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一看大變樣,路平墻白樂悠悠;廣場顏色多鮮艷,五顏六色入眼球……”這是洛陽市西工區唐宮路街道洛玻社區唐三街坊居民魏根業為小區新貌創作得打油詩。11日,洛報融媒感謝在唐三街坊看到,褐色與白色搭配得樓體、設施齊全得幸福廣場、平整得柏油路,讓這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建成得小區煥然一新。
建設宜居整潔、設施完善、和諧共享得社區,是城市居民得迫切需求,更是城市文明得體現。近年來,洛陽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持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打造品質社區,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樓變新了,還有了文化氣息,每天在廣場上鍛煉身體,心情倍兒爽。”魏根業喜滋滋地說。
走在小區得道路上,隨處可見充滿古韻得墻壁、亭子、欄桿……唐三街坊緊臨九洲池景區,在改造過程中,街道聚焦歷史文脈傳承,注重整體風貌與景區協調統一,形成古香古色中式社區得新亮點。
“現在很多居民說社區跟公園一樣,這是共建共治得結果。”洛玻社區相關負責人說,社區改造初期,工作人員入戶請居民填寫調查問卷,物業代表、居民代表、施工方負責人、社區聯絡員等相關人員召開改造工作“板凳會議”,根據大家意見制訂改造方案。居民既是改造得參與者,又是受益者。
鋪設柏油路面、更換排水管道及電線、栽種綠植、規劃停車位、安裝充電樁……如今,唐三街坊不僅“顏值”提升,“功能”也越來越豐富。
歷史文化長廊、體育活動點、幸福廣場等逐漸成為社區居民得日常“打卡地”。居民有糾紛,由社區出面在“幸福廣場”開個茶話會就地化解;居民經常相約歷史文化長廊,學習黨得歷史……在“微更新”中,居民得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老舊小區與時俱進,讓文明得種子扎根社區。
“唐三街坊只是唐宮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得一個縮影。那邊是棚戶區改造項目,樓梯已經建設完畢,目前正在進行內部整修。”唐宮路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老舊小區連片改造為載體,堅持“里子”和“面子”一起改、“硬設施”與“軟服務”雙提升,不斷畫好畫精畫美城市建設“工筆畫”,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城市、促進洛陽創建華夏文明典范城市貢獻力量。
洛報融媒感謝 賈臻 見習感謝 梁笑宇 通訊員 郝悅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