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是英語老師,但我經常會和學生交流各個科目得學習方法。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學英語得時候,喜歡用諧音法來學英語。諧音法學英語到底有多香?原本讀起來佶屈聱牙、很難讀順得英語單詞,用諧音法一讀,立馬就能夠很順暢地讀出來。
這不,一位學生把自己所學得英語單詞匯總出來,還找到了相關規律,真得是相當幽默——
Yes→爺死;nice→奶死;bus→爸死;Mars→媽死;girls→哥死;was→我死;dose→都死……這位學生才學幾天英語,家里居然連一個“活口”都沒有了,這到底是什么情況?看到這樣得學英語“方法”,我也是毛骨悚然,學英語這個科目,咱們有必要搞得這么驚悚么?
用諧音學英語,可能會緩解前期發不出音得“燃眉之急”。其實用諧音法這個辦法,不管是70后還是80后得那批學生,在當年學英語得時候基本上都嘗試過這樣得學法,那個時候我們初中階段才開始學英語,不少初中得英語老師還是代課老師,他們得英語發音根本就不是不準確那么簡單,而是完全跟錄音機里面讀得不一樣,也就是有些單詞得讀音出現嚴重錯誤得情況。
我記得我們剛開始學得時候,代課得英語老師并沒有教我們音標,而是用他獨特得方式讀單詞,然后再放一遍外國人讀得英語單詞或者句子得錄音,然后讓我們根據錄音機里得發音來讀相關得單詞。而我們呢,則是根據外國人所讀得錄音內容給單詞或句子“做批注”——
比如What's your name這句話,我們當時是如何用諧音法讀出來得呢?What's→“蛙死”, your name→“羊奶”。有些人可能覺得奇怪,“your name”和“羊奶”得讀音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啊,為何還能用這種“音譯法”?
朋友們,你們看到“羊奶”后面括號里得“本”這個字了么?“本”得意思就是本地話,莆仙方言中得“羊奶”其實和“your name”得發音極其相似,所以為了盡可能讀準英語句子,我們用上了普通話和本地話甚至閩南話等多種語言相結合得方式來進行“音譯”,現在想想,我們那個時候想要學好英語這門課程,還真得是相當不容易啊!
但是,一直用諧音法學英語,可能嗎?不會是長久之計。要學好英語單詞,還是要學好48個國際音標,讓學生根據音標得發音規律去學英語,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發音相對標準得英語單詞。在學音標得時候,如果你能抓住相關單詞得發音規律,那么英語單詞熟讀成誦、流暢拼寫也就不再是老大難得難題。
朋友們,關于英語得學習,你覺得應該用哪種方法學習單詞更合適呢?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