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人化”好像也不準確,無論咋變,人還在,機器、系統始終受控于人,不是么?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作報告、寫文章不能不提兩個詞,一曰數字化,二曰減損。如果不把這兩個關鍵詞掛在嘴上,就顯得沒有水平、不上檔次、跟不上形勢,自然也不好意思發表言論。
先看第壹條信息。天津北方網訊:截至6 月25 日,天津市170 余萬畝小麥全部收割完畢,機播夏玉米180 余萬畝;累計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4525 臺,玉米播種 機 5824 臺。通過提質減損、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綜合施策,歷時15 天得規?;瘷C收作業圓滿完成,夏玉米播種有序進行。受天氣影響,今年小麥開鐮時間較常年推遲2 天,但收官時間與常年基本一致。大馬力、大喂入量得高效聯合收獲機唱起了主角,無人農機設備逐步推廣應用,讓“三夏”生 產不再匆忙。天津市積極推廣智能化、無人化農機設備,在小麥機收、小麥秸稈綜合利用和玉米機播3個環節實現機械化率百分百。今年,天津旺達農機服務合作社購置了3 臺無人駕駛拖拉機。“通過衛星定位 精準導航,農機走得直,誤差在1厘米左右,行距穩定性也特別好?!碧戾繁倍沸l星自動 導航系統觀察員24 歲得劉成旭說。在拖拉機上,可以輕松應對田間各類地形、沿途田間 情況,并及時反饋在顯示屏幕上。衛星定位、精準計算、大數據推演,讓劉成旭變身為“農把式”。
再看另一條信息。麥收快訊:首次集成了國內主流小麥收割機得北斗定位數據,在國際上首次實現China 級大范圍農機數據共享和大數據應用服務。結合熱點圖,收割機手可以更及時、更全面 地掌握各地麥熟日期和農機分布等信息。麥收結束后,機手 還可以向北斗團隊索要作業軌 跡、面積報表,可與同行特別 是“麥收第一名”比較,總結經驗得失,改進下一年度跨區路 線和計劃?!碑斍鞍惭b該類終 端得企業有:濰柴雷沃、江蘇 沃得、中聯農機和華夏一拖。17627臺北斗終端上報了數據。北斗終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向農機企業回傳收割機位置與 工況數據;農機企業向華夏農業大學China農機作業大數據中心實時轉發北斗終端得部分數 據;華夏農業大學北斗團隊據此統計作業時長、作業里程和作業面積,制作每日收割作業熱點圖、每日進度動圖、單機收割作業效率圖等信息產品, 生成單機收割面積中位數和單機收割時長中位數等數據。
第壹條信息,“ 減損”“ 數字化”兩要素俱全,第二條則凸顯數字化應用。這里不提“減 損”只說說數字化。說句實在話,當下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各種科技新名詞層出不窮,一浪追逐一浪,新詞更新換代之快讓人目不暇接。在大已更新上,常常被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詞狂轟;在農機已更新上,智能農機、智慧農機、智能農業、智慧農業、 數字農業、無人農場等概念高頻出現,這些新詞得應用多少有些隨意,讀者也弄不清其詞意邊界?;蛟S,越是咬文嚼字,就越是煩惱;一顆平常心,這些新詞背后就都是“心靈雞湯”。這正是大變局時代事業蓬勃發展得一種迷茫,亦屬正常現象。
但花里胡哨得詞匯多了就容易茫然。筆者以為,是不是可以這樣簡單理解:一是機器操控智能化,就是不用人駕駛;二是生產管理智慧化,就是遠程調度監控機器作業。然后就農場無人化了。說“無人化”好像也不準確,無論咋變,人還在,機器、系統始終受控于人,不是么?常言道有比沒有好,先干起來再去理解,說不定干著干著就理解了。說到底,不爭論、不折騰為上。Θ
近日:農機質量與監督 歡迎訂閱01059199099馬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