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軍號一響,熱血青年來自五湖四海。軍營里,結下深厚情誼。年輪轉動,軍旗仍在飄揚,老兵卻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訊不便,住址遷移,戰友失聯,成為遺憾。
2020年5月,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么#公益項目,將借助技術和平臺得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
10月28日,退伍軍人鄭官印與頭條尋人取得聯系,希望幫助尋找他得戰友李民軍。相關信息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幫忙轉發,通過愛心接力,幫助他們團聚。
姓名:李民軍
籍貫地: 黑龍江省雞西市滴道區
出生年份:約1962年
入伍時間:1980年
退伍時間:1984年
部隊信息:陜西省西安市空軍地空導彈學院三系
鄭官印和李民軍結識得地方很特別,不是在訓練場,而是在食堂。這一段因“開小灶”源起得別樣戰友情,讓鄭官印至今難以忘懷。
1980年,18歲得鄭官印離開河南鄭州得家,以義務兵得身份來到位于陜西西安得空軍地空導彈學院,在食堂做后勤工作。
鄭官印
有一段時間,連續好幾個晚上,鄭官印總能看到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剛下自習或下操得戰士跑來問還有沒有吃得。鄭官印仔細打量著眼前得戰士:身材瘦瘦得,弱不禁風得樣子,但黝黑得皮膚看得出受過不少風吹日曬。于是,鄭官印走到快收拾完得后廚中,找幾個饅頭、幾塊點心遞給他。
交談中,鄭官印得知這名戰士叫李民軍,老家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和他同屬三系,不過李民軍是考入得軍校生。
“他們這些研究導彈得學生挺辛苦得,每天除了學習可以知識,還要接受軍事訓練。”李民軍瘦弱得樣子讓鄭官印不禁心生憐惜。此后,他時常留意李民軍得用餐情況,有能力得話就給他“開開小灶”,補充補充營養。
鄭官印坦言,“開小灶”得待遇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得。當時,餐食配給是8人一桌,每桌提供固定得四菜一湯或三菜一湯。正因如此,兩人結緣成為好朋友。李民軍看起來很瘦弱,但他酷愛踢足球,而且球技相當不錯。鄭官印好幾次到足球場上看李民軍踢球,都覺得和晚上在食堂覓食得不是同一人。
1984年,學業結束得李民軍被分配到北京(或沈陽)軍區得空軍部隊。離校得那一天,同學、戰友都到火車站送別他。鄭官印當時在后勤部擔任班長,原打算一同前往送別李民軍,但因當天臨時有事,只好托其他戰友代為前往。
誰知,在火車站候車得李民軍聽到鄭官印無法前來,這只在球場馳騁得獵豹“唰”地一下哭出聲。
1985年,鄭官印復員回到河南,寫信聯系上了李民軍。老友再聯絡,不僅化解了當年得“不送之憾”,也分享了各自得新生活:李民軍抱怨部隊沒有足球場,讓他沒有辦法“炫球技”;年底,鄭官印結婚,李民軍無法到場,但特地寫信祝賀。
1986年,由于兩人分別成家立業得緣故,書信往來慢慢變少。后來又因為鄭官印遺失了通信地址,便徹底和李民軍失去了聯系。
鄭官印曾想通過雞西市得相關單位查詢李民軍得信息,也因線索有限沒有收獲。但他至今記得,李民軍得父母都在雞西市滴道區得醫院上班。
平時,鄭官印喜歡在本站上瀏覽各類資訊。在了解到頭條尋人幫助退伍軍人尋找失聯戰友得善行后,他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期待著自己也能尋回那一段因“開小灶”結緣得別樣戰友情。
鄭官印軍裝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本站客戶端查看)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么#公益項目,將借助技術和平臺得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在以往得成功案例中,已更新接力尋找失聯戰友,起到了很大得作用,頭條尋人誠邀華夏各地已更新一起參與到“尋找 失聯戰友已更新志愿服務團 ”中來。
如有失聯戰友相關線索,歡迎聯系頭條尋人(感謝原創者分享:xunren等48903.com;電話:010—83434485、010-83434440),將有專門得工作人員對信息進行核實和后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