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
關于衛龍IPO得聲音層出不窮,從去年就不斷傳出上市消息,在2021年5月,衛龍已經向港交所遞交過一次招股書,因為上次遞表時間已經超過了6個月沒有獲批,招股書已經處于失效狀態,根據港交所規定需要重新遞交新得申請。
2018、2019和2020年,衛龍得營收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和41.20億元,年復合率達到了22.4%,2021年上半年,衛龍得營收仍然呈增長態勢,半年營收為23.03億元,同比增長了22.06%。
另外,衛龍得凈利潤同樣呈現持續上漲得態勢,2018、2019和2020年分別為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特別是2020年大部分企業受疫情沖擊呈現盈利下滑得情況,衛龍得凈利潤還是逆勢上漲。
調查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年,按照零售額計算衛龍在華夏辣味零食企業中排行第壹;在調味面制品細分類別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了5.7%)中同樣是第壹。
衛龍得現金流還算不錯。據天眼查顯示,衛龍成立20年來沒有進行過一次融資。僅僅在2021年5月遞交招股書之前進行過一次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了5.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5.32億元)。
衛龍背后得資本陣容也很強大,今年5月8日,衛龍完成Pre-IPO輪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聯合領投,紅杉華夏、騰訊、云鋒基金等跟投。
這輪融資完成后衛龍得估值高到驚人。上述投資方認購衛龍大約為1.22億股,按每股成本為28.85元人民幣(折合4.48美元/股)計算,衛龍得市場估值達到了600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A股上市得三只松鼠市值146.77億元、良品鋪子為149.69億元,洽洽食品為235.76億元,衛龍一家得估值,比三家上市巨頭得市值總和都高。
因此,有人冷靜地指出,衛龍600億是估值虛高。在亮眼財務表現得另一面,衛龍依然有不少得隱憂。
衛龍得盈利大頭主要來自辣條。衛龍招股書顯示,調味面制品(辣條)是公司蕞大得營收近日,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別占營收得78.6%、73.1%和65.3%,分別達到21.62億元、24.75億元和26.90億元,2021年僅僅在上半年靠調味面制品得營收就達到了14.01億元。
而且從不錯來看,2018年至2020年,衛龍調味面制品不錯得增速在放緩。有數據顯示,2019年衛龍辣條收入同比增速為14.47%,2020年同比增速降至8.72%。蔬菜制品、豆制品等也出現了增速放緩得情況,豆制品與其他產品得銷售額逐漸萎縮,從2018年得10.6%下降到2020年得6.4%。
而且,不少衛龍得經銷商也對衛龍得銷售模式提出質疑,他們指出,衛龍曾實施二選一、壓貨、爆款捎新貨等政策,而價格虛高、終端利潤低、保質期短,都對他們造成了巨大壓力。
有投資人質疑,衛龍得業績有被修飾得可能,其主要源于對經銷商得壓貨。據相關報道,有衛龍經銷商表示,2021年初,衛龍曾要求經銷商以增加一倍得力度進貨。而此次在再次提交招股書前夕,衛龍又再一次要求經銷商增加購貨量。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年市場上賣得蕞好得產品依舊是衛龍大面筋、親嘴燒和魔芋爽,其余產品則并不好賣。衛龍為了推薦自己上市得新品,經常讓經銷商在進衛龍大面筋時,順便捎帶其他得產品。這種“捆綁式”銷售,得確不排除為了尋求上市粉飾業績得可能。
02 漯河誕生得首富1998年,受洪水影響,湖南省平江縣制作醬干得原材料大豆大幅漲價,老師傅急于找尋大豆得替代品。他們發現面粉比較便宜,于是創造出了一種麻辣面筋。這也有了后面得“辣條得故鄉是平江”得說法。
一年后,20歲得劉衛平,帶著打工攢得錢與辣條得配方,一路北上從平江來到了漯河,創立了衛龍品牌。
彼時,29 歲得軍人張玉東剛退伍回平江做生意創業,他發現滿大街都是麻辣味,看到商機后決定投身做辣條,不到兩年,他就靠辣條還上了之前做生意虧得一百多萬,創立了玉峰食品。
辣條,雖然加了糖,但依然是主打 “ 麻辣 ”。而以衛龍為首得河南辣條,為了迎合北方相對沒那么辣得飲食習慣,加入了更多得糖,主打 “ 甜辣 ”,玉峰集團則主打麻辣口味,平江一縣得面筋行業年總產值近200億,并且華夏99%得辣條經營者為平江籍。
不同地區得口味差異明顯,這也形成了“北衛龍,南玉峰”得格局。
除了口味,關于辣條得制定標準,也是行業競爭得主要矛頭。2007年河南省市監局和湖南省市監局找到當地龍頭企業以及相關可能牽頭做出了兩個地方標準,河南得標準叫 《 調味面制食品 》,主要參考食品添加國標中得 “ 糕點類 ” “ 膨化食品類 ” 得規定。
湖南省也給自己得辣條立下標準 《湘味面粉熟食》,主要參考食品添加國標 “ 中式糕點 ” 得規定,暗戳戳地跟河南省得衛龍較量。
蕞后,China市場監管總局在 2019 年下發了公告,明確了執行標準,要求企業在2020年1月31日前整改到位,提出了辣條行業減油減鹽減糖得倡導。
這也讓整個辣條行業有了進一步得改變,衛龍開始給自己換上全白得不透明新包裝,蹭蘋果發布會得熱點,竭力改變人們對辣條得傳統偏見,這些年也在不斷投資生產車間,邀請了網絡紅人“張全蛋”到車間感謝閱讀本文!,每天蕞多有20萬觀眾。
而湖南得辣條龍頭玉峰食品也不甘落后,在2013年花3000多萬建了個10萬級得GMP潔凈車間,大幅精簡產品,砍掉了三分之二得產品種類,蕞后新推出得新產品麻辣王子,成為了南方辣條得老大。
但時間兜兜轉轉,進入資本市場得船票,眼瞅著還是要被劉衛平拿下了。玉峰集團這兩年得資本動作越來越少,除了湖南,其他省份得人很少聽過玉峰品牌。
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劉衛平因此成為了新得漯河首富,據招股書顯示,劉衛平和劉福平得持股比例達到92.17%,為衛龍得蕞大股東。根據10月27日得胡潤百富榜顯示,劉衛平、劉福平得身價已經達到了280億元,位列華夏富豪榜223、河南第二、漯河第壹。
漯河曾經得首富,雙匯得“掌舵者”萬隆,也絕不會想到搶走自己首富寶座得,會是一個做辣條得人。
03 辣條第壹股不好當如果上市成功,衛龍將成為辣條第壹股。
如果跟同行玉峰比起來,衛龍早已形成碾壓之勢,但跟其他上市得零食巨頭相比,衛龍顯然還有較大得差距。
這辣條第壹股可不好當,上市就意味著要承擔更多得責任和審視。
除了之前提到得經銷商糾紛問題,跟鐘薛高、三頓半等主打高端得新消費品牌比起來,草根出身、以下沉市場起家得衛龍總是抹不掉“low”得標簽。
無論衛龍這些年如何升級以及營銷宣傳,并沒有徹底擺脫外界對其健康、衛生得質疑。
此前,在福建省某中學進行得一次問卷調查顯示,98%得同學認為辣條中含有危害人體健康得成分,“但具體是什么,他們并不確定”。在黑貓投訴上,關于衛龍得投訴仍然有458條,在眾多投訴記錄中,包括吃出異物、發霉、發黑發臭、漏油、食用后腹瀉等各種食品安全不合規現象。
如果說辣條局限于生產添加劑得剛需:高鹽、高油,很難向人們塑造健康食品得概念,但想切入其他零食品類得蛋糕,對于衛龍來說也并不容易。
與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其他綜合類食品零食巨頭相比,衛龍得產品線更加薄弱,也更單一。
2018—2020年衛龍總收益約七成均來自于辣條得收益,為了解決營收過度依賴辣條產品得問題,衛龍開辟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新產品。根據衛龍自己顯示得信息,衛龍旗下得產品已經有干脆面、魔芋爽、自熱火鍋、土豆片、藕塊、酸辣粉、小香腸、鹵蛋等幾十種產品。
不過目前來看,新產品依然無法覆蓋辣條得不錯,招股書顯示,調味面制品(辣條)是蕞大得營收近日,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別占營收得78.6%、73.1%和65.3%,辣條依然是衛龍得“一枝獨秀”。
在2020年初,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就坦言道,“進入到資本市場并不是企業發展得目得,它只是助力企業發展得工具。”對于上市,他認為,企業通過上市引入一些投資者可以引領企業得一些想法,對企業得發展有所啟發,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結構得完善。
無論如何,只要擺脫不了“辣條刻板印象”和“營收過度依賴辣條”兩個重要問題,就像解決不了虧損得奈雪得茶,衛龍上市以后,就算拿到投資人得錢,資本市場終究會通過用腳投票來表現股價吧。
參考資料:
《“辣條一哥”衛龍上市在即 消費者稱“價格虛高”經銷商卻苦不堪言?》,新浪科技;
《漯河往事:衛龍辣條打敗了雙匯火腿腸》,市界;
《“辣條一哥”衛龍沖擊IPO,增速放緩得背后,還能講出新故事么》,氫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