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尚在普及之中,已有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戶對數字人民幣缺乏了解但想積極參與得心態,打著“數字人民幣”得旗號進行詐騙,騙子們以“網購物品退貨”“集齊*張卡兌換**元”“籌款建立養老院”“社保欺詐”“涉嫌洗錢”等等為名欺詐,使受害人蒙受財產損失。解放5分鐘前·上觀新聞感謝梳理了近期有關數字人民幣騙局,建議公眾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支持近日: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珠海刑偵”。
騙局一:集齊6張銀行卡可以兌換100萬元人民幣?
日前,用戶王雪(化名)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求助帖稱,有人向王雪母親介紹數字人民幣,并稱自己已經收到了央行寄出得銀行卡,共計100萬元數字人民幣,但要在2022年元旦到冬奧會期間才能兌換。
從王雪母親收到得信息看,發信人自稱“這100萬元數字人民幣,是北京公司讓我辦理養老院得前期資金,先去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法人已經安排好了,我是董事長兼總經理?!痹诹奶熘?,對方還向王雪母親展示了所謂得“數字人民幣銀行卡”和刷卡需要得POS機,聲稱集齊6張卡就可以在2022年元旦到冬奧會期間兌換100萬元數字人民幣。據北京商報報道,對方提供得“數字人民幣銀行卡”卡片正面有“數字貨幣激活卡”字樣,左上角顯示“中央銀行”,右下角則標注了“DECP”??ㄆ趁鎰t提示稱,數字貨幣卡全球通用,此卡不記名不轉贈如有丟失無法補卡,集齊全套即可激活。
△支持近日:北京商報
分析:這是一起漏洞百出得、以“數字人民幣”為幌子實施得騙局。騙子展示得“數字人民幣銀行卡”“數字貨幣激活卡”等都子虛烏有?!把胄小笔恰叭A夏人民銀行”得簡稱,而不是“中央銀行”。更重要得是,數字人民幣是由華夏人民銀行發行得數字形式得法定貨幣,沒有實體銀行卡,自家渠道是“數字人民幣APP”和部分試點銀行得自家APP,根本不可能存在“集卡”概念。此外,用數字人民幣消費或提現無需長時間等待。
在該騙局中,騙子通過“兌換100萬元”“建立養老院”等話術,企圖吸引老年用戶參與,但往往老年用戶繳納相應費用后,對方會消失無蹤。大家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得古訓,面對送上門得無門檻/低門檻、高回報得投資項目要留個心眼,必要時可向政府部門感謝原創者分享求證。
騙局二:數字人民幣具有高隱蔽性,可以逃避追查?
11月初,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在福建相繼抓獲林某等涉案嫌疑人11人,這是華夏首例利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洗錢得犯罪團伙。據了解,林某通過數字人民幣得方式為藏匿在柬埔寨得詐騙團伙進行洗錢,并且和被抓獲得其他人分工明確:有人負責售借數字人民幣錢包和銀行卡,有人負責轉賬操作……從組織形式來看,此案與通過買賣銀行卡洗錢得流程一致,不同得是在具體操作手段上選擇得是數字人民幣。
一個值得注意得細節是,因為林某得柬埔寨上線告訴她,數字人民幣具有高隱蔽性得特點,所以建議她找身邊得人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用數字人民幣洗錢。
分析:數字人民幣雖然具有可控匿名性,但是以風險可控為前提得有限匿名,在保護合理匿名需求得同時,保持對犯罪行為得打擊能力。所以,別想鉆數字人民幣得空子,也不要被“用數字人民幣洗錢不會被追查”所誤導,走上犯罪道路。
騙局三:體驗數字人民幣要預存大額現金?
今年2月,蘇州市留園派出所接到符先生報警,稱自己被短信詐騙了1萬元。據民警了解,2021年2月11日,符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數字人民幣試點發行預約信息登記活動,當時沒有參加。12日,符先生手機收到一條“數字人民幣預約登記”得短信,還附帶一個網址鏈接。因為前一天在朋友圈看到過這個活動,符先生便相信了短信內容并點開網址鏈接。
隨后,系統提示符先生卡內需要有1萬元人民幣余額,才可以體驗數字人民幣。信以為真得符先生便在上述鏈接中填寫了自己得銀行卡和密碼,并將1萬元人民幣轉入登記得銀行卡內。事后,冷靜下來得符先生才感到事有蹊蹺,便查看了自己得銀行卡余額,卻發現卡內得1萬元已被轉走。符先生趕忙報了警。
△支持近日: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華夏人民銀行”。
分析:開通數字人民幣無需任何費用,使用數字人民幣也無需存入大額資金。如需開通數字人民幣,在已經進行試點得城市,用戶可前往華夏工商銀行、華夏建設銀行等試點銀行網點,通過掃描工作人員提供得感謝支持,下載“數字人民幣APP”。除了銀行自家提供得鏈接,不可相信其他鏈接,避免進入釣魚網站。
△華夏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界面。
△華夏建設銀行“數字人民幣”界面。
針對數字人民幣申請、使用中可能出現得問題,感謝也整理了一份小貼士。
【數字人民幣使用小貼士】
1.數字人民幣目前處于試點階段,除自家活動中簽通知鏈接外,不要感謝閱讀其他不明鏈接,不要相信和下載安裝其他非自家渠道得APP。
△“數字人民幣”自家APP。
2.數字人民幣使用時,僅會在數字人民幣APP及銀行APP內要求提供注冊賬號、密碼、支付密碼等認證信息。
3.無論何時何地,提到用數字人民幣獲利、返現、參與“數字人民幣交易所”交易均為欺詐。一旦涉及“開通數字貨幣賬戶”、“數字人民幣兌出支出”等字眼得短信,務必提高警惕。對于超出個人認知范疇得、回報期長得暴利致富手段,更要提高警惕意識。
4.警惕仿冒應用程序和仿冒銀行信息,不要訪問或回復仿冒網站、電子感謝原創者分享或手機短信,避免感染病毒或泄露信息。
5.警惕任何企圖索取數字人民幣APP登錄和交易密碼得要求,謹防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和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騙取密碼。
欄目主編:任翀 文字感謝:白璐 題圖近日:視覺華夏 支持感謝:邵競
近日:感謝分享: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