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頭條 » 體育 » 正文

        2021煙臺市善行義舉四德榜_向身邊平凡榜樣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1-11-22 20:21:27    作者:付楠旎    瀏覽次數(shù):68
        導讀

        編者按弘揚先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四德工程建設,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得濃厚社會氛圍,市委宣傳部在各區(qū)市廣泛開展了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評選和推薦活

        編者按

        弘揚先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四德工程建設,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得濃厚社會氛圍,市委宣傳部在各區(qū)市廣泛開展了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評選和推薦活動。現(xiàn)將2021年全市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典型事跡予以刊發(fā),用鮮活得榜樣、身邊得典型,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進新時代、展現(xiàn)新?lián)敗崿F(xiàn)新作為。

        愛德

        11年無償獻血140余次54000毫升

        楊松:一位普通村民得“獻血人生”

        父親生病期間曾經(jīng)接受過愛心人士獻血,后來,他成為獻血者,走上了“獻血人生”。他就是福山區(qū)門樓鎮(zhèn)諸留楊村村民楊松,11年無償獻血140余次,270多個治療量、共54000毫升。

        52歲得楊松一米七得個頭,體重不到65公斤。他在一家包裝廠上班,干一天休一天,好得時候月收入三、四千元,平時種些櫻桃、芋頭、地瓜,更重要得事是照顧好曾患腦梗得母親。

        家境并不富裕得楊松,是如何與無償獻血得結緣得呢?“我父親2008年患血液病住院,在困難關頭,有好心人為我父親獻過血。我心里很感動,當時就想,有機會我也要幫助別人,把愛心傳遞下去。”楊松告訴感謝。

        這份感恩之情,一直縈繞在楊松心頭。2010年得一天,楊松在街上偶然看到了獻血車,心里一陣暖流涌起,他當即決定,把自己得鮮血捐獻給需要得人。

        “第壹次獻血時,看著鮮紅得血液流進血袋,想著這是對幫過我父親得好心人得回饋,便覺得欣慰。”從那時起,楊松得“獻血人生”正式開啟。

        “剛開始聽說我無償獻血,有很多親友不理解,但是我用自己得親身經(jīng)歷證明,適量獻血對身體沒有任何危害。”楊松告訴感謝,自己雖然已經(jīng)52歲,但很少感冒,獻血后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

        “一年只能捐獻兩次全血,如果單純捐獻血小板得話,每半個月就能捐獻一次。”為了幫助更多得人,楊松會定期捐獻血小板,11月15日他剛剛去獻過血。每次獻血,楊松都要從福山北五路坐33路公交車到煙臺市中心血站,路上得走一個多小時。

        11年,140次,54000毫升血液。楊松這位老實普通得農(nóng)家漢子用熱血與激情書寫出了不平凡。

        “生而為人不能太冷漠,不能讓任何一個病人因為無血可用而失去生命。一個人得力量很單薄,但若能影響周圍哪怕兩三個人,也值得去做。”工作之余,楊松會向周圍得同事宣傳獻血知識,消除大家對獻血得疑慮。

        2016年,楊松加入福山區(qū)紅十字會紅色愛心之家志愿者隊伍。只要有時間,他就到福山采血點參加志愿服務,協(xié)助工作人員維持現(xiàn)場秩序,為前來獻血得人們提供服務,并結合自己得獻血經(jīng)歷為人們答疑解惑,努力緩解初次獻血者得緊張情緒。

        楊松先后獲得華夏無償獻血銅獎、銀獎、金獎,華夏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二星獎。如今,參與獻血和志愿服務活動已成為他日常生活得一部分。

        “在身體允許得情況下,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楊松說,獻血年齡放寬到了60歲,他爭取一直獻到60歲。(YMG全已更新感謝 鄒春霞 通訊員 高明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引領捐助上百萬元物資,長期幫扶500余人,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

        于利:扶老助幼,用微光點亮希望

        為孤寡老人安個家,為貧困兒童建小屋。風里雨里,學校門口雷打不動有他和隊友得身影,烈日寒風,阻擋不了他上山下鄉(xiāng)得腳步。

        他叫于利,一名“80”后志愿者,現(xiàn)任海陽市城北善道公益發(fā)展中心主任,海陽市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海陽市義警協(xié)會會長。從事公益事業(yè)7年,他帶頭出資成立城北善道公益發(fā)展中心和“于利個人基金”,帶動引接愛心物資金額達100余萬元,先后打造雷鄉(xiāng)益修、為您安個家、一杯姜茶·溫暖海陽、希望小屋、關愛弱勢孤寡老人、幸福來敲門、愛從頭開始、關愛折翼天使勵志助學等10個志愿服務項目品牌。

        “我是個父親,也是個兒子,每次看到那些缺少關愛得孩子和無依無靠得老人,心里特別不是滋味。”于利說。2020年,“希望小屋”在海陽誕生,于利率領城北善道公益發(fā)展中心得志愿者承建了40個,從小屋得摸排、設計、選材、建設、配套到后期維護以及對孩子們得陪伴,都親力親為。

        于利第壹次見到小豪(化名)是剛開始摸排走訪時,孩子體格瘦小,衣衫破舊,很怯懦,不愛說話。于利記得當時小豪家里得樣子:地面是泥土得,墻面是用掛歷紙貼得,頂棚釘著熗滿油煙黢黑得塑料紙,炕上堆放著臟亂得被褥。小豪平時姥姥一起住,他得母親患有嚴重得精神疾病,為治病欠下大量外債,父親要照顧家,無法外出打工,只能做些農(nóng)活維持家用。于利當即決定一對一幫扶小豪整個家庭。很快,“希望小屋”打造好了,此后得周末和節(jié)假日,于利把原本陪女兒得時間,全部用在小豪身上。第壹次進理發(fā)店、第壹次進浴池、第壹次進飯館、第壹次旅游,蕞令小豪難忘得是第壹次吃上了生日蛋糕。那天晚上,孩子含淚告訴姥姥:“這不是叔叔阿姨,我要叫爸爸媽媽。”

        一手撐起孩子得童年夢想,一手托起老人得晚年幸福。近年來,于利帶領志愿者跑遍海陽得18個鎮(zhèn)區(qū)街道,為20位低保老人建立檔案,進行“水電氣”安全改造、居住環(huán)境改造,并組織志愿者定期回訪,根據(jù)老人得實際需求開展人性化幫扶。開展品質城市建設、文明交通、抗擊疫情等志愿服務活動千余次,捐出物資金額達100余萬元,“一對一”長期幫扶500余人,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個人累計時長達2600余小時。于利先后被授予“海陽道德模范”“煙臺好人”“蕞美志愿者”“村村都有好青年”“揚帆助學愛心大使”等榮譽稱號。城北善道被華夏經(jīng)濟新聞聯(lián)播《品牌華夏》授予“2021.7.20鄭州/新鄉(xiāng)抗洪救災愛心團隊”,先后榮獲全省抗擊疫情“優(yōu)秀志愿服務組織”榮譽、“煙臺市可靠些志愿服務組織”“優(yōu)秀義工組織”“優(yōu)秀義工團隊”“海陽市巾幗楷模”“煙臺青年文明號”等榮譽。(YMG全已更新感謝 龐磊 通訊員 閻婷 劉曉夢 刁麗娟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線上線下愛心助農(nóng),兩年為滯銷農(nóng)戶銷售各類農(nóng)產(chǎn)品16萬斤

        彭寓:志愿服務讓“金太陽”熠熠生輝

        蠶莊許梁家庭農(nóng)場銷售8千斤蜜薯、東良村果農(nóng)銷售4千香梨、觀上陳家果農(nóng)銷售4.5千斤黃金桃、葦都萬家果農(nóng)銷售4.5千斤白仁桃、夏甸鎮(zhèn)果農(nóng)銷售 3千斤秋桃……這是招遠市金太陽志愿服務中心副主任彭寓在“公益助農(nóng)鄉(xiāng)村振興”賬單上記下得“愛心賬”。據(jù)統(tǒng)計,在彭寓得積極組織發(fā)動下,金太陽志愿服務中心7000多名隊員通過線上線下愛心接力公益助農(nóng)活動,兩年已為滯銷農(nóng)戶銷售各類農(nóng)產(chǎn)品16萬斤。

        辛莊鎮(zhèn)東良村得張?zhí)煺窭先嗽耘嗔硕嗄晗憷妫瑧{著過硬得栽培管理技術,每年都能收獲累累碩果。受疫情影響,今年香梨雖獲豐收,但銷路不暢,積壓嚴重。張?zhí)煺窭先溯氜D聯(lián)系上了招遠市金太陽志愿服務中心,詳細了解了張大叔種植得香梨品種及產(chǎn)量后,彭寓第壹時間組織助農(nóng)小分隊開會討論通過助農(nóng)行動,并在金太陽農(nóng)幫邦商城平臺上架了香梨,積極在金太陽各大隊感謝閱讀群發(fā)布助農(nóng)信息。在志愿者得共同努力下,兩天時間幫助張大叔銷售香梨4000余斤。

        今年43歲得彭寓自2016年加入招遠市金太陽志愿服務中心以來,累計服務時長已達3000多小時。2020年7月,在彭寓得組織下,金太陽志愿服務中心攜手青山基金會發(fā)起”為環(huán)衛(wèi)工撐起愛心傘活動”,募捐12000余元購買愛心傘,在招遠市區(qū)街道、鄉(xiāng)鎮(zhèn)組織慰問環(huán)衛(wèi)工人、養(yǎng)路工,截至今年9月,共發(fā)放愛心傘2000余把。

        針對農(nóng)村地區(qū)留守老人及孤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得問題,彭寓組織志愿者通過摸排調查,梳理出高齡人群中急需幫扶得老人,并按組分配幫扶,定期組織隊員入戶為老人送去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及各類項公益服務。彭寓連續(xù)多年組織志愿者自帶飯菜、 生日蛋糕為貧困老人慶生及日常幫扶。每次幫扶慰問,彭寓都會精心準備水果、牛奶、大米、食用油,面條和生活用品等,帶領志愿者們給老人打掃衛(wèi)生,隔三差五為老人包餃子改善伙食,幫老人捶背、揉腿,和老人嘮家常。

        在彭寓得帶領下,金太陽志愿服務中心已累計為60余名老人建立幫扶機制,解決了這些孤寡老人得后顧之憂。

        為了給困境少兒群體提供社區(qū)參與平臺,彭寓積極與國際知名公益平臺“壹基金”洽談合作,通過“99”公益日得眾籌,籌集到愛心資金,兩年來已經(jīng)為200多名貧困兒童送去了壹基金溫暖包。2021年壹基金兒童平安課堂計劃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籌備中。

        彭寓用她得智慧、熱情、耐心凝聚起了金太陽志愿服務隊,為金太陽志愿服務得長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得基礎。彭寓正和金太陽一起,通過志愿服務,為建設“文明金都、和諧招遠”奉獻力量。(YMG全已更新感謝 殷新 通訊員 趙亞男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誠德

        十余年來,經(jīng)歷了2000多場熊熊大火得鏖戰(zhàn)撲救

        姜海平:青春逐夢“火焰藍”

        在萊山區(qū)消防大隊,有位十幾年如一日在崗位上埋頭苦干、盡心盡職得消防救援指戰(zhàn)員,他叫姜海平。多年來,他在平凡得崗位上默默奉獻,一步一個腳印,用青春譜寫著絢爛得消防人生。

        2008年8月,姜海平進入煙臺市公安消防支隊萊山區(qū)大隊初家中隊,開始了消防職業(yè)生涯。在執(zhí)行滅火和救援任務時,姜海平一點也不含糊,不怕苦、不怕累,永遠沖在前,同事們都說,和姜海平一起出任務,特別安心。

        身為消防員,“苦”和“累”總是如影隨形。2011年6月20日10時,萊山區(qū)宋家莊一施工工地發(fā)生坍塌,3名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失蹤。接到出警命令后,姜海平和同事們火速趕往事故現(xiàn)場。

        回想起10年前得那次救援經(jīng)歷,姜海平記憶猶新。“地勢情況很復雜,地表溫度高達35℃,我要下到坑底,到溝槽內(nèi)搜救,隨時可能面臨二次坍塌得危險。可我是消防員,我要是退縮了,被困人員生得希望就沒有了!”在溝槽底,由于工具受限,姜海平徒手挖掘,尋找被困者位置。經(jīng)過1個多小時得連續(xù)奮戰(zhàn),3名被困人員先后被成功救出。而姜海平因長時間跪地,導致膝蓋大面積淤血無法站立,手上也因長時間刨土布滿肉刺,指甲都發(fā)紫了,在場同事無不為之動容。

        2018年,姜海平從初家中隊調往盛泉消防救援站擔任副站長。面對滅火過程中得種種危險,身為副站長得他仍然沖在第壹線,從未后退過一步。

        2020年10月22日,位于萊山區(qū)軫大路得某企業(yè)突發(fā)火災。姜海平率領盛泉消防救援站得消防員第壹時間趕赴現(xiàn)場救援。現(xiàn)場火光沖天,部分廠房已經(jīng)坍塌,而且發(fā)生了爆炸。更驚險得是,與火災現(xiàn)場一墻之隔得就是一個加油站,周邊還有木材廠,一旦火勢蔓延,后果不堪設想。姜海平臨危不懼,沉著冷靜地在火場指揮調度,帶領消防員們用高壓水炮壓制大火,一步一步向前逼近,終于在保證現(xiàn)場所有人員安全得前提下?lián)錅缌舜蠡稹?/p>

        從事消防救援工作十余年來,姜海平經(jīng)歷了3000多個日日夜夜得執(zhí)勤戰(zhàn)備,2000多場熊熊大火得鏖戰(zhàn)撲救,1000多場危急險情得事故救援。“廠房起火、民房起火、山火,都經(jīng)歷過,還有很多次是幫群眾處理馬蜂窩、捉蛇,每個任務得危險、辛苦程度不一樣,但我都抱著這么一個信念:為了讓群眾滿意、放心,我們必須拿下每一個任務!”姜海平說。

        “以苦為樂,以苦為榮”得精神與經(jīng)驗、技術相結合,爆發(fā)出巨大得力量。這種力量支撐著姜海平在救援現(xiàn)場斗志昂揚、不知疲倦,以頑強得意志力戰(zhàn)勝各種災害得考驗。姜海平說,他會繼續(xù)奮戰(zhàn)在消防救援得第壹線,同時,用自己得經(jīng)驗幫助更多得年輕消防員們成長。(YMG全已更新感謝 徐睿 通訊員 王曉亮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20多張未找到主人得老照片,成了他未了得心愿

        肖本琦 :堅守誠信苦尋照片主人30年

        30多年前,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師肖本琦在蓬萊閣景區(qū)經(jīng)營照相生意,因為有老照片一直沒能寄出,他30多年來一直在苦苦尋找老照片得主人。2020年底,老人過世后,他得兒子肖作鵬在社會各界得鼎力相助下,如今已找到兩位主人。30多年苦尋老照片主人,背后傳播得是大愛,挺立得是誠信脊梁。

        肖本琦在蓬萊閣景區(qū)賓日樓下經(jīng)營照相生意時,還不能立刻沖洗出照片,所以他都是先為顧客拍照,讓對方留下地址,待照片洗好后,再盡快郵寄給對方,但是因為有得照片主人地址書寫錯誤或是字跡不清晰等原因,總有照片寄出后又被退回,一直沒有郵寄成功。

        后來,照相攤位不再繼續(xù)經(jīng)營,肖本琦就開始了尋找老照片主人之路。當年,在蓬萊閣景區(qū)拍一張照片大約要五元錢,收了游客得錢,卻沒能把照片寄到對方手中,這讓一生秉持誠信原則得肖本琦得心里很不安。肖本琦說:“我收了人家得錢,就一定要把照片給人家。”

        蓬萊閣景區(qū)工作人員王俊回憶說:“肖師傅總是笑瞇瞇得,對游客也特別熱情。他那兒有一個小本我曾經(jīng)見過,上面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拍照得游客得地址。”

        彼時,肖本琦想了各種辦法尋找照片得主人,他發(fā)動身邊能發(fā)動得人,親戚、朋友、街坊,連所在得水城村村委也加入到尋找大軍中。為了確保將照片送到主人手中,肖本琦還親自去過大連、濰坊等地尋找照片主人,但都沒有找到。多年來,即使家中搬遷,肖本琦仍然細心地守護著這些照片,有20多張一直未找到主人得老照片,成了老人不解得心結,甚至成了遺憾。

        2020年底,肖本琦老人在彌留之際仍在掛念這一樁未了得心愿,臨去世前,他拿出照片對妻子說,把照片留給兒子,讓他繼續(xù)尋找。“千里也好,萬里也好,外地人到蓬萊閣來照相,蕞后卻沒收到照片,叫人感覺遇上個騙子,直到去世前,父親對這事還是念念不忘。”肖本琦得兒子肖作鵬說。

        肖作鵬重新整理了父親留下得信件和老照片,找到了八個不太準確得通訊地址,其中有個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方田鄉(xiāng),從模糊得字跡看,對方大概叫“蒲玉芝”。后來通過已更新得力量,肖作鵬找到了蒲先生得妻子,得知他叫“蒲玉喜”,當年得小伙子如今已經(jīng)55歲。時隔30年,見到在蓬萊閣拍攝得老照片,蒲玉喜非常激動。“這么微不足道得小事,老人卻苦苦尋找了30年,我打心眼里敬佩老人。”蒲玉喜說。

        30年得苦尋,背后傳播得是大愛,是誠信。如今,仍有20多張老照片沒有找到主人,相信在社會各界得努力幫助下,一定能夠完成肖本琦老人得誠信之約,把這些珍貴得影像和回憶送到對方手中。(YMG全已更新感謝 劉曉陽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10年來,為農(nóng)村建設、貧困學生等贊助和捐款100余萬元

        王嘉東:熱心公益彰顯大愛

        10月,拿出2萬元贊助棲霞市第二屆武術大賽; 11月,出資1萬元在莊園中學設立愛心助學獎金……熱心公益,慷慨解囊,王嘉東在公益之路上留下了閃光得足跡。

        10年來,王嘉東為各類公益活動、農(nóng)村建設、學校及貧困家庭、貧困學生等贊助和捐款100余萬元,個人發(fā)起公益活動100余起,先后獲得“棲霞市道德模范”“煙臺好人”“山東好人”“山東好人之星”“華夏好人”等榮譽稱號。

        “這條道修得這么好,得感謝我們村得老書記王嘉東,是他捐資修得!”開著三輪車行駛在平坦得村路上,蛇窩泊鎮(zhèn)木蘭夼村村民王玉坤對王嘉東捐資修路得義舉贊不絕口。

        10年前,在外經(jīng)商得王嘉東回木蘭夼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當時村里窮得叮當響,為了改善村里得出行環(huán)境,他自掏腰包,帶頭捐款13萬余元為村里修路。

        “捐資修路,造福一方”,蛇窩泊鎮(zhèn)政府頒給王嘉東得獎杯,是對他得褒獎,也激勵他走上了公益之路。

        后來,王嘉東把自己在鎮(zhèn)上經(jīng)營得一家糖酒批發(fā)部搬到了城里,并加入多個公益團隊。多年來,王嘉東先后贊助棲霞市首屆集體婚禮、舞林大會、啤酒文化節(jié)、環(huán)湖自行車賽、慶祝建黨百年老干部藝術展、武術大賽等各類社會活動40余次。

        王嘉東鐘情捐資助學,把愛心灑向果都校園。2018年1月,他與棲霞慈善總會簽訂了5年得助學合同,設立了嘉東助學愛心基金,每年捐款1萬元。王嘉東自費印制毛筆書法字帖,購置毛筆等書法用品,送到30多所學校;為莊園中學捐款4萬多元,獎勵品學兼優(yōu)得貧困學生;為觀里中學、觀里小學等學校貧困學生捐贈價值2萬元得牛奶、食品等。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 身為棲霞市志愿者協(xié)會副主席,王嘉東一直惦記著戰(zhàn)斗在一線得工作人員。去年1月,棲霞得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一時告急。王嘉東率先站出來,不計成本購買了1萬多只口罩,第壹時間送到防控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第二天,又捐贈了1萬只口罩。

        王嘉東還積極參與棲霞市工商聯(lián)組織得企業(yè)捐贈活動,向疫情防控一線贈送價值3000多元得生活用品。他發(fā)起得“抗疫情,保家園”募捐接力賽,短短幾天就募集了價值3萬多得物資。他還捐贈了價值35800元得消毒液等物品,參與了對鎮(zhèn)街區(qū)衛(wèi)生院防控人員和部分老年公寓得老人得慰問。

        今年8月,王嘉東分兩次為婦聯(lián)、愛得傳遞協(xié)會以及防疫一線捐助近萬元得物資。據(jù)統(tǒng)計,疫情期間他先后累計捐贈物資價值達20多萬元。(YMG全已更新感謝 趙巍巍 通訊員 蔣言芳 徐菲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孝德

        用實際行動呵護整個大家庭

        楊麗莉:幸福家庭里得“大管家”

        “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讓家人高興”是楊麗莉常說得一句話,面對家人,她永遠是一張笑臉。楊麗莉,是牟平區(qū)衛(wèi)生健康局退休干部,也是家里得“大管家”。

        楊麗莉出生在農(nóng)村,兄妹六人。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三個哥哥都沒有讀書得機會,很早就工作或種田,供楊麗莉讀書。工作后,楊麗莉一直銘記哥哥們得關愛。父母身體一直不好,哥哥和妹妹得條件都不如自己,她主動承擔了照顧父母和醫(yī)療費用得大部分,直到父母病逝。

        1995年,楊麗莉公婆相繼生病,她得丈夫工作繁忙,而小姑子又在外地定居,無法回家照顧生病得父母,于是照顧老人得重任就落在了她得肩上。公公去世后,婆婆癱在了床上,生活無法自理。楊麗莉得孩子還在讀高中,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做早飯,還要把午飯準備好,中午接孩子放學,再擠時間回家給婆婆喂水喂飯、端屎端尿,這樣得生活,一過就是6年,直到老人去世。婆婆離世后,楊麗莉家里又遭遇了接連變故。2001年,她得妹妹和妹夫在家中煤氣中毒,雙雙不省人事,入院治療。楊麗莉白天上班,早中晚三餐做好后還要去醫(yī)院送飯,如此過了3個月,妹夫醫(yī)治無效去世。妹妹住院治療將楊麗莉多年積攢得三萬多元花得一干二凈,但是她沒有一絲怨言。妹妹雖保住了性命,但智力等同3歲幼兒得水平。楊麗莉沒有絲毫猶豫,把妹妹接到了家里照顧,同時擔負起了外甥念大學得所有費用。幾年過去,外甥結婚成家了,與楊麗莉商量后,把妹妹送到了老年公寓。如今,楊麗莉每個月都要在自己得退休金里拿出1000元錢給妹妹交公寓管理費。每周都會去看望妹妹,給她送去好吃得。

        2006年9月,楊麗莉得嫂子因心血管病突然離世。2007年3月,小哥又查出了結腸癌,剛剛喪偶得哥哥一下子被擊倒了。當時侄女得腿剛做了手術,家里抽不出人照顧生病得哥哥,楊麗莉再次站了出來,哥哥動了2次手術,多次化療,一直是楊麗莉陪伴在身邊。現(xiàn)在哥哥得病好了,她依然經(jīng)常到哥哥家里,詢問他得身體狀況,家里缺啥用啥,叮囑個不停,至今已有12年。

        俗話說“守好鄰、學好鄰”。楊麗莉得言行,不但讓兄弟姐妹感動,也讓周圍得街坊鄰居佩服。只要說起楊麗莉家得事,鄰居們都豎起大拇指。

        楊麗莉用平凡演繹著父母得好女兒、公婆得好媳婦、哥哥得貼心保姆、妹妹眼中得老媽等眾多角色,用四十年得時光,書寫著親情得樸實無華,呵護著整個大家庭得溫馨幸福。(YMG全已更新感謝 全百惠 通訊員 牟軒偉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揮灑愛得陽光

        史會永:為全家撐起一片天

        (YMG全已更新感謝 唐壽銳 通訊員 程楊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今年73歲得史會永是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二十里堡村得知名 “好漢”:作為兒子,他孝心可贊,精心照顧半身不遂得父親十余年;作為丈夫,他照顧偏癱得妻子十年如一日。史會永得愛輕風細雨、潤物無聲,樂觀得他為一家人帶來滿屋陽光,更為全家撐起了一片天。

        當年,父親因病導致半身不遂,他無微不至地伺候父親,想著法給父親做營養(yǎng)餐,喂水喂飯。父親愛干凈,他就每天給父親擦身體、刮胡子,讓父親看上去整整齊齊,悉心照顧父親10多年,直到父親去世。史會永身上揮灑著愛得陽光,溫暖愛人,感動他人。近三十年時間已過,當年還在上中學得女兒史麗英至今對父親照顧爺爺?shù)脠鼍皻v歷在目:“很難想象一個莊稼地漢子能如此細心,每天都要和爺爺聊天,變著法讓爺爺開心。”父親照顧爺爺?shù)们榫笆且粋€符號,留在了史麗英得記憶里。史會永對妻子得守護,更讓女兒和他得朋友們感動不已。“聽說蔣家河來水了,父親專門將媽媽搬到了三輪車上,帶她去看水。父親說,那是他們年輕時經(jīng)常玩耍得地方。”說起父母間得愛情,史麗英眼睛有些閃亮:“媽媽突發(fā)血栓,偏癱十年了。是父親,用他得愛讓媽媽重新煥發(fā)樂觀得生活態(tài)度,過上有質量、有尊嚴得康復生活。”

        聽起來很浪漫,走進去更動人。2012年,史會永得愛人突發(fā)大面積腦血栓,失去了語言和行動能力,癱瘓在床。就在全家人為今后生活發(fā)愁之際,史會永默默行動了起來:在很短得時間內(nèi)學會蒸饅頭、包餃子、洗衣服等家務活,告訴孩子他能夠獨立照顧好妻子;不甘心妻子就此臥床,他四處奔走帶著愛人去治療。打聽到煙臺有家康復中心不錯,但不提供床位。他帶著妻子租住在小旅館,每天兩次用輪椅推著妻子步行一個多小時去康復,每次他得衣服都被汗水浸透。病情較重,康復效果不佳,史會永沒有灰心,他開始摸索護理方法。妻子幾乎喪失語言功能,他在卡片上寫下拼音和簡單得字詞,教妻子讀,終于妻子慢慢地能說出幾個字。妻子躺著不能翻身,史會永買來氣墊床緩解妻子得不適,每天吃力地為妻子擦洗翻身按摩。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每天晚上要起來三四次照料,從未睡過一個囫圇覺。長期得勞累,史會永患上椎間盤突出等病痛。兩個女兒想接老兩口去住,他擔心影響孩子們工作,更怕妻子住樓房悶得慌,堅持在老家自己照顧。史會永說:“妻子跟著我受了許多苦,我得讓她好好得”。

        擔心愛人在家悶得慌,史會永買了一輛三輪車。遇上好天氣,他們兩口子會逛萊州。“每年月季花節(jié)前后,他們都會去月季園賞花。”隔三差五,他還要拉著妻子去周邊得幾個村子趕集,也許出去轉一圈什么都不買,史會永想讓妻子不離人間煙火氣,一直保留生活本來得樣子。

        “多少個日日夜夜,一年又一年,不管夏熱冬涼,家里家外,該收得收,該藏得藏,該洗得洗,該漿得漿。好多時候,既當?shù)之斈铩!北皇窌赖脨鄞騽樱R州市民邱建才專門為他寫了篇隨筆:近十個年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里外遮擋,生活井然有序,始終把行動不便得另一半,照顧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他值得贊揚,他得行動為許多人做出了榜樣。” 邱建才說。(YMG全已更新感謝 唐壽銳 通訊員 程楊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帶著母親去上學

        張德洋:久病床前有孝子

        19年前,14歲得煙臺男孩張德洋家中突遭變故。父親去世,母親病重在床,14歲得他用稚嫩得雙肩開始撐起這個家。不管是上高中、上大學,還是參加工作,張德洋始終把患病臥床得母親帶在身邊,不離左右,悉心照料。十九年如一日,從不抱怨,孝心如初,直到年初母親去世。

        昨天,感謝來到位于煙臺開發(fā)區(qū)得張德洋家中。他家地面瓷磚收拾得特別干凈整潔,根本不像是一個單身漢得家。家中有他收留得一只流浪狗和一只流浪貓。今年34歲得張德洋說,他得母親是一名人民教師,有次下雨天背學生趟水過河落下了病根,后來慢慢發(fā)展為全身類風濕,關節(jié)嚴重變形。

        在張德洋初二那年,父親病逝,沉重得打擊讓他母親病情加重,發(fā)展至癱瘓在床、無法自理。此時,姐姐遠在外地求學,難以抽身,家庭得重擔就落在了14歲得張德洋身上,他義無反顧地扛起了家里得重擔。對張德洋來說,年少時,能和小伙伴們出去玩,是一種奢侈,但是他從不抱怨,“因為我是媽媽得‘定心丸’,是家里得頂梁柱,離不開、走不得。”

        上高中后,擔心母親獨自在家太孤單,張德洋做出了一個大膽得決定——“帶著母親去上學”。“作為兒子,照顧母親,這都是我應該做得。”張德洋說,學校有貧困生補助,但他從來沒有申請過,“我有手有腳,母親又在我身邊,我是很滿足得。”

        那時張德洋和姐姐都在上學,家里得開銷全靠他母親得積蓄,平時除了交房租以外,剩下得錢,他都是一分錢掰成兩半兒花。高中得學習壓力很大,他盡可能平衡好自己得狀態(tài),始終沒有放棄他得學業(yè),蕞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努力,他考上了煙臺得一所院校。

        生病得母親需要人照顧,他租了房子,把母親帶到了身邊。“求學得大部分時光都是和母親一起度過得,有母親在身邊心安。”大學得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充裕,張德洋在照顧母親得同時,找了一份兼職,來補貼生活費。

        大學畢業(yè)后,張德洋應聘到開發(fā)區(qū)一家企業(yè)上班,并在當?shù)刭I了房子和母親共同居住。從2012年開始,他母親病情加重,張德洋每天為母親喂藥、擦拭、服侍大小便,中午休息得時候,他都是抓緊時間跑回家給母親做飯。

        今年初,張德洋得母親走了,回憶起母親去世,張德洋仍有些感傷。從14歲起,他整整照顧了母親19年。如今,家中只有他一個人,他感覺有些孤單。

        母親去世后,張德洋在老家包下了一片山,打算回老家住到山里養(yǎng)跑山雞。“我還是喜歡回農(nóng)村生活,安安靜靜得挺好。”張德洋說。

        至今單身得張德洋在談到成家時,笑著說,以前談過,都分手了,這個要看緣分。(YMG全已更新感謝 衣玉林 通訊員 孫秀麗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仁德

        28年連續(xù)資助8位學子

        劉繼紅:書寫不平凡人生

        她堅持資助貧困學生28年,堅持慈善助人28年,用大愛改變了8個貧困孩子得際遇,也書寫了自己不平凡得人生。

        生于1949年得劉繼紅,從小得到了很多來自政府和社會得幫助,正因此,她很早就有了一顆感恩得心,并在心中許下承諾:有能力得時候一定要回報社會。

        劉繼紅第壹次資助孩子是在1994年,那時,到郵局購買300元一張得專用明信片,再將明信片郵寄到希望工程,就能資助一個孩子上完小學。劉繼紅得單位效益不錯,每月發(fā)獎金,她便把獎金攢起來資助上不起學得孩子。“沒有這個錢日子也一樣過,拿出來幫助一個孩子,就有可能改變他得一生。”

        從資助第壹個孩子開始,劉繼紅就再也沒有停下腳步,28年來她連續(xù)資助了8名孩子。這期間,她不僅支持著孩子們得學業(yè),在生活上也竭盡所能給予幫助,經(jīng)常為這些生活困難得孩子送去衣物和食品。有一年高中得學雜費比較高,她得收入也不多,家里實在是有點緊張,為了讓孩子們能繼續(xù)拿到錢讀書,她把家里暖氣停了,她說,“不交暖氣費也不能耽誤孩子讀書。”

        顏培紅是劉繼紅資助得一名學生,因中考發(fā)揮失常,差了幾分沒有邁進高中得門檻。在給劉繼紅寫信時她流露出對繼續(xù)接受教育得向往,并不寬裕得劉繼紅有點力不從心,但她仍然想盡辦法東拼西湊為顏培紅交了這筆錢,并寫信告訴她:“孩子,你就像我得親女兒一樣,只要你想上學想好好學習,我就堅持供到底!”

        行善不難,難在堅持。劉繼紅堅持善行28年,現(xiàn)在得她參加了三個不同內(nèi)容得志愿服務團隊,是一個服務時長五千多小時得五星級義工,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劉姨”。看望孤寡老人、到街頭維持交通秩序、慰問部隊官兵……劉繼紅每天忙碌又充實。自始至終從未間斷得志愿服務活動也讓劉繼紅圓了自己一直以來得心愿:成為一名光榮得共產(chǎn)黨員。在其他志愿者們得鼓勵下,她提交了入黨申請,并于2018年12月份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

        這就是劉繼紅,幾十年來,她將善心善念化為善行,為他人送去溫暖和關愛。心中有黨,不慌不忙,駐守善心芝罘,溫暖海港之城。(YMG全已更新感謝 宋曉娜 通訊員 陳召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初心如山 守護責任

        劉元生:山林為他畫下人生年輪

        11月得清晨,帶來初冬得氣息。吃過早飯,81歲得劉元生就出門上山了。這個習慣,他堅持了20年。

        一串腳印,綿延成一條山路。巡山、種樹、防火……,這是劉元生成為一名護林人后,每天都在重復做得事。就是這個平凡得崗位,卻靠著老人得一股倔勁兒,硬是讓滿是石頭得荒山變成了一片郁郁蔥蔥得山林。

        劉元生,萊陽市柏林莊街道白藤口村村民。2001年前后政府出臺政策支持護林,當時柏林莊鎮(zhèn)分到了3個護林員名額,在家種果樹得劉元生因為當過村干部,責任心強,被村支書推薦,從此后半生與山結下了緣。

        上崗前,劉元生到縣里培訓了仨月,明白了一個理兒:“保護大山,一得多種樹,二要會管理”。剛開始,在滿是石頭得荒山上種樹,能靠得只有人。于是,劉元生帶頭每天搬苗種樹,一次只能背十幾棵樹苗。挖坑培土更是辛苦,遇到石頭,挖好一個坑就需要半個小時。日復一日,劉元生得目標樸實而堅定,“用綠樹把難看得山皮遮住”。漸漸地,白藤口村四周得荒山上,多了一片片新綠。

        比起種樹,更難得是護林。在那個護林意識比較淡漠得年代,阻止人們伐樹和放牧,無疑是在和村民祖祖輩輩延續(xù)下來得生活方式挑戰(zhàn),放牧甚至是一些村民得收入近日。為此,劉元生用了各種方法,偷砍樹木他真抓不手軟,放牧毀林他苦口婆心勸導。

        劉元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家里得果樹常常在開花和剛要結果得時候遭到破壞,種得玉米地沒能幸免。后來隨著人們對護林工作得理解,再沒出現(xiàn)報復得事情,但當年得心痛和委屈,直到今天談起這些往事,劉元生還是沒能忍住,一時老淚縱橫。

        為了治標治本,劉元生主動向上級申請成立了護林隊,讓確實困難得村民即使不上山砍樹、放牧也有收入近日,讓“毀林者”變成護林者。在劉元生得帶頭下,3600多畝得山林枝繁葉茂、鳥語回蕩,曾經(jīng)消失兔子、狐貍、獾等野生動物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得視野,看著被綠色覆蓋得山,劉元生充滿了成就感。

        二十年間,他有了和山一樣得品質。面對各種榮譽,劉元生說自己就是護林員代表,他始終認為,是這些年China政府對保護綠水青山得努力起到了關鍵作用,“成績是大家得,我就是做了該做得”。

        四季輪回,初心如山。除了年齡,他一切如初。現(xiàn)在已是耄耋之年得劉元生身體硬朗、精神飽滿,雖然所在得護林隊人數(shù)增到10人,一些高科技護林設備也讓他看不明白,但他還是依舊堅持每天兩次巡山,上午下午各3個小時,“習慣了,不轉一圈總不放心”劉元生說。

        山林為他畫下人生年輪。劉元生說,松樹一年長一節(jié),巡山時數(shù)數(shù)有幾節(jié),就想起了自己護林得那些年那些事。自己打算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動為止。(YMG全已更新感謝 邵壯 通訊員 王海濤 呂璐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新時代文明實踐五星級志愿者

        曲紹安:信仰路上步正堅

        他是龍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五星級志愿者。作為華夏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龍口市“習語潤心”百姓宣講志愿服務隊骨干成員,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傳播黨得創(chuàng)新理論公益路上,努力講好華夏故事、龍口故事,推動黨得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就是龍口市稅務局龍港稅務分局副局長曲紹安。

        加入華夏共產(chǎn)黨曾是曲紹安夢寐以求得夙愿,2001年8月,他終于光榮地加入黨組織。“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正是這種信仰激勵著曲紹安積極投身到工作中,二十多年來無論他身在什么崗位,都有擔當重實干,發(fā)揮正能量,本分做人,踏實做事。他認真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逐字逐句學習《華夏共產(chǎn)黨簡史》《共產(chǎn)黨宣言》,通讀《習大大新時代華夏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寫下了10多萬字得學習心得筆記。

        2017年,曲紹安參加龍口市“華夏夢·黨在我心中”百姓宣講比賽,作為參賽年齡蕞大得選手獲得優(yōu)秀獎,從此走上了傳播黨得好聲音,講好華夏故事、龍口故事得道路。由于宣講貢獻突出,被評為龍口市第壹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五星級志愿者。“給人薪火者,必心懷火炬”。宣講受眾群體參差不齊,水平各異,要使宣講既接地氣讓群眾接受,又能把道理講明白,這不僅需要有扎實得理論功底,還要有超強得溝通技巧和宣講方式,為此,曲紹安付出艱辛得努力。

        從2017年開始,曲紹安先后12次參加龍口市大型主題宣講活動,深受基層歡迎。他還擔任龍口市5所中小學校外輔導員,定期到學校為師生開展思政教育。他創(chuàng)辦得公益宣講欄目“為時代放歌——老曲開講了”,每月開展一次專題講座,致力傳播黨得好聲音。曲紹安邊講邊悟,寫下20萬多字得宣講稿件和體會文章,謳歌黨和新時代得詩歌散文集《燈塔》已出版發(fā)行。

        2020年疫情期間,曲紹安結合自身得優(yōu)勢和特長,自制視頻,以詩歌、三句半、快板、歌曲、散文等形式,開展“線上宣講”。曲紹安創(chuàng)作了《為健康而戰(zhàn)》《也許,我看不清你得臉》等30多篇、近5萬字得充滿正能量文藝作品,第壹時間通過各類已更新進行發(fā)布,作品6次登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他用作品聚民心、暖人心,群眾聽得懂、記得住、效果好,凝聚起全民戰(zhàn)“疫”強大精神合力。

        人生可以蒼老,信仰永遠年輕。信仰在哪里安放,人生之樹就會在哪里生根。在面臨諸多選擇得時候,曲紹安得回答是:堅定對黨得信仰,矢志永遠跟黨走。(YMG全已更新感謝 王軍華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報道)

        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偉業(yè)

         
        (文/付楠旎)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付楠旎推薦作品?作者: 付楠旎。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m.sneakeraddict.net/news/show-22152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nèi)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nèi)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3 - 企資網(wǎng)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看|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