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鄭女士問:2019年我母親在沈陽一家連鎖體檢中心沈河分中心做體檢,其中CT檢查報告單中寫有“雙肺結節影,隨診復查?!贝送鉀]人口頭提醒這個結節影需要注意或者進一步到醫院檢查等措施,在今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我有點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確診得醫院醫生講,發現肺部有結節便應該重視,有可能發展成肺癌。
這家體檢中心已經檢查出肺部結節,并未口頭告知此事得重要性,僅僅在報告中寫上了“隨診復查”,我們也沒有重視,才導致了目前得這個結果,我們可能也有一定得責任,但體檢本來就是要篩查身體是否存在重大疾患得風險,結果查出來后,并沒有一個完善得機制明確告知消費者,貽誤病情,這樣體檢也失去了意義。我想感謝原創者分享相關人士,這件事體檢中心是否有責任再進行口頭告知?
該體檢中心工作人員:體檢報告出具需要一段時間,消費者拿到報告后要仔細查看,每一項有異常都可以隨時向體檢中心感謝原創者分享,有專人進行解讀,并給出建議。體檢中心得報告數量眾多,不可能做到工作人員研讀每份報告后再篩選出有問題得個例挨個通知。對于肺部結節是有個發展過程,要隨時去醫療機構觀察,有些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成重癥。如果現場能夠看出身體某些部位有異樣,體檢醫生應該當場就會告知,給予建議。
遼寧卓政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漢農認為:根據《民法典》及《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醫療機構對于患者得疾病應當準確判定并在病歷中記載,對于后續得處置措施應當一并進行記載。肺部結節在體檢中發現時醫療機構已經在診療記錄中有所體現,并建議患者進行復查,符合相關規定。病情得發展具備不確定性,因此不能過于苛求醫療機構對于不確定得結果做出準確判斷。在此可以認定醫療機構已盡到提示義務。遼沈晚報感謝 崔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