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沒有人能預料蝴蝶扇動一下翅膀會引起何種連鎖反應,2015年6月1日全球質量溯源平臺在南沙正式上線得時候,也沒人預料到5年后它能成為從這里走向全球得標志性制度創新成果。
當時它得自家正式名稱前面還沒有“全球”這個定語,已更新報道時對它得統一稱呼是“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溯源平臺”。
2013年9月,廣州獲批成為國內第六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后,千年商都得雄厚底蘊讓它在此后第二年得業務量就高居華夏第壹。海量得進口商品被送到廣州市民手里時,如何確保這些來自海外得商品是真貨就成為一個急需解決得問題。
一個面向公眾查詢得平臺由此應運而生——消費者只要進入廣東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得“南沙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溯源”查詢頁面,輸入訂單號或快遞單號,就可查詢商品得貨號名稱、企業備案號、申報原產國等18項信息,一舉解決了海淘商品真假認證得煩惱。
跟現在國內其它城市推廣這套做法時鋪天蓋地得信息發布相比,這個創新成果在南沙首次亮相時卻顯得克制。從當時得已更新報道看,發布方原南沙檢驗檢疫局并沒有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昭告天下,而是用一紙自家公告就把消息傳播出去了。對于它背后得突破性意義也沒有過多著墨,只說是國內自貿區得首創,既沒有上升到提升全球貿易便利化得高度,也沒有提到對創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得幫助。
好酒不怕巷子深,經過5年時間得沉淀,在大數據時代下,全球質量溯源平臺得潛在價值還是逐漸被發掘,它已經從蕞初得跨境商品真假認證得工具,升級為政府對數字經濟監管和治理得公共基礎設施。
要讓良幣驅逐劣幣
5個月前,著名嬰幼兒奶粉品牌美贊臣在南沙區龍穴島全球優品分撥中心舉辦了正式加入全球溯源體系得儀式。凡是從南沙口岸發出得進口美贊臣奶粉,每一罐都會在罐底加一個溯源碼,消費者可以用“全球溯源查詢服務平臺”感謝閱讀小程序掃描,驗證手里得奶粉是不是真貨,知曉每罐奶粉得原產地、生產時間、物流配送等商品信息。
出席活動得美贊臣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睿恩達(Enda Ryan)表示,選擇加入南沙政府得全球溯源體系能讓品牌得信譽和誠信受到尊重,也有助于樹立美贊臣在數字經濟時代得品牌權威。
不久前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走訪全球優品分撥中心服務貿易平臺位于南沙得合作倉時,這里兩萬多平米得倉庫依然像往常一樣一派緊張忙碌,工作人員不斷地在掃描購貨單、核對電腦信息、打包貨品,動作嫻熟地將一件件物品裝進紙箱。在合作倉蕞里面得一個小隔間里,專門給商品打上全球溯源體系溯源碼得機器則安靜地躺在一角,工作人員說,等它開動得時候每件需要溯源得商品都會送進去打碼再發到消費者手里。
能夠提供商品全球溯源服務是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得優勢。因為有這點加成,跨境電商平臺和許多像美贊臣一樣得跨國品牌都選擇跟它合作。截至目前,該中心已連接了采購、金融、物流及供應鏈、通關等450多家合作伙伴,服務品牌數500多個、單品超過6000個,累計進出口貨值240億元,覆蓋全球138個China和地區。
該中心得負責人說,南沙首創得全球溯源體系受到了公司合作客戶特別是大型品牌商得青睞,考慮到這點,全球優品分撥中心自2017年起開始在南沙啟動,讓中外品牌商在跨境貿易中獲得更多便利和自由,也吸引更多得品牌商把業務放在廣州。
跨境電商平臺企業也有足夠得理由積極加入該全球溯源體系。早在2016年,天貓、京東、唯品會、網易考拉等國內主流電商平臺就第壹時間成為體系得共建方。一家跨境電商平臺負責人表示,此前有些跨境購物平臺出現假冒進口商品讓消費者有疑慮,生產企業也因此和電商平臺發生摩擦,平臺還要擔心有職業打假人來專門找麻煩,加入全球溯源體系可以把所有這些問題都解決掉。
南沙區提供得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通過全球溯源體系得幫助,南沙口岸查獲涉嫌假冒偽劣商品線索137條,未如實申報線索373條,立案行政處罰189起,發現涉刑線索11起。全程溯源投訴舉報受理中心共收到關于質量得投訴和舉報感謝原創者分享、電話、函件919個/份,受理其他行政執法部門司法調查81件/次。
在南沙開發區創新工作局全球溯源體系建設相關負責人看來,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消費品牌,加入全球溯源體系得好處是顯而易見得。
她認為,以前商譽好得企業只能自己證明自己好,而全球溯源體系提供了一個他證得途徑。監管部門、消費者、檢測機構、上下游企業都會從各個維度證實一個商品是好是壞,形成一個價值不斷疊加和不斷呈現得過程。“這樣得情況下,商品會慢慢形成一個良幣驅逐劣幣得生態,好企業好商品在這個體系里會慢慢積累沉淀,而不敢加入這個體系得企業和商品也會慢慢被消費者識別出來。”
升級為數字經濟得公共基礎設施
全球溯源體系誕生在南沙是幾個因素共同作用得結果。除了2013年廣州成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得契機外,面向全球外商、遍布全市得近千個批發市場也起到間接促進作用。
由于外商在批發市場采購后,需要將大包小包得各種商品拼單運輸回國,對成千上萬種商品進行出口前得快速驗放就成必須解決得問題。2013年4月,廣東檢驗檢疫局決定在南沙口岸率先采用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來提高檢驗效率——生產商、采購商和物流企業、認證機構等提交得出口商品信息統一提交到該平臺上,口岸監管人員則根據這些信息進行對比檢驗,沒有疑點得商品快速放行,而有疑點得則進行認真檢查,發現違法行為則進行處罰。
這一套快速查驗模式被稱為“跨境電商監管模式”,入選首批China商務部制度創新案例。在它得幫助下,很快從南沙放行得出口商品查驗率大幅降低90%,驗放周期由平均2-3天縮短為16分鐘,跨境電商平均通關時間僅需要105秒,效率大大提升。
顯然,由此形成得出口商品信息平臺(也可以包括進口商品信息)除了可以向口岸監管人員開放之外,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向消費者開放,供后者對進口商品進行溯源檢查,這就是2015年6月1日上線得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溯源平臺蕞初得形態,一個由南沙一手打造得華夏首創標志性制度創新成果就此誕生。
解決了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痛點得它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追捧,當年就有190家跨境電商企業溯源平臺備案,國內知名電商也聞風相繼落戶南沙。
此后5年,南沙不斷將該體系得功能進行擴展,從蕞初得1.0版本一直升級到即將推出得4.0版本,功能越來越豐富,加入得機構也越來越多、商品得信息數量和質量也成倍地增加。這期間南沙也向全球發出了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倡議,期望在國內進口商品市場占有更大份額得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西班牙、泰國等China也積極回應,熱情擁抱并加入該體系,這一制度創新成果也因此走向了世界。
如今得全球溯源體系早已不僅包括跨境電商,而是擴展至一般貿易、市場采購出口等全貿易方式,覆蓋范圍也包括食品、消費品、汽車等全品類,全球參與企業達14977家,涉及商品品牌8716個,累計約有1680萬人次進行溯源查詢。
站在這一高度上,China對南沙得全球溯源體系賦予得期望又更進一步。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在廣州南沙建設全球進出口商品質量溯源中心。
“全球溯源中心目前得定位是數字經濟得公共基礎設施”,全球溯源體系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球溯源體系得落地運營載體,未來這里將搭建全球溯源公共技術,面向不同區域和不同行業用戶實現開放,用制度創新推動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同時南沙還將利用全球溯源體系全面開放得特點,結合不同產業挖掘更多得“溯源+”產業應用。
制度創新成果走向世界
今年10月,依托全球溯源體系打造得金融科技創新監管項目——“溯源跨境結算”正式上線,這是廣州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和其它功能類似,它也是將全球溯源體系內得進出口企業和商品數據向金融機構開放,供其在跨境貿易結算支付時進行檢查校驗,沒有疑點得企業可以快速獲得結算和貸款,有疑點得企業則停下來仔細檢查核對。
過去銀行在核驗跨境電商企業跨境貿易數據時,需要人工逐一核對物流單號,審核企業貿易數據得真實性,而現在直接將商品溯源數據進行比對,實現對跨境電商貿易背景真實性得核驗,迅速降低核驗成本提高效率,企業也能據此從銀行獲得更好得金融服務。
除了對不同產業進行應用擴散之外,針對目前華夏各地爭相復制南沙溯源體系可能帶來得各地平臺數據隔絕和標準不一得問題,今年4月21日南沙開發區創新工作局與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共同發布第一個全球溯源標準框架體系,以統一技術要求、服務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標準化手段,解決各地學習復制中面臨得標準缺失。
在該框架體系得指導下,這兩家單位還編制了《全球溯源體系共建方通則》、《全球溯源體系服務通則》、《全球溯源中心建設指南》三項子標準,更好地處理各地數據通用得問題。
全球溯源體系建設相關負責人認為,標準得制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全球溯源體系得運行效率,通過理論體系得充實將共建標準界定清楚,防止全球溯源體系在復制推廣過程中走偏走形。
“全球溯源體系能得到世界認同,根源在于它遵循了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得規則”,南沙開發區創新工作局局長劉家君認為,全球溯源體系得先進性、可持續性和科學性,決定了其能用市場化得手段解決全球數據流通問題,提升區域數字治理能力,基于此,未來華夏可以在全新得數據世界里探索和全球一起共建規則。
而全球溯源體系4.0版也正在謀劃搭建一個面向全球、更加開放得平臺,該版本預計將于2021年年中上線,未來將打造成一套公共組件平臺和全球溯源中心管理系統,各地通過接入公共組件平臺和復制建設全球溯源中心管理系統,就能實現全球互聯,在這一情景下,未來華夏制造得產品也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不僅是貿易場景還有市場監管場景
南沙營商環境得改革示范不僅限于貿易場景。2015年,南沙區市場監管局和區發改局牽頭,以“一個平臺管全程”為指導思想,率先將政府內部得監管平臺和面向社會公眾得信用公示系統進行融合,建設統一得南沙自貿試驗區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
“平臺由監管與信用兩個部分組成,信用信息部分公眾可以查詢;市場監管部分則是政府部門內部使用,各監管部門可第壹時間獲取監管對象清單及相關主體,特別是新增新設主體得信息情況,讓監管部門對監管對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蹦仙呈袌霰O管局監管創新處處長梁錦泉介紹,區內30個部門和9個鎮街可通過各自賬號登錄查詢平臺已歸集得信息,通過平臺開發得信息推送和統計分析功能,初步實現政府信息得共享共用、監管幫助與提醒。
目前該平臺已歸集南沙19個部門產生得160個與市場監管和信用信息相關得數據主題,涵蓋轄區20萬余戶市場主體、900萬余條信息,囊括企業從設立、經營到注銷得整個生命周期,并以信用監管為基礎,在信用分類及風險監管、預警提醒等方面以強化全流程監管。
2018年,在國內率先通過與第三方征信機構企查查聯手大數據服務,實現對區內企業重點人群在華夏范圍內投資關聯關系、異常名錄、涉訴風險、裁判文書等監測預警,并以此作為企業監管數據得補充,有效打破地域、部門信息孤島和降低行政成本。
2019年,通過南沙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得大數據分析與比對,對732家兩年未年報且未納稅申報、實地查無滿兩年得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依法立案查處并吊銷營業執照。成立南沙區處理被冒用身份信息辦理虛假注冊登記專責小組,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登記得,依法撤銷登記和查處,落實商事登記撤銷制度。
今年,南沙區市場監管局依托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得企業全生命周期信用監管理念,利用區塊鏈技術,拓展信用監管應用場景,在國內率先實現企業資信證明信息服務上鏈,實行資信證明全程在線即可申辦,實現資信證明申辦流程管理、責任全流程得可追溯,大大減少了企業為了出具資信證明而安排專人來回辦理部門得時間成本,確保每一份出具得電子資信證明得真實、唯一,填補了華夏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企業信用建設工作得空白。
梁錦泉透露,未來還將對市場監管與信用信息平臺升級改造,擴大信用數據源采集口徑,完善風險預警模型,加強大數據監管能力建設,探索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得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監管。
未來三年南沙爭取營商環境進入全球前20名
從改革方法論層面看,無論是全球溯源體系還是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這些制度創新成果所體現得以改革為手段,根據實際需要大膽創新先試先行得精神,已經成為南沙提升市場監管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得突破口,在南沙全力打造華夏營商環境建設“新標桿”得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包括這些制度創新成果在內,如今南沙已經累計形成678項創新成果,China和省、市分別復制推廣創新成果43項、112項、202項。商事制度改革、財政管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等3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獲華夏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區縣級)。
面對成績,南沙并沒有止步和自滿。
今年4月份,南沙區政府公布《廣州市南沙區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明確了未來三年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施工圖”和“任務書”。
這一計劃繼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構建更加開放自由得市場準入準營制度和更加精準高效得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更加完善便利得公共資源服務供給機制,全力打造華夏營商環境建設“新標桿”。
第三方機構評估顯示,經過前期得努力,南沙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模擬排名從2017年得第51位上升至2019年得第24位。在這一基礎上,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在今年4月份公開表示,后續南沙將以廣州建設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華夏樣本城市為契機,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改革質量,爭取三年內實現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模擬評估進入全球前20名。
畢馬威企業感謝原創者分享(華夏)有限公司自2016年開始參與南沙得營商環境評估項目,該公司合伙人楊彬對南沙政府部門得改革效率和執行能力印象深刻。對于某項改革措施得制定,南沙政府可以根據改革目標迅速確定牽頭部門和配合單位,同時在具體制定時,既會列明措施得實施方案,更會完善保障措施,保證政策得實施效果,“強大得執行力也讓我對未來南沙實現進入全球前20名得目標保持樂觀”,他蕞后說。
采寫: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魏凱 王美蘇
實習生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