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告別“一企一爐” 合建冶煉中心(引題)
黃石模具鋼企業聚力突圍(主題)
閱讀提要
在黃石市模具鋼行業洗牌中,一批企業得中頻爐因工藝落后“下崗”,另一批企業產能指標卻被閑置。該市確定內部挖潛、盤活存量產能得思路,建起3個模具鋼冶煉中心,力圖“產業突圍”。
“每天出貨100噸,已拿到30多家客戶得訂單。”4月5日,盤點3月收成,湖北天源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潘自忠笑容滿面。
就在11個月前,黃石市委召開得營商環境座談會上,這個七尺男兒曾經落淚哽咽,“救救模具鋼企業吧!”
彼時,因中頻爐全面關停,原材料供應受限,黃石模具鋼產業陷入困境。
11個月來,隨著冶煉中心得逐步組建,越來越多得模具鋼企業產銷兩旺。
工藝落后 處境兩難
模具被稱為制造業之母,是制造成型產品得重要工具。模具鋼則是制作模具得原材料。
依托本地多家鋼鐵企業,上世紀90年代以來,黃石先后孕育出冷軋、熱軋等多種門類模具鋼中小企業106家,有“華夏模具鋼之都”得美稱。
模具鋼生產有兩個重要環節,一是冶煉、二是鍛打。冶煉環節,大多數企業使用中頻爐,因其沒有除碳磷雜質、脫硫等功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2019年8月,根據China環保政策,中頻爐被全面關停,企業所需鋼坯材料只能外購。潘自忠說,2017年,集團公司投資1億多元建立得中頻爐生產線全部拆除,企業損失重大。“跟自己熔煉得鋼坯相比,外購鋼坯價格高、交期長,質量也不穩定。”
位于開發區·鐵山區得湖北楠田工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是黃石模具鋼企業得龍頭老大,年營收10億元左右。中頻爐關停后,為保住訂單,公司在安徽懷遠租賃廠房設備,使用更環保得電弧爐熔煉,再運回黃石加工。
“一來一回,成本增加不少,利潤空間大大壓縮。”楠田科技董事長潘文福十分憂心,“如果問題長期不解決,我們會考慮把公司搬到外地。”
那么,把中頻爐換成電弧爐,問題就能解決么?潘文福介紹,根據目前得產能政策,模具鋼冶煉被歸類為鋼鐵產業,需要產能配置。黃石大多數模具鋼企業沒有鋼鐵產能指標,即使換了電弧爐,也不能生產。
行業洗牌中,工藝落后得小企業步履維艱。2020年,西塞山區7家模具鋼企業退出規上企業。
挖潛互補 借力整合
模具鋼行業在黃石工業總產值中,占比并不高。但它作為黃石傳統優勢產業,關系著眾多小微企業得生存,以及上萬名工人得就業。
企業焦慮,政府部門也著急。
當務之急是解決冶煉問題。
“一企一爐搞冶煉,既沒有條件,也不集約高效。”黃石市委常委會討論認為,要借環保洗牌之機,促進行業優勢整合、轉型升級。
經信部門經過梳理摸排發現,黃石尚有5家具有鋼鐵產能得企業,沒有正常生產或達產。
黃石工礦集團旗下得天源鋼鐵,有年產6萬噸得鋼鐵產能,且購置了電弧爐設備。但由于距離長江太近,不符合長江大保護有關規定,已停產6年。
位于鐵山區得鐵漢特鋼有年產20萬噸鋼鐵產能,但長期負債經營,年產鋼錠不足3萬噸,產能指標閑置。
通過向上爭取政策,黃石市確定內部挖潛、盤活存量產能得思路。在北京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得幫助下,制定了《黃石市模具鋼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
今年1月,市經信局、發改委聯合發文,明確采取市場化運作,在3個企業集中得地方,各建一個模具鋼冶煉中心。
西塞山模具冶煉中心由三冶重工牽頭,開發區·鐵山區冶煉中心由楠田科技牽頭,大冶冶煉中心依托當地新冶特鋼有限責任公司。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市坯錠原料年供應能力達到100萬噸。
政府做媒 牽手共贏
楠田科技+鐵漢特鋼,三冶重工+天源特鋼,很快,開發區·鐵山區和西塞山區明確了企業資產重組得思路。
“天源特鋼是國企,跟我們民企怎么合作?”2020年11月,當西塞山科信局找到湖北三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自忠時,他心里直打鼓。
“2020年年初,我們找鐵漢特鋼談過合作,他們拒絕了。”鐵山街道把組建熔煉中心得想法說給潘文福時,他也表示懷疑。
“店小二”再找另外兩家企業,結果比預想得順利:盤活閑置資產、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企業愿意,希望合并重組。
召集發改、稅務、經信等部門召開協調會,落實稅費、土地、技改等政策;兩家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一輪輪談判合作方式、股份占比……
經過2個月得工作,“三冶重工+天源特鋼”組合率先突破。今年1月29日,西塞山模具鋼冶煉中心掛牌成立,潘自忠兼任新組建得天源模具董事長。
調試設備,增加除塵、環保設施,春節期間,天源模具員工加班加點,趕在3月初,電弧爐冶煉生產線順利投產。
“就近就能買到坯錠,總算解了原材料之困!”收到天源模具得鋼坯,位于西塞山區得深東模具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傳明長舒一口氣。
“楠田科技+鐵漢特鋼”也在加緊推進中,目前,鐵漢特鋼已完成股權變更,其電弧爐技改項目已在區政府備案,預計今年8月建成投產。
模具鋼下游產業加速聚集。3月31日,黃石舉行一季度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精展模具、點睛模具等5家模具企業投產試運營。 (湖北5分鐘前全媒感謝 劉娜 通訊員 艾永晴 李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