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周書單 | 如何理解近年興起的“日本熱”?
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是李永晶文集《分身:新日本論》。本書選擇日本近現代史上的若干個精神主題予以刻畫和重述,諸如水戶學、亞洲主義、近代超克、日本馬克思主義、戰后民主主義以及戰后日本憲法的問題,從而揭示日本經驗在思想史、政治史與文明史上的意義。
“一周書單”又跟大家見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是李永晶的文集《分身:新日本論》。本書選擇日本近現代史上的若干個精神主題予以刻畫和重述,諸如水戶學、亞洲主義、近代超克、日本馬克思主義、戰后民主主義以及戰后日本憲法的問題,從而揭示日本經驗在思想史、政治史與文明史上的意義。對這些主題的討論,不僅有利于我們重新認識近代日本的變遷,更是重新認識東亞世界史變遷和探尋更為公正的世界秩序不可欠缺的視角。
此外,本周書單從社科、文學選擇了4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鑒。
主打
《分身:新日本論》,作者:李永晶,版本:一頁folio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在近代,日本是怎么思考世界的?這個在歷史上長期被中國士大夫所忽視的“蕞爾小國”,為何會獲得了一種與其體量完全不相稱的世界意識?對中國來說,日本一直扮演著一面鏡子的角色,這也是近代以來中國形形色色的“日本熱”背后的原因。我們可以體察日本的近代史以反觀自我。華東師范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李永晶更是認為中日之間互為“分身”,要尋找各自的前世今生,觀察互為“分身”的對方正是終南捷徑。
《分身》選擇了日本近現代史上的若干個精神主題予以刻畫和重述,諸如水戶學、亞洲主義、近代超克、日本馬克思主義、戰后民主主義以及戰后日本憲法的問題,從而揭示日本經驗在思想史、政治史與文明史上的意義。李永晶更重視日本近代的精神史,這也是剖析東亞世界的變遷原理的線索。此外,在重新認識近代日本的變遷的基礎上,李永晶呼吁一種基于中國成長而生成的“新世界主義”的出現,并為一種東亞世界普遍的世界主義精神和更為公正的世界秩序的可能性作出理論探索。
(徐悅東)
社科
《用后即棄的人:全球經濟中的新奴隸制》,作者:(美)凱文·貝爾斯,譯者:曹金羽,版本:三輝圖書|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1月
這本書容易讓人困惑。副標題關鍵詞“新奴隸制”是不是一種制造概念的噱頭?奴隸制在我們一般的印象里只是遙遠的殘忍制度。在當今世界,即便不同種族、膚色的人群尚未完全平等,也不可能存在奴隸與奴隸主的關系。何況,作者凱文·貝爾斯強調“新奴隸制”之“新”實際上就已經意味著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奴隸制”。
然而,打開書才恍然大悟。奴隸制至今都未在人類社會徹底終結。在泰國、巴基斯坦、巴西、印度,甚至包括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都有“新奴隸制”。沒錯,沒有一部法律會承認它合法。問題在于,沒有法律上所有權文書交易,奴隸關系的野蠻并沒消失,反而利潤更高。被奴隸的多是深度貧窮之人,奴隸主控制他們自由之身,通過囚禁、暴力使其無處可逃,無休止低價甚至免費使用勞動力,直到失去價值“用后即棄”。同舊的奴隸制相比,這既不是長期的資產,也沒有種族特征。他們的勞動成本遠遠比自由工人低,而他們參與勞動的產品遠銷世界。他們成為所在國廉價的勞動力,降低了出口成本。這一切太不可思議。我們可能認為存在合法交易制度才叫奴隸制,不,哪怕不是規模性現象,只要有人被奴役都說明那沒消失。
(羅東)
文學
《到婚禮去》,作者:約翰·伯格,譯者:鄭遠濤,版本:理想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9年10月
約翰·伯格善于“觀看”
(《觀看之道》《理解一張照片》)
客觀來說,這是一場在現實中很難達成的婚禮。尼農,一個感染艾滋的年輕姑娘,遇到了愛情
(這著實不易)
(小說)
(張進)
《美國式婚姻》,作者:(美)塔亞莉·瓊斯,譯者:劉策,版本:中信大方|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1月
2019年,《美國式婚姻》擊敗了兩位前布克獎得主,獲得了當年的女性小說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與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都對這本小說稱贊不已,因為它講述了一個典型的美國式故事。在《美國式婚姻》中,我們不僅能讀到留存于表面上的關于膚色歧視的主題——丈夫羅伊在旅館中被逮捕,法庭以強奸罪起訴他,妻子瑟萊斯蒂爾知道丈夫是無辜的,但他們在種族偏見面前并無反抗之法。在羅伊服刑期間,夫妻二人一直保持著信件來往,然而隨著年歲的增加,來往的信件越來越少,信件里的濃情蜜意也近乎消失。最后,當羅伊出獄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卻變成了妻子生活中的局外人,瑟萊斯蒂爾選擇與另一位男性朋友一同重建生活。因此,這個故事也具有超越膚色的普遍性。十二年的時間讓兩個人的婚姻陷入崩潰,他們之間的秘密空間和距離感從互相尊敬逐漸變成了猜忌與不滿,我們是否應該在愛情的最初就向對方坦承所有的秘密?距離美與距離感的界限又體現在哪里?塔亞莉·瓊斯在《美國式婚姻》中成功地捕捉到了在責任與欲望中掙扎的靈魂。
(宮子)
編輯|余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