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李女士通過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感謝原創者分享了關于離婚得問題,3分鐘不到,一份可以得法律建議呈現在她眼前,內容包含結論、分析、行動建議、起訴狀等,平臺還為她提供了相似案例。
在昆明市盤龍區,因為丈夫葛某去世時沒有留下遺囑,一套50余平方米房子得繼承權問題讓妻子張某焦急萬分,在可以人士建議下,她在線申請了法律援助,并準備好材料按照地址到法律援助中心進行現場審核。很快,張某獲得了法律援助,問題得到解決。
從昆明到省內其他州市,這樣得案例還有很多,人民群眾獲得便捷高效得法律服務得益于我省已基本建成得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公共法律服務更貼心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么?”“我幫老板打工,但他一直沒有和我簽訂勞動合同,工資也拖欠了半年沒有支付。我想感謝原創者分享一下,這種情況我應該怎么辦?”
11月2日9時,在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樓,12348公共法律服務感謝原創者分享熱線平臺得鈴聲不斷,6位值班律師頭戴耳機,回答得聲音此起彼伏。
正在接線得值班律師是陳發所,對于感謝原創者分享者提出得討薪問題,他給出3個建議:申請當地勞動仲裁法庭;和老板再好好協商;協商不成走法律途徑。
聽完建議后,感謝原創者分享者滿意地掛了電話。很快,另一個感謝原創者分享民間借貸糾紛得電話又打了進來。
從9時到10時30分,他接了19個電話,感謝原創者分享問題包含:農民工討薪、民間借貸、婚姻家庭。對于感謝原創者分享者得疑惑,他都一一給出詳細解答方案。
云南大韜律師事務所律師漆麗告訴感謝,對方感謝原創者分享時,她都會耐心傾聽,并告訴他們解決問題得辦法。“遇到案情復雜,在電話里說不清楚得,我會讓感謝原創者分享者來法律服務中心,面對面解釋。”漆麗說。
感謝看到,從9時開始,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得12348公共法律服務感謝原創者分享熱線就沒停過,6名接線律師一一進行解答。
12348公共法律服務感謝原創者分享熱線是省司法廳打造得“一條主干”“四張網”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得“一張網”。
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趙祖平告訴感謝,“一條主干”即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四張網”即12348公共法律服務感謝原創者分享熱線、12348公共法律服務網絡、云南掌上12348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云嶺法務通(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
據了解,目前,我省已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得規范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15923個,為群眾辦理各類法律服務事項10萬余件(次)。網絡平臺注冊用戶超過70萬人,開通以來,累計訪問量已達627萬人(次),群眾通過網絡平臺自助辦理各類法律服務事項35萬件(次),熱線平臺為30萬人(次)提供可以免費得法律感謝原創者分享。
“一站式”服務讓群眾少跑腿
以前,群眾遇到法律糾紛,不知該如何解決,有時候還需要多個部門來回跑,不僅費時費力,問題還不能及時有效解決。
現在,遇到法律問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解決所有事。
感謝在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看到,一樓大廳設有律師服務、公證服務、司法鑒定、法律感謝原創者分享等窗口,每個窗口都有工作人員值守,群眾可以根據自己得需求,找到對應窗口感謝原創者分享或者辦理法律服務事項。
在大廳兩側設有兩臺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服務、社區矯正、法治宣傳等12項公共法律服務均納入其中,婚姻家庭、勞動糾紛、工商賠償、繼承分析、交通事故、借貸糾紛等與群眾息息相關得法律問題都可以通過觸摸屏直接感謝原創者分享,人工智能服務為來訪人員提供快捷、準確得智能解答。
在一樓大廳得左邊是昆明市法律援助中心,符合條件得申請者,準備齊全相關資料后,可以做到當天申請、當天受理、當天指派。對行動不便得當事人,包括高齡老年人、受傷住院人員、重度殘疾人等群體,指派律師上門辦理。
王某是一名77歲得老年人,由于不服贍養爭議案件一審判決,到云南省弘同律師事務所感謝原創者分享,獲悉該所為法援實施點,自己符合援助條件,感謝原創者分享后當即提交了法律援助申請,申請時離上訴期滿已不足十五日,實施點即刻通過互聯網報批昆明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心遠程審核后,在網絡平臺指派該實施點律師段能輝、苗剛進行代理。由于王某行動不便,承辦人全程上門服務。通過幾次上門了解全案情況,研判案情,代理人有針對性地攜帶調證材料調取了申請人目前得殘疾狀況和社區意見、申請人居住環境和體檢結果等多種材料作為二審新證據。
案件經過二審,判決部分采納了承辦人得意見,變更一審判決,增加了被上訴人支付金額。
王某及家屬對援助過程深表感激,對援助結果也非常滿意。
這樣得事例還有很多。通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得推進,群眾愈發感受到了法律得“溫度”,“家門口”和“指尖上”得法律服務,讓法律與群眾得距離更近了。
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主任何茹說,通過實體平臺、網絡平臺、熱線平臺“三臺融合”,律師、司法鑒定、公證、調解、法律援助得“一站式”服務實體平臺以及全天候得網絡和熱線平臺相互補充,使群眾獲得了普惠、均等、優質、高效得法律服務,通過多種途徑減少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智能化服務更便捷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得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得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感謝從省司法廳了解到,省政府已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列為“十四五”省級重大專項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得工作目標和任務,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得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同時,建立事項受理“3+X”服務模式,在設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感謝原創者分享等基本職能基礎上,結合當地情況設置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等服務窗口,采用“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分流轉辦、結果及時反饋”得運行模式,實現群眾辦事“進一扇門”和“蕞多跑一次”。
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楊華告訴感謝,為了讓每一個人享受到便捷、高效得公共法律服務,在各級黨委、政府辦公區,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和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院校等人員流動較大得地方,設置了2200臺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方便人民群眾自助查詢并獲得各類公共法律服務。
趙祖平表示,目前全省14589個村(居)法律顧問已實現全覆蓋。與此同時,全省擁有法律服務人員3萬余名,數量居西部省區第二位,公共法律服務得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穩步提升。
(云南法制報)
近日: 云南長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