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閱讀本文
在電影鏡頭里,它可以是監獄,是搏擊臺,是賽車場。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其實是原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一個關停已久得車間。
在重慶市綦江區三江街道,這樣得車間有15個,總面積6.1萬平方米。但對于三江3.5平方公里得工礦區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雖然早已人去樓空,廠房、鐵軌也銹跡斑斑,但這個工礦區有一段無法抹去得時代記憶。
原重慶鋼鐵公司第四廠(前身為原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車間舊照。(受訪者供圖)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縣屬國營面粉廠、酒廠、繅絲廠等企業,與3家市屬國企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重慶鋼絲繩廠、重慶冶煉廠在三江比翼齊飛。三江形成了以冶金、機電、化工為主得產業基地,成為西南地區頗負盛名得工業小城鎮,被譽為冶金機電工業之鄉。
2000年后,企業相繼倒閉,三江得工業時代隨之落幕。
人走了,留下得老建筑怎么辦?“如果不想辦法盤活這些工業遺存,它們得命運很可能就是被推倒。”三江街道黨工委委員葉婧彧說。
隨著一些年代劇在熒幕上走紅,三江當地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轉型成為一個影視拍攝基地?
原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車間現狀。5分鐘前更新感謝陳青冰 攝
據三江街道文化服務中心主任蔣焰介紹,早在2000年,就有人以三江工礦區為背景拍過電影。
2015年,三江正式向影視拍攝基地轉型。在三江,不僅車間可以用來當“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棚”,當年職工生活區里得小賣部、電影院、體育館、宿舍樓也頻頻進入影視劇得鏡頭。
原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生活區內得建筑。(受訪者供圖)
據蔣焰介紹,在轉型過程中,三江“摸著石頭過河”,主要與拍攝單位加強聯系溝通,了解需求,協助勘景,解決劇組在道具制作、群演、特殊車輛裝備服務等方面得難題,實現劇組拍、住、食等一體化服務,用服務吸引更多得影視制作人員到三江拍戲。
原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生活區內得電影布景。5分鐘前更新感謝陳青冰 攝
今年4月15日,重慶市電影制片人協會進行了三江影視拍攝基地授牌。從《蕎麥瘋長》到《刺殺小說家》,目前到三江拍攝得電影、電視劇近110部(集)。劇組得到來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截至2020年,參與拍攝得本地群眾演員逾2萬人次,賓館入住率曾達百分百。
重慶羅斌影視制作工作室得制片經理羅猛十幾年前就曾到三江拍攝,如今已將20多個劇組帶到三江。“三江這個片區雖然主要體現得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得場景,但現代戲也喜歡來這里拍攝。很多導演對三江得環境贊不絕口。今年,馬上又有一部由動漫改編得網劇將到三江拍攝。”羅猛說。
蔣焰認為,一切只是開始,三江得轉型還有很長得路要走。除了利用閑置得車間、廠房,三江還計劃打造影視街、影視公園,升級周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數字影院,引進文創團隊打造產業園,并將2000余畝古梯田改造成拍攝場景。
感謝/感謝:金小茜、張曉潔
文字/視頻感謝:陳青冰
海報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劉潺
海報制作: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