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12日,鄭州市發布《鄭州市 “十四五” 質量強市建設規劃》。
根據《規劃》,到2025年,產品質量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等6大主導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質量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農產品和食品確保安全,質量優良。
為此,《規劃》提出:
以China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主線,以中原科技城為引領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 “一帶引領、兩翼驅動、四區支撐、多點聯動”得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格局。
在智能裝備、超硬材料、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生物育種等領域探索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加快關鍵領域技術突破,推動產業現代化高級化。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構建高新技術企業 “初創+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全過程質量提升幫扶鏈條,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力爭高新技術企業和鄭州市科技型企業實現倍增 (目前分別為2918家和7846家)。
加快各類創新平臺建設,積極爭取黃河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領域積極開展省、市創新平臺培育工作,新培育省級創新平臺500家。
加強大院名所引進,力爭新型研發機構實現倍增 (目前43家)。
加快建設鄭州技術要素交易市場,力爭技術合同交易額實現倍增達到10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
加快設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助力知識產權成果轉移轉化。
按行業抓質量提升,落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鞏固提升制造業支柱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力爭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等6大主導產業得規模占工業比重穩定在80%以上。
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比重達到40%以上。
改造提升建材耐材、服裝家居等傳統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產業模式創新和制造系統集成創新,推動百家高成長性企業倍增發展,培育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000家。
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智能工廠。
培育具有華夏影響力得工業互聯網平臺和 “工業大腦”5~10個。
附:鄭州市 “十四五” 質量強市建設規劃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