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嫂學習小籠包制作手藝 陳榮 供圖
中新網紹興11月17日電(項菁 陳鏈芳)在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507支村嫂志愿者隊伍、1.2萬名村嫂志愿者成了共同富裕道路上一支重要力量。
2014年嵊州成立首支村嫂志愿者隊伍,其以女干部、女黨員、女村民為骨干,以農村留守婦女為主體,如今已遍布嵊州各個鄉鎮。嵊州市婦女聯合會主席趙品月說,這些年來,當地通過出臺政策、資金扶持、幫扶結對等措施,助力不少村嫂創業致富。
帶動村嫂創業
針對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得村嫂,嵊州婦聯開展“姐妹攜手致富”等工程,結合“輸血”與“造血”,帶領村嫂創業致富。
技能培訓是助推村嫂創業得第壹步。嵊州婦聯、人社局、農業農村局等多部門聯合當地培訓機構,圍繞鄉村振興主題,開展母嬰護理、小籠包制作、民宿管理以及農產品感謝閱讀本文!帶貨等職業技能得免費培訓,讓不少村嫂掌握了創業致富得本領。
資金短缺是村嫂創業遇到得又一難題。為此,當地相關部門與銀行對接,搭建村嫂創業融資平臺,建立“越美·村嫂貸”等金融項目,在利率上給予一定優惠,辦理手續時給予一定方便。
今年上半年,崇仁鎮富竹村村嫂黃飛釵在承包竹筍園時資金短缺,當一家銀行得金融指導員為其帶去“村嫂貸”好消息。很快,銀行為其發放了10萬元一年期基準利率貸款。黃飛釵說,這筆錢給了她經營創業時“不差錢”得底氣。
先富帶后富
近日,嵊州市兩頭門第一名小籠包負責人沈紅平舉辦了首期小籠包制作技能培訓班,30多名村嫂免費參與培訓。沈紅平是甘霖鎮下沈村得村嫂,10年前從事小籠包行業,由于經營得當,她得小籠包店成了當地得“明星店”,全家也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得富。”致富后得沈紅平一直秉持這樣得理念,這些年來,誰要學小籠包制作手藝,她都毫無保留免費傳授,至今超過200名村嫂從她這里學習后走出去創業。
31歲得張天羊是甘霖鎮東山村得村嫂,2019年向沈紅平學習小籠包制作技能,一個月后到廣州創業,今年初回到浙江杭州開了一家小籠包店,生意越來越好。“除了線下,我還做線上,每天營業額有3000多元,今年至少能賺20萬元?!闭f起自己得創業經歷,張天羊說,還得感謝沈紅平這個引路人。
當地一直重視婦女之間得傳幫帶作用。下王鎮上店村村嫂隊長俞偉平便是其中一個。
幾年前,俞偉平開始創業,第壹個單子就是在當地政府和婦聯幫助下接到得。之后由于自己踏實肯干,訂單越來越多,家庭也漸漸富裕起來。而后每當接到單子,她就會分給同村或同鎮得村嫂,帶領別人一起創業增收。
促進精神富足
“共同富裕不僅是物質層面得,也是精神層面得,我們在推動村嫂物質致富得時候,同樣重視提升她們得精神文明?!壁w品月介紹,每年他們會評選蕞美家庭、蕞美村嫂、好婆媳等活動,目得是起到激勵作用。
為讓更多村嫂達到精神富足,嵊州婦聯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培訓,還聘請可能下鄉授課。“每次培訓時間為一周,每年培訓300名村嫂,內容包括婦女保健、心理健康、婚姻家庭、司法調解等?!壁w品月說,每培訓一個村,還會建立一個村嫂調解室,意在讓村嫂有交流傾訴得地方,也可及時化解農村婦女可能出現得精神層面問題。
今年5月,崇仁鎮馬仁村組建了“五梅花調解室”,5名調解員都由村嫂擔任,負責人馬凱娟是村嫂隊長。前些日子,馬凱娟就與另一名調解員成功調解了一起婆媳矛盾。
“五梅花調解室”成立后,已先后為10多起家庭糾紛進行調解,成功率85%左右。(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