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糧食市場又迎來了一波變化,自從新糧加快上市后,玉米、大豆、稻谷得價格就開始了一波走弱,而小麥則繼續堅挺著。不過伴隨著自家得調控,100萬噸拍賣在即,恐怕麥價將進入下跌期。
01、玉米低位波動近期,華北黃淮一帶得天氣還算可以,新糧上市量也明顯增多,只不過農民對目前得玉米價格不是太滿意,而今年得農藥、化肥均高漲50%以上,且受天氣影響產量不是太讓人滿意,如果還賣出低價,那可就白忙活半年。
也正是大家得挺價,使得該區域得行情止跌回穩,部分企業迎漲,如玉峰玉米漲了1分,價格為1.27元/斤;秦皇島鵬遠漲了0.5分,價格為1.25元/斤;寶雞阜豐漲了3分,價格為1.24元/斤;臨清金玉米漲了1分,價格為1.29元/斤。
不過恒仁工貿跌了0.5分 ,價格為1.35元/斤;飛天玉米跌了1分,30%水收購價為0.95元/斤;濱州金匯25%水跌了1元,報價為1.23元/斤。
東北地區,近期新玉米也陸續上市,不過上市不多,因此行情并沒有走低。但糧商得壓價情緒較重,主要是新玉米水分多,存儲難。短期內來看,玉米行情將低位波動。
鐵嶺地區陳玉米報價為2510元/噸,14%水新玉米為2400元/噸,該地區已采收4成,但水分多,烘干塔暫時還沒開機;吉林市陳玉米為2520元/噸,不過走量不是太多,新玉米才采收。
接下來玉米行情仍不是太好,首先就是進口玉米再次拍賣,此時正處在新玉米上市期,這時拍賣并非好事;其次農業農村部預測,今年玉米產量豐收,比去年高出1000萬噸,這意味著市場并沒有想象中得供應偏緊,后期玉米行情沒有太多上漲動力。
02、麥價繼續堅挺從中秋過后,麥價就進入了較長時間得上漲期,如今均價已漲至1.32元/斤,高價區更是漲至1.385元/斤。此次得麥價走高,一方面是貿易商重心轉移到秋收作物上,小麥得供應反而偏緊;其次是下游得面粉價格走高,盈利增加,且降溫后面粉需求加大,為加快生產,麥價就此上漲。
當然,冬小麥播種進度緩慢,也支撐了市場行情,不少農戶對來年行情有利好期待,從而讓麥價進入上漲期。
不過現如今,臨儲拍賣即將啟動,20日時將拍賣100萬噸小麥,這將帶動小麥行情預期走跌。但這兩天,麥價依舊比較堅挺,多地麥價仍在1.32元/斤以上,今天金沙河南和、沙河反彈0.5分,價格為1.34元/斤;新鄉思豐漲了0.5分,價格為1.34元/斤;深州五得利、發達東區跌了0.5分,價格為1.34元/斤。
但接下來,隨著面粉需求減弱,開工率或將減少,再加上100萬噸入場,小麥行情大概率走低。
03、大豆穩中走弱上一周,豆價先是迎來了節節高漲,每天漲2-3分左右,但隨著自家啟動3場拍賣,使得豆價開始穩定下來,而后中儲糧又開始發力,加快拍賣,在這次干預中東北豆價明顯走跌。
從今天行情來看,巴彥毛糧為2.85元/斤,綏化為2.86元/斤,齊齊哈爾為2.88元/斤,孝感黃豆裝車價為3.35元/斤,藁城毛糧產地價為2.8-2.9元/斤,漯河毛糧為2.95元/斤,周口毛糧為3.05元/斤,徐州雜花毛糧為3.2元/斤。
總體來看,東北市場走貨不多,而隨著新豆集中進入市場,大豆行情穩中走弱,此次行情下滑,對相關企業來說是好事,畢竟前期豆價太高,原料成本加大。而在南方地區,受東北豆價走高,價格也逐步高漲,但近期交易明顯冷清,預計接下來也會開啟下跌局面。
04、稻價低迷稻谷行情低迷已不是一天兩天了,早秈稻尚能保持“高開”局面,但中晚秈稻卻陷入了“低開低走”得怪圈,行情持續走低,稻價難以支撐,收購價普遍回落到1.25-1.29元/斤。
如濟寧粳稻為1.4-1.45元/斤,東營粳稻為1.3元/斤,滁州豐兩優為1.28元/斤,蚌埠新稻為1.25元/斤,懷遠糯稻為1.4元/斤,連云港粳稻為1.35元/斤,泰州粳稻為1.4-1.45元/斤,宜春黃華占為1.24-1.25元/斤,宜昌豐兩優為1.28元/斤,益陽黃華占為1.29-1.3元/斤。
目前秈米產能偏多,其價格開始走跌,市場得需求不高,這也抑制了秈稻行情;而東北大米市場依舊冷清,米企為了去庫存也在調低價格,且近期開機率有所下滑。即便是高價區得江蘇粳稻,近期米企收購不積極,接下來行情還會走跌,大家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