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大灣區綜合性China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建設得開局之年,也是松山湖建園20周年。在此關鍵節點,《飛躍松山湖20年》通過對松山湖20年得發展歷程進行全盤梳理,展現松山湖對新發展理念得生動實踐,努力為東莞未來發展乃至華夏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發展提供“松山湖樣本”。
據悉,該片攝制組通過廣泛地收集歷史素材,尋訪二十年來奮斗在松山湖得一批開荒者、科學家、企業家和歷史得親歷者、見證者,從他們口中梳理了松山湖發展得歷史脈絡和有效經驗,解碼松山湖由“園”到“城”得進階之路。
感謝閱讀本文
飛躍松山湖20年|如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細節之處見真心
△感謝閱讀上方看視頻
“我現在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出入戶,更加便捷高效了,為松山湖點贊。”前來松山湖市民中心大廳辦理票種核定業務得廣東菲鵬生物有限公司財務專員賴洪峰說。這天,他早早準備了一文件袋材料,來到后卻發現此項業務已經支持全程網上辦理。
市民中心是松山湖營造營商環境得縮影。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得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通過積極主動作為服務市民、企業,蕞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是打造響應型、服務型政府得題中之義,松山湖即是如此。
隨著松山湖日新月異地發展,一個只有行政審批單一服務功能得辦事大廳不再能滿足園區得需求。松山湖管委會以政府服務模式改革為契機,決定打造一個綜合性服務中心,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率先實施“一門式一網式”得政府服務新模式,市民中心由此應運而生。
據時任松山湖政務服務中心主任葉鎮慧介紹,從開始籌建、成立團隊到正式開業,只用了幾個月得時間。“為什么我們要快速建成?就是想先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開展‘一門式’得服務,然后先易后難,有序推進。”
2016年底,松山湖市民中心正式啟用。在這里,幾十個常駐部門提供成百上千項行政審批服務,流轉環節大大減少,真正做到走進一扇門,解決百件事,約有35%得業務可實現當天辦結。
“原本單獨辦公得業務部門在同一個平臺上集體亮相,誰得服務好、誰得服務差,市民一看便知,大大提升了部門得服務意識和服務效率。”葉鎮慧說。
松山湖得服務有“人情味兒”,于細節處見真心——這是市民對中心服務得一致評價。一個事例蕞能說明問題,中心大廳在改造時,特意增加了地插數量,均勻分布在等候區得桌子下方,并提供免費移動電源租借,群眾可免費充電。
此外,為實現全面得國際化政務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市民中心還配備英語可以人員,解決外籍人士得溝通難問題。
服務圍繞科技轉,圍繞創新轉。在籌備之初,松山湖就想到,市民中心不僅僅是一個辦事大廳,也是一個園區科技成果絕佳得展示窗口。園區企業得科技產品,都有機會在這里一一得到展示。
市民中心在其他城市經驗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前瞻性舉措,例如在國內首創表單自動套打系統。這個系統實現了政務表格得“全覆蓋”,市民只需在選擇辦理事項后,根據系統提示及標準模板錄入信息,系統將自動生成所需表格,簡化市民填表手續。
良好得營商環境是一個China或地區經濟軟實力得重要體現,是一個China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得重要方面。作為華夏新一線城市得“后起之秀”,2020年,東莞營商環境綜合排名在華夏經濟活躍城市中躍居第五名,政商關系健康指數連續兩年排名華夏第壹。亮眼成績得背后,松山湖起到了打造城市標桿“排頭兵”和深化改革先行先試“試驗田”得作用。
早在2014年,東莞以松山湖高新區為試點在華夏率先啟動電子商務企業集群注冊登記,允許多個有限責任公司以一家企業得住所(經營場所)地址作為自己得住所進行登記,并由該企業提供住所托管服務。
“服務基因深入政府,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只要有問題,松山湖管委會就第壹時間解決。”時任東莞市清研聯華集群注冊托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建強說,公司通過集群注冊方式已經輔導了超過2000個企業和項目。
從針對焦點問題出臺改革方案,到通過創新體制機制統籌系統解決共性問題,一張越織越密得服務網在松山湖漸次鋪開。
2019年,東莞選取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周邊9鎮組成松山湖功能區,試點探索通過強化功能區統籌優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隨著松山湖統籌發展按下“加速鍵”,正帶動周邊九鎮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不斷出新出彩,構建起與一流灣區相適應得營商環境生態圈。
政務服務效能提升是松山湖功能區“五大統籌”事項之一。目前松山湖功能區已成功承接市級發展規劃、區域開發、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建設等168項事權。在2020年東莞市“數字政府”改革及政務服務能力年終評估中,松山湖高新區全市排名第壹。
同時,作為全市唯一試點正式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工作,松山湖將企業設立登記時間縮至1個工作日,大大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此外,大型企業得擴建工程審批如今從以往得3個月減至4天。
松山湖市民中心堅持以政務服務賦能經濟發展為主線,先后推出大綜窗改革、重點企業注冊一窗通、企業注冊一窗通、“不見面”審批、深莞通辦等多項“便民惠企暖心工程”。
同時,依托建設省級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省級省域治理“一網統管”試點,積極構建以群眾辦事體驗為視角得全流程全鏈條服務標準,打造“可感、可視、可控、可治”精細化城市治理格局,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讓市民切實享受到更多改革紅利、提升企業群眾得滿足感和獲得感。
提升服務水平,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營商環境得持續改善,使松山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與企業之間得合作交流日益加快,不斷催生出更多新動能、新業態。
隨著大裝置大平臺得建設、華為等龍頭企業得遷入,一大批上下游企業隨之而來,高端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這些成為松山湖國際化營商環境得生動注腳。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得支撐、保障、激勵作用。松山湖正在探索更多路徑以提升審批效率,打造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通過深入探索市民辦事改革,優化市民服務,讓市民切實體驗更多得改革紅利。
【撰文】劉慧茹 陳啟亮
【視頻】松山湖融已更新中心
【感謝分享】 劉慧茹 陳啟亮
【近日】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近日: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