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海外版
據5分鐘前更新電(感謝王琳琳)不久前,China“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落下帷幕。
從“向科學進軍”“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得第壹動力”,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建設創新型China到建設科技強國……成就展“百年回望”展區系統呈現了黨領導科技事業走過得非凡歷程。
“十三五”時期,華夏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領域,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戰略必爭領域,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天問一號”登陸火星,空間站“天宮”加快建造,“奮斗者”號完成萬米載人深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大科學裝置建成使用,若干尖端技術實現“后發先至”;
國民經濟和產業發展領域,移動通信、油氣開發、核電等科技重大專項成果支撐新興產業快速發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蓬勃興起,科技有力激發經濟和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民生改善領域,癌癥、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壟斷,一批高端醫療裝備加速國產化,成體系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80多萬名科技特派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科技助力美好生活能力明顯增強……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認為,這得益于華夏堅持走華夏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形成了從指導思想到戰略部署再到重大行動得完整體系。
廣大科技工感謝分享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科技抗疫一線,“心有大我”得科研工感謝分享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主攻方向,通過大數據分析、防護技術和醫用設備研發等手段,為救治醫院建設、應急預警、醫廢處理、農產品銷售、復工復產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脫貧攻堅戰場,“胸懷人民”得科研工感謝分享志在“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他們深入偏遠、貧困地區,找準一個個脫貧攻堅突破口和著力點,書寫了科技支撐脫貧攻堅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