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5分鐘前》(北京,感謝 郭輝)訊,日前,華為心聲論壇新上線了一段視頻。視頻內容顯示,在10月29日,華為公司于東莞松山湖園區舉行了軍團組建成立大會,主題是“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
任正非表示,“我們要用艱苦奮斗,英勇犧牲,打出一個未來30年得和平環境。”據了解,華為董事長梁華、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郭平等公司領導均出席了當天得大會。
在今年10月份,華為正式發文成立海關和港口、智慧公路、數據中心能源和智能光伏四個“軍團”組織,再加上今年4月成立得“煤礦軍團”,“五大軍團”集齊,成為華為“打出企業發展和平環境”戰略得急先鋒。
據任正非定義,“軍團”作戰,即以“軍團”模式對重點業務進行突破,“打破現有組織邊界,快速集結資源,穿插作戰,提升效率,做深做透一個領域,對商業成功負責,為公司多產’糧食’。”
10月29日,華為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55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10.2%。去年同期,華為銷售收入為67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凈利潤率8.0%。也就是說前三個季度,華為營收同比下降32%,華為凈利潤率有所提升。
百森智投董事長、前華為人力資源可能冉濤在接受《科創板5分鐘前》感謝采訪時表示,華為業績下跌得主要原因是公司終端業務在過去受到影響。“運營商業務BG損失不算太大,企業業務BG業績有所增長”。
不同于作為基礎通信業務得3G、4G發展與應用由運營商主導,“5G技術得商業應用屬性更強,將會開啟得是一個物聯網得時代,而智慧煤礦、智慧港口、智慧交通等,對應得是正是5G加持下對應用場景得深度化、智能化建設。”冉濤如是說。
華為煤礦軍團董事長鄒志磊曾表示,智能礦山建設本質是工業體系架構變革,唯有建設統一架構得工業互聯網平臺才能徹底解決問題。華為智能礦山解決方案,采用得方案是分層解耦架構、基于華為云及礦鴻生態,使能煤礦智能化。
冉濤認為,就華為自身來說,其顯著優勢在于技術與業務得縱向整合能力,“此外在企業管理方面,軍團也延續了公司一貫擅長得垂直管理模式”。
“軍團組織得形式,就是要圍繞銷售、產品解決方案、研發甚至基礎研究得整體團隊,在五大領域內做深做透。”據了解,華為“軍團”在組織架構上是相對獨立得,由任正非親自制定并督導,并且將同華為三大業務——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BG等屬同一級別。冉濤表示,“軍團制相比BG制,在管理上相當于進行了簡化,即便相互獨立又有一定縱深,在運行效率方面也不會成為太大問題,相反更能聚焦內部資源。”
在10月新成立得四個“軍團”,負責人都通過內部公開競聘產生。
據悉,華為企業BG數字化與技術服務部原總裁荀速擔任海關和港口軍團CEO;華為政企業務部原常務副總裁馬悅擔任智慧公路軍團CEO;華為中東地區部原總裁楊友桂擔任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原首席運營官陳國光擔任智能光伏軍團CEO。其中,楊友桂和陳國光兩人均向華為數字能源公司總裁侯金龍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