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大街小巷老百姓討論得一個新話題,就是菜價上漲。“飛天豬肉”我們以前聽得多了,菜價也“上天”確實是非常罕見。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華夏28種蔬菜10月份得批發均價是每公斤5.25元,環比上漲了16.7%,同比上漲了11.7%,漲幅均高于往年得同期,尤其是一些葉類菜得價格,上漲更為明顯。
有人擔心,菜價飛漲,難道是因為現在華夏得菜儲備開始大幅減少,供不應求,所以才會大幅抬升價格么?那接下里入冬后市場上得青菜是否會大量減少,又是否需要提前大量屯菜呢?
對此,農業農村部進行了回應。目前華夏蔬菜得供應總額非常充足,在田蔬菜面積達到1.03億畝,同比增加了400萬畝。初步預計未來三個月后,也就是在元旦節和春節前后,蔬菜供應量能夠達到2億噸,換種說法,就是能夠為每人每天提供3斤菜。
有著農業農村部得保證,相信大家這段時間都不必去菜市場急著屯菜,免得買了一堆得菜放在家里囤壞了。那么問題來了,既然華夏后續得蔬菜供給非常充足,為何市場這段時間仍舊出現了菜價飛漲得現象呢?
農業農村部也對此進行了回應,表示菜價得上漲有四大因素。第壹,是災害性天氣對蔬菜收成量得影響。大家大概還記得,9月份以來,華夏北方多個地區都遭受到了數年難得一遇得洪澇災害,導致這些地區得蔬菜收成都受到了重大影響。
第二,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原材料漲價得現象,大到礦材料,小到農資產品都紛紛提價,比如說化肥和農藥。這些農資產品得價格上漲都會導致菜農得成本上升,菜農為了平攤成本,只能將菜品價格提升。
第三,運輸成本費用明顯增加。受到災害影響,不少菜品得跨區調運增加,距離較長,加上汽油和柴油得價格都有不同程度得上漲,進一步帶動菜價成本得上升。
第四,目前華夏北方多個地區都出現了供電不足得局面,這也導致蔬菜集約化育苗和工廠化生產得進程都有所滯后。
這些原因共同導致近段時間得菜價大漲,甚至一些市場還出現了菜價比肉價都要高得局面。要知道,豬肉價格前幾天貴得離譜,現在好不容易降下來,老百姓實現豬肉自由后,菜價卻反而“上天”了。不少人吐槽,我們何時才能生活在菜價肉價穩定得年代呢?
以后能不能保證小麥不知道,但是農業農村部發言人表示,目前小麥、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目前都在增產,并且增產比例非常可觀,可以預見得是,接下來得時間里我們得主要糧食都會比較充足,甚至有機會處于歷史高位。
而至于豬肉,目前供應相對過剩得問題短時間內仍會存在,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里,菜價將會因為收成增加而有所回落,而糧食儲備豐富,且豬肉價格還將保持在低位,未來我們老百姓得溫飽問題都不用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