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四海
出品 / 節點財經
近日,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圓心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闖關港股IPO。又一家互聯網醫療企業要來了。
在互聯網廣泛應用于各色生活場景得新時代,圓心科技以全周期醫療健康服務為媒,把“成為國民用藥第壹選擇”作為愿景。雖然打著“醫藥”招牌,但圓心實際要下得卻是一盤集藥品銷售、智能醫院、醫療保險三位一體得大棋。
/ 01 /
三大業務快速增長
業務毛利仍不理想
圓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北京,目前共有三大業務線,分別為院外綜合患者服務、供給端賦能服務和創新醫療健康服務,三大業務相互聯系又各有分工,整體分析更能看清圓心科技戰略上得布局。
所謂院外綜合患者服務,其組成板塊包括線下藥店和線上醫療服務兩條核心業務。截至2021年8月末,企業已在華夏30個省份以圓心藥房品牌開設了251家藥房,為患者提供處方審核、輸注服務、用藥管理及藥師感謝原創者分享等可以服務。所創建得線上醫療服務及藥房平臺妙手醫生是華夏首批取得醫療執業牌照得互聯網醫院之一,報告期末月均用戶訪問量達到4150萬人次,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得益于豐富得藥品種類和消費者便捷周到得購買體驗,院外綜合患者服務一直是圓心得“現金奶?!睒I務。在牢牢占據創收主力位置得同時,依然能保持自身體量得飛速增加,收入從2018年得8.09億元猛增至2020年得35.37億元;在2021年得前八個月中達到34.59億元,本年也有望再創新高。
供給端賦能業務則把目光聚焦在醫療關系中得服務提供方,該項業務旨在提高醫院數字化運營水平,優化院內運營推動長期患者管理。報告期末企業已與包括130多家三甲醫院在內得340多家醫院合作開發以應用APP、感謝閱讀小程序或公眾號形式運作得線上醫療服務平臺,發揮線上醫院功能,通過線上問診、智能轉診和提供預約解決方案等功能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除了在醫患雙方分別落子布局得上述業務,圓心又在金融保險賽道做起文章。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業務中包括創新保險平臺圓心惠保,目前企業主打四種保險類型,分別為新特藥設計得創新保險產品、惠普型商業醫療保險、帶病險和藥品福利險。通過大而全得保險流程服務,企業已與約70家保險公司及7家再保險公司達成合作,共推出40余款新特效藥保險產品、協助超過60個城市推出惠普型商業健康保險,保單管理量達1700萬份。
圓心科技在患者、醫院、醫療保險平臺三方關系上協同發力,打造健康得內循環平臺,雖然供給端賦能業務和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業務占收入比重仍不高,但三年一期得快速增長依然讓人看到可期得未來發展勢頭。
各期收入變動情況(數據近日:企業招股書)
2018至2020年,供給端賦能服務和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收入分別直線增長17.41倍和9.01倍,2021年兩類業務前八月收入額均遠超2020年全年成果。從收入貢獻角度看,雖仍屬公司內“小眾”業務,但合計占比從1.2%到4.2%,增幅仍不可小視。兩項萌芽期業務能取得如此成績,與圓心科技在藥品銷售上“低價引流”得策略密不可分。
雖然站在互聯網和醫療賽道得肩膀上,但圓心科技毛利率較低,近三年一期分別為10.2%、10.6%、9.2%和7.6%。究其原因原來是當下王牌業務拖了后腿,業務毛利始終處于10%以下,2021年甚至跌至5.6%。
/ 02 /
紅杉、騰訊入局
5輪融資估值上漲175倍
互聯網藥房生意為何好看不好做?其中既有宏觀環境原因,也有互聯網醫療行業現行戰術調整得因素。
宏觀環境方面,China近年出臺多項醫療惠民政策,“帶量采購”全面施行,一舉壓下賣藥貴得勢頭,藥房在取貨成本不變得前提下,單位銷售毛利質量自然下降。
此外,在國人醫療用品采購行為中,醫保一直扮演著重要得支付角色,在實體藥房爭雄得時代,一家藥店能否得到省、市醫保得定點報銷資質是決定客流量多少得重要原因。互聯網醫院作為方興未艾得新興事物,從目前發展階段來看與醫保支付體系得結合并不緊密。
在2020年3月China醫保局、China衛健委聯合頒布得《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得指導意見》一文明確規定道,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復診服務,納入醫?;鹬Ц斗秶?,慢性病患者得所有線上診療行為都需自費。
雖然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正如火如荼得進行,不少省市也通過地方醫改試點不少新政策,但想要將兩者完全打通依然是道阻且長得任務。
圓心科技作為互聯網綜合醫療服務企業,講得是全局一盤棋思路,圓心藥房蕞重要得任務其實并非大舉盈利,而是為另外兩條業務線得構建引流,為企業與醫院方及金融保險機構合作時增添砝碼。這種方法其實并非圓心首創,已上市得平安好醫生(01833.HK)和阿里健康(00241.HK)等大廠都采用了類似得戰略。
2021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旗下在線商城創收19.09億元,占總收入得半壁江山,然而其毛利率僅為5.8%,不但較其他業務低了數倍,甚至不及上年同期得8.8%。真正令平安好醫生獲利得其實是醫療服務、消費醫療等高凈值業務,這與圓心科技得戰略構想如出一轍。
平安好醫生2021年上半年收入及毛利情況(數據近日:企業招股書)
對圓心科技而言,在院外綜合患者服務業務得滋補下,另外兩條業務線發展勢頭良好,甚至有了和平安、阿里等巨頭企業掰手腕得實力。
華夏擁有龐大得醫療健康市場,醫療健康支出規模大且穩步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0年華夏醫療健康支出金額已穩居世界第二,由2016年得4.63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得7.23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1.8%。預計未來五年醫療支出將會以9.7%得復合增長速度達到11.49萬億元。
隨著患者需求量得增加,以線下運營為特征得傳統醫療健康行業發生了諸多問題,患者、供應商、醫藥公司和保險公司因為各有難處逐漸生出難以調和得矛盾,成為看病難、看病貴頑疾產生得底層邏輯。
隨著政策環境利好及技術進步驅動,華夏正在形成技術賦能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得市場,參與者致力于建立全周期得醫療管理服務,通過思維模式得轉變開辟藍海領域。
2020年該市場規模為5038億元,預計在接下來得兩個5年中將會迎來井噴式增長,市場體量達到1.7萬億元和3.93萬億元。
圓心科技正是在該片市場方興未艾之時抓住了機遇,并在取得了不錯成績后成功吸引到多方資本得目光。
自2015年收到深圳利通和紅山信達第壹筆3150萬元融資款后,在接下來得短短6年中,公司完成6輪11次融資,共獲25.83億人民幣和3.92億美元,公司估值從1.57億飆升174.81倍漲至275.33億元。除了上述兩家投資機構,林芝騰訊、啟明融信、中信等一眾資本勢力紛紛為圓心站臺助力,成為公司股東。
根據招股書對募集資金計劃用途得披露,圓心將會通過擴大華夏藥店覆蓋面、提升線上業務和線下醫療服務等途徑,繼續發展院外綜合患者服務;通過與更多醫院建立合作關系,開發新服務項目和擴編團隊提升服務得方式,建立線上醫院管理體系,為醫院賦能;對于創新醫療健康服務項目,發展創新病程管理服務包,拓寬治療領域及增強服務能力、開展新型商業醫保品種,打造多元化保險體系將是企業主攻方向。
背靠廣闊市場,坐擁兩大資源,已經開了個好頭得圓心科技面對萬億風口,正躍躍欲試。登上港股似乎并非難事,而真正關鍵得是,走好穩扎穩打得發展路線,才有可能在資本市場取得亮眼得成績。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得信息或所表述得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感謝章所采取得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