥養老照護得浪潮,養老服務將接受更大得挑戰和考驗。”
老人怕老。如何避免老人突發疾病或意外受傷而無人發現?健康時報梳理發現,各地陸續落實智能養老,利用大數據守護獨居老人。
資料支持,李蔚海攝
上海:智能水表,根據用水情況判斷生活狀態
2020年6月份起,上海江蘇路街道開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試點工作,其中“獨居老人水表”引人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如果水表12小時內讀數低于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一網統管”平臺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
而智能水表儀只是智慧養老中得一環,還包含“AI外呼”“門磁系統”“煙感報警”“紅外檢測”“智能手環”等。
杭州:智能電表,根據用電情況判斷生活狀態
杭州供電公司2019年推出了“獨居老人服務”模塊,把老人當前用電數據與他們得用電習慣進行實時匹配計算,每隔15分鐘判斷一次他們得生活狀態,幫助其子女和社區志愿者在第壹時間判斷危險、聯系老人、實施救助。
另外,杭州也有不少社區,主動為獨居老人安裝了遠程感應報警系統,一旦感應到老人家里得燃氣、煙霧,還有電線電器異常,就會把警報發送到后臺和社區安全員得手機上,力爭在第壹時間杜絕和切斷危險。
天津:人工智能每日電話問候
每天早上9點,天津市河西區得智慧養老平臺就會自動給近5000名獨居老人撥打問候電話,一旦電話無人接聽,人工智能系統會立即通知家屬和社區網格員上門,解決了獨居老人突發疾病無人照顧得痛點問題。
北京:60歲以上獨居老人“一鍵呼”服務
北京市朝陽區為60歲以上失能、失智、失獨、獨居老年人配備“一鍵呼”智能終端電話。“一鍵呼”服務主要包括三個核心系統,即急救綠色通道系統、健康管理呼叫系統、養老便民服務呼叫系統。
此外,北京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則為轄區內60歲以上孤寡、高齡獨居、失能失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發放智能手環、安裝居家安防設備等,以便能實時監測老年人起居得安全情況。
濟南:將提供“防走失”和“一鍵呼叫”關愛服務
3月9日濟南市出臺《濟南市失智、高齡獨居老年人居家養老智慧照護工作實施方案》,為全市失智老年人和80周歲以上獨居老年人開展“防走失”和“一鍵呼叫”關愛服務,5月底前完成智能手環配發和使用培訓。
漠河:為空巢老人發放愛心呼叫器
黑龍江省漠河市公安局2021年初為沒有老伴、子女不在身邊、身體患有疾病得高齡“空巢老人”配發愛心呼叫器。愛心呼叫器可以實現自動撥打指定電話求救得功能,民警接通電話后,可以接收到電子語音播報并及時出警。任璇、周學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