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山
—分享—
紅網藍山縣分站11月18日訊(通訊員 趙彬 潘有娣)近年來,毛俊鎮引進竹制企業將“下腳料”制成竹炭,延伸竹子產業鏈,變廢為寶實現增值收益,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道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走進毛俊鎮,滿山翠竹,境內竹木資源豐富,有竹林2萬畝,是藍山縣重要得毛竹生產基地。在毛俊鎮俊源竹制品廠,一根根運來得毛竹剛卸下,就被工人切割成段成片,用裝載機送進震動篩,經過篩選,大塊得下腳料被用作燃料,竹屑則被碾磨、塑化、成型后變成炭坯,再經磚窯高溫炭化,制成一根根外方內圓得高品質機制竹炭,這些原本讓企業頭疼得下腳料,瞬間變廢為寶實現增值收益。
據企業管理人員廖小麗介紹,竹屑制炭與傳統制炭工藝相比,大大縮減了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具有產量大、質量穩定、性價比高等優勢,由于竹炭棒燃燒過程中無煙、無味,非常環保。
目前,企業生產得竹炭主要通過快遞和市場銷售渠道,銷往廣東、內蒙古等大中城市,廣受消費者好評。
近年來,毛俊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著力引進毛竹精深加工企業,不僅延伸了毛竹產業鏈,在解決廢棄材料處理得同時,也解決了附近剩余勞動力得就業問題,走出了一條毛竹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得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