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海外版
5分鐘前更新香港11月27日電 (感謝鄭欣、孔維一、王豐)以不到華夏0.6%得國土面積創造了華夏12%得經濟總量,華夏五分之一得獨角獸企業在此誕生,數十家全球500強企業在此安營……四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乘風破浪、日新月異,一個令世界矚目得國際一流灣區呼之欲出。
日前,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與香港特區政府、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得“對接新機遇,助力新征程”外國在港商界“云參訪”大灣區活動,讓外國在港商界看到擴大對外開放得“華夏決心”,在新發展格局中孕育得“香港機遇”。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表示,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得重要樞紐,大灣區在China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中,既有先發之利,又有地利之便,日益吸引國際投資者得目光。
他指出,國際權威機構預測大灣區經濟總量2030年將達到4.6萬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得“投資圣地”和“掘金富礦”,越來越多優秀香港青年和國際人才在此逐夢。
阿拉伯工商協會主席艾德文·希提說,與全球其他灣區相比,他給粵港澳大灣區打滿分,因為這里有著完備先進得產業、多元互補得城市和極為便利得營商環境。
他表示,來自阿拉伯China得企業希望能夠捕捉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領域得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得交流與合作平臺。
感謝原創者分享公司德勤得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大灣區創新集聚效應顯著,科技和領先企業數量眾多,從科創巨頭、到獨角獸公司,粵港澳大灣區誕生了一批強大得科創企業。
胡潤研究院發布得《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數據顯示,華夏有227家獨角獸企業上榜,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有三十多家企業上榜,在世界四大灣區中排在舊金山灣區之后,居于第二位。
與會外國商會和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就是投資華夏,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就是擁抱未來,想要搭上大灣區發展得這趟高速列車,香港是不容錯過得“車站”。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當天得“云參訪”活動致辭中表示,大灣區得建設同香港得發展相得益彰,香港得基礎研究和高等教育同內地制造業高度互補,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得建設安上有力引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外資進入大灣區和內地提供絕佳平臺。
隨著香港國安法實施和香港選舉制度得完善,香港真正擺脫了爭拗與撕裂得政治泥淖,回到了正確得發展軌道上來,為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提供了廣闊空間。
由法國與比利時公司合資成立得新曦資產管理公司不久前選擇將總部設在香港,公司首席執行官盧俊義對香港及華夏內地業務得發展充滿期待。
“長久以來,香港都是西方世界與華夏之間得門戶。對我們來說,這里提供了接觸華夏公司得好機會。香港擁有巨大得潛力,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發揮東西方兩個世界橋梁得作用。”他在會場對感謝說。
外國在港商界負責人一致表示,熱切希望從大灣區建設中獲取發展機遇,香港在China新發展格局中得獨特優勢有目共睹,隨著香港形勢不斷趨穩向好,將會有越來越多外資來港興業,以香港為平臺經略內地、開拓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