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這是前三季度,成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得兩年平均增長率。而從兩年平均增速看,成都工業增速實現了7.8%,較成都GDP增速快1.6個百分點。
增速背后,成都工業有哪些動力?投資是關鍵詞。成都市經信局告訴感謝原創者分享,前三季度,成都工業投資高位運行,同比增長8.5%,并有448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年計劃得90%,超時序進度15個百分點。
此外,前三季度成都還有84個項目開工建設、94個項目竣工投產,其中包括邛崍市璞泰來新能源電池材料全產業鏈等84個項目開工建設,龍泉驛區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新車型等94個項目竣工投產。
值得注意得是,前三季度成都工業用電量增長12.7%,工業增值稅增長7.7%。9月,成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3%、連續20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
成都市經信局還提到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形態加快轉型。比如,前三季度,成都26個工業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9%,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5.4個百分點。此外,五大先進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4%,其中,以數字經濟為主得電子信息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4%,支撐引領作用更為凸顯。
另一個趨勢是,成都產業形態加快向“制造+服務”轉型。今年10月,成都入選第三批級別高一點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為西部第一個級別高一點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據悉,目前成都共有1160家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化生產、服務型制造和綠色化改造,成都西門子、富士康2戶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
成都市經信局透露,截至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737戶、較2020年底凈增161戶,30戶龍頭企業產值增長31.0%,成為成都工業穩增長得中堅力量。其中,新希望成為四川首家本土“世界500強”企業,通威集團等9戶企業入選“華夏企業500強”,科倫實業等5戶企業入選“華夏民營企業500強”,107戶企業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企業戶數為副省級城市第3。截至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737戶、較2020年底凈增161戶。
此外,上述負責人還透露,“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業”智能服務平臺已啟動14個全自動政策專項,吸引4514戶企業登錄注冊、平均注冊量1500戶/月,總感謝閱讀10.9萬次,獲獎(補)企業800戶,涉及資金2.85億元,資金撥付率百分百。平臺上線后企業申報得全流程辦理時間由以前得6個月縮短至10個工作日,部分甚至僅需3個工作日。
前三季度,成都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20家,占全市77%;截至9月末,成都轄內有A股上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83家,其中五大產業企業65家,市值規模合計8619億元,占成都上市企業總規模66%。
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 鄒悅
感謝 陳怡西
(下載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原創者分享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