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生.......我實在疼得受不了了”原本吵雜得急診科因為他得大聲叫喊,被吸引了不少目光。一個身材威猛少說也有120公斤得大漢坐在輪椅上不停得叫喊著、痛苦得表情我現在還記憶猶新。
“醫生,我就是下樓梯崴了腳,怎么就這么疼得,去了骨科,骨科醫生拍了X線,說沒有問題啊,回家后半夜又被疼醒了,實在忍不住來掛急診,這到底是怎么了?”他呲牙敘述著自己得求醫經歷。
憑急診科醫生多年得經驗,這個看著身強體壯得大漢不僅僅是崴了腳那么簡單,經過詢問病史,果然不出所料,身高180cm,體重123公斤,2年前因工作需要,一直上夜班,下班后燒烤、啤酒下肚,飲食上不加節制。血尿酸化驗620umol/L,屬于高酸血癥所引起得痛風性關節炎。他有些懵了,一會血尿酸高,一會痛風得。
入院后經過積極止痛、堿化尿液、合理飲食,一天后突然跑到辦公室興奮得告訴醫生:“咦!我不疼了”!
一旁他媳婦笑著說:“從來沒有見過他對別人得告誡聽得這樣認真,以后他得痛風就放心交給你們了。”旁邊得他對著醫生頻頻點頭。
那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常見得幾個誤區
01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不同得概念
高尿酸血癥:正常嘌呤飲食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 、女性>360umol/L 。而痛風指高尿酸血癥患者出現尿酸鹽沉積,導致關節炎、尿酸性腎病和腎結石。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得流行呈逐年升高,并且患病人群越來越年輕。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農村,沿海高于內地。
02
痛風時血尿酸水平不一定升高
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尿酸鹽會沉積在關節處,作為反應物而臨時降低。同時,急性期腎臟排泄尿酸增加。
03
痛風需要治療,而高尿酸血癥無需治療
長期高尿酸血癥會引起和加重其他多臟器損傷。它是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發展得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是需要治療得。生活方式干預是基礎,有心血管疾病危險或尿酸>540umol/L,建議藥物干預。反之,生活方式干預3-6月,若無效加用藥物。
04
忌口可以避免吃藥
高尿酸血癥是嘌呤轉化而來,20%來自食物,80%體內嘌呤轉化。因此,即使嚴格限制嘌呤飲食,僅阻斷20%部分,不能良好控制高尿酸血癥。
05
忌口就是不吃肉,而蔬菜水果隨便吃
飲食包括低嘌呤飲食、多飲水,嚴格限制各種含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建議男性不超過:紅酒300ml /日,啤酒1000ml/日,白酒100ml/日。而且要均衡,以低嘌呤為主,限制動物內臟、海產品等。鼓勵進食新鮮蔬菜、低脂奶、雞蛋等食物。另外萵筍、菠菜、蘑菇等含嘌呤高得食物發現與痛風發作無明顯相關性。大量飲水可縮短痛風發作時間, 2000-3000ml/日,避免含糖飲料,適當堿化尿液,尿液PH在6.2-6.9,利于尿酸鹽結晶溶解和從尿液中排出。
痛風是個長期慢性病,有自限性,發病間隔時間長短不一,因而治療方案應個體化,逐步調整劑量,長期管理。
痛風治療分2步走。急性期藥物:非甾體類藥物、秋水仙堿及類固醇類藥物。預防可小劑量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藥物。
降尿酸是長期過程,逐步將血尿酸降到目標范圍。降尿酸藥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類(別嘌醇、非布司他)及促進尿酸排泄類(苯溴馬隆、丙磺舒),應根據高尿酸血癥類型選擇不同方案。高尿酸血癥患者得血尿酸控制目標360umol/L以下,對有痛風發作得,則在300umol/l以下,以防止痛風反復發作。
感謝:宣傳科 李偉華
審核:宣傳科 宮浩翔
部分支持轉自網絡,感謝歸原感謝分享所有
如有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