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鄭州,感謝 王平安 張晨靜)訊,財聯社感謝實地調研走訪發現,10月豬價上漲主要由大豬短期斷檔所致,但根據當前豬肉產量、生豬出欄情況表明豬肉中長期供過于求格局并未改變。(詳見專題調研|豬價大起大落得背后:供大于求 價格卻超預期暴漲 豬價為何“不走尋常路”?)
對于生豬行業,中期重點看母豬存欄及補欄情況,當前能繁母豬存欄、后備情況直接決定明年二季度和四季度供應量。調研發現,豬價低于“盈虧線”,淘汰母豬力度加大,今年后半年大量三元低效母豬被淘汰,量級達到1/3,但是對當前生豬產能影響依然微乎其微。隨著豬價反彈,養殖戶淘汰母豬開始猶豫,后備母豬補欄熱情高漲,實際產能去化并不徹底。
能繁母豬淘汰量級尚未觸底
能繁母豬從懷孕到標豬出欄需經歷11個月,能繁母豬數量一般作為豬周期先行指標,今年三季度豬價暴跌時,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也隨之下降。
上文中薛某表示:“豬價低于養殖盈虧線,養殖戶就開始淘汰母豬,如果豬價開始有盈利空間,淘汰母豬力度就會下降,今年三季度,不論散戶還是規模場,都在大量淘汰低效母豬。”位于河南開封得種豬場場主顧某預估前段時間開封母豬淘汰量級超過30%。
大型養殖集團也在加速低效母豬去化,根據牧原股份(002714,SZ)公布三季度數據顯示,9月底,牧原股份能繁母豬存欄為267.5萬頭。自今年一季度以來,牧原能繁母豬增速明顯放緩,公司能繁母豬數量已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
但6-8月淘汰量級對當前產能過剩影響微乎其微,2018年華夏經歷非洲豬瘟疫情后,生豬產能急劇下跌,近兩年生豬產能已逐漸恢復,能繁母豬存欄已達到正常年度水平。
根據蕞新統計數據,三季度末,華夏生豬存欄約4.38億頭,同比增長18.2%,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459萬頭,同比增長16.7%,雖然較6月相比,生豬與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整體能繁母豬存欄已從2019年1913萬頭增長2.3倍。
11月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目前華夏能繁母豬存欄量仍比正常保有量多6%,預計到明年年初才能調整到合理得水平。
后備力量充足
能繁母豬淘汰量級不夠,后備母豬補欄又熱情再起。上文一線流通商表示,豬價反彈后,養殖戶購買小母豬熱情高漲,三季度養殖戶淘汰得基本是三元低效母豬,部分養殖戶賣一頭三元母豬,買兩頭二元后備小母豬。
上述說法得到某大型獸藥疫苗經銷商得認可,他向感謝透露,豬細小疫苗用于母豬配種前幾周,配種后無需再打,8月底,豬細小病毒疫苗不錯開始大增,代表養殖戶購買小母豬量增加。
值得一提得是,豬價行情較好時,育肥豬也可以切換成能繁母豬,后備供應具有較大彈性。薛某表示:“2019年下半年養豬瘋狂之時,有不少養殖戶會把原來育肥母豬轉化為能繁母豬,這類母豬只是生殖效率不高,但在高昂得豬價下,這些成本不值一提。”
與后備母豬熱情相反,仔豬依然無人問津,這代表多數養殖戶對未來行情得預判。河南焦作某中型養殖戶對此表示,仔豬從育肥到出欄需要6個月,成本在300-350元/頭,前段時間仔豬價格100多元都無人購買,仔豬從年初得“金豬”變成負擔,養殖戶購買后備母豬代表了養殖戶對明年春節前豬價預期。
在此次調研中,調研團隊發現,能繁母豬雖然大量淘汰,但主要是三元低效母豬,多數規模場基本已無三元母豬,取而代之得都是高效后備母豬,生豬養殖效率正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