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豆瓣“社畜買房共進會”小組已聚集了19萬名社畜。每個帖子背后,都有一個跟房子有關得夢想:那些為一線城市房價發愁得年輕人,達則掏空家里幾個錢包上車,窮則計劃攢錢跑路,逃離內卷,換個城市開啟美好人生......
也許每個打工人都幻想過面朝大海,沒有債務,春暖花開,不然鶴崗得白菜價房子也不會戳中無數人得心窩。
人,要有夢想。數據顯示不到10萬就能來一套得房子不止鶴崗有,在華夏10萬事都有可能買到什么樣得房子?那些買了白菜價房子得人,又真得得償所愿了么?
文 | 鼠桃桃 編 | Seni 圖 | 四象設計部
110萬一套得二手房都在哪?以鏈家app上當前真實掛牌房源數據為例,不包括車庫,以“至少能住人”得入門屬性來看,目前在售得二手房,總價10w可買下得位于以下城市:
可以發現,10萬事都有可能全款大部分集中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中,經濟發展偏弱得城市,城市線級也往往是三線及以下。在長三角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10萬想全款拿下一套房子,實屬有點困難。
鑒于各類房屋租售平臺得輻射范圍相對有限,且當前掛牌價格也受市場行情影響,在華夏更廣闊得區域里,一定存在更多10萬可以全款買下當地一套房得城市。
210萬事都有可能買到啥樣得房?在一線城市,10萬甚至買不到一個車庫,但在十八線小城,可以換來兩室一廳得溫馨。結合不同得數據,我們發現10萬事都有可能買到得房產風格多樣,豐儉由人。
在江蘇徐州,10萬事都有可能買到一個地下室。雖然這個小區得日常均價是近1.9萬/平米,但地下室價格可以大跳水,直降到2673元/平米。戶型方正且朝南,除了四面無窗、不見天日外,放下一張床沒有問題。
這類得地下室或無窗房,在其他城市也有不少分布。業主售賣得同時,還會在標題里貼心地給到買家使用建議,諸如“適合當倉庫”、“可以當過渡住”等,足以見賣房誠意。
如果認為,對陽光得需求比對愛情還重,無窗戶得房子要不得,那我們也可以把目光轉向地面。
在湖北鄂州華容區,這里是否是曹操“敗走華容道”得歷史原址尚有爭議,但這套一室一廳可以9.5萬全款拿下,是不爭得事實。裝修類型尚屬毛坯,也可以說是極簡風格得極致——家徒四壁得敘利亞裝修風格。不過均價2377元/平米,還要啥自行車!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人都應有得權利。看過了地下室、毛坯房,一套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得房子,顯得更加珍貴。在山東威海乳山市,帶大露臺得小房子足以滿足對溫馨小家得想象,更何況位于“銀灘旅游度假區”聽起來唬人極了。同款簡約不簡單得房子,在吉林市船營區也能找到。
如果覺得一居室住起來有點逼仄,不妨再放飛一些想象力。在四川遂寧市蓬溪縣,只要2萬,可以全款買到98平帶裝修得3室2廳。在廣東中山市三鄉鎮,5.5萬甚至能擁有帶大露臺得116平3室2廳。
不過凡事皆有利弊,有了大house,代價往往是住在相對交通不太便利得遠郊、小縣城或鄉鎮等,周邊配套設施少。但房門一關,自由自在得快樂,只與我有關。
3追逐便宜房子得人得償所愿了么?一些年輕人由于經濟條件一般,選擇了離開家鄉去買一套遠方得房。
2019年5月,浙江舟山船員李海帶著5萬塊去黑龍江鶴崗買房得新聞,讓鶴崗房產受到大眾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他在貼吧“流浪吧”記錄了自己得看房買房得全過程。由于船員工作有一半得時間在海上,而家鄉房價不低,剩下半年,等待他得是居無定所得漂泊。相比各種已經廢棄、四鄰無人空蕩蕩得“鬼城”,鶴崗這座煙火人間得東北小城顯得溫情脈脈,生活成本低,當地生活節奏穩定,這讓李海決定在此落腳,暫時結束漂泊。
李海新家得客廳,支持來自網絡
據報道,鶴崗一處房產中介接待得年輕人大多并不是來當地找工作,他們以居家自由職業為主,如感謝原創者分享代練、感謝閱讀本文!、微商,或者網絡寫手。他們線下工作需求低,或許找個安靜得小城買房,有了可以躺平得堅實后盾,也會是極大得心理安全感近日。
而對中年人來說,退休養老不再是遙遠得規劃,而是眼前確實需要考慮得問題。
山東威海乳山一度因各地蜂擁而至得看房團而聞名。十幾年前,中介對來這里看房得人們講述著度假區得配套規劃,鼓動了一批中年游客來提前布局房產,以備未來養老之需。
根據公開報道,十幾年前,有買家在乳山花10余萬購置了房產,但考慮到當地醫院少、種種配套規劃未能落地,一天都沒有住過;且由于交通并不便,甚至來乳山度假也幾經輾轉。海景房總體不足10%得入住率,讓乳山養老也顯得非常不切實際。
同樣是在乳山,也有人出于投資目得購入房產。2009年,投資客“武漢十三哥”看好乳山得投資規劃,以20萬元購入當地海景房,持有11年后只賣了13萬,血虧7萬元。
10年前,乳山銀灘概念火熱時,房產均價3500元/平米,而如今全市房產均價相比十年前,幾乎紋絲不動。前文提到得“20多平大露臺”海景房,僅售2225元/平米,更有甚者,低至1800元/平米。“投資炒房有風險,購入需謹慎”原來并非空話。
4這些城市得房價為什么便宜?有人得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得地方才可能會有樓市得春天。人是萬物得尺度,而人口流動情況,是樓市得尺度。
根據第七次華夏人口普查數據結果,不少省會城市由于有虹吸效應,吸引著年輕人就業,人口呈現凈流入趨勢,而面臨困境得低房價城市,常常也與常住人口流出有關。
這些本地人,都去了哪里呢?為什么他們選擇了離開?
原因之一是本地支柱產業薄弱,人口不斷向省會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地區遷移,且有逐年加劇收縮得趨勢。這使當地房價長期缺乏購買力支撐,出現較低迷得趨勢。
不過有些時候產業薄弱并非有史以來得情況,比如經濟結構變化,當地產業逐漸衰敗,多見于資源型城市,像攀枝花就是262個資源型城市之一。這些城市曾經由于“家里有礦”,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靠山吃山,在建國后得工業發展時期,為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當城市發展過了倚重天然資源得階段,加上當地煤礦、森林等資源逐漸枯竭,衰敗和轉型計劃就要被提上日程,歷史上得德國魯爾區、美國底特律都有過類似陣痛。
2008年、2009年、2012年,華夏分三批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縣、區),名單中就包括上圖里得黑龍江鶴崗、遼寧阜新、湖北黃石等。當年興建得廠房和宿舍,熱鬧不再,曾經在這里生活得人們也有部分遷出,房價也呈現下跌趨勢。
除去人口流失,有些城市則是本來人口基數也不算太大,房地產需求被錯誤地過分高估了。
如山東乳山,雖然銀灘度假區在節假日吸引了外地游客,但本地商業形態單薄,旅游為主得需求是短期、偶發性得需求,游客們在房地產銷售得營銷話術之下,很容易頭腦發熱,把酒店民宿就能解決得短期需求,誤當成置業定居得長期需求。
類似得海濱城市還包括廣西北海、防城港等,房價宜人得背后是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房價也與當地得工資水平相適應。
除了人口偏少,交通得麻煩程度也會影響到購房需求。在一些大城市得邊緣區縣,像沈陽蘇家屯、江西南昌縣等,離市中心有幾十公里,且周邊配套設施較少,進城一趟相當不容易,因此,房價也相對低迷。
在“房住不炒”得大政策下,房子究竟意味著什么,值得每個人認真思考。10萬元就能買到房產聽起來固然美好,但是對不同得人而言,它存在得意義也許大相徑庭。
對只需要一方落腳地得年輕人來說,這不失為一種好選擇,但是對于掙扎在一線城市房價下得社畜們來說,10萬塊得房子并不是出路,它得存在更多是被寄托了希望與迷茫得慰藉。低價房得背后一定藏著各種得與失,關于家得夢想,依然需要所有人面向未來好好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