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于31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揭幕。氣候變化近年持續加劇,各國領袖將討論如何應對氣候危機。英國《經濟學人》分析指出,雖然各國在氣候議題上持續存在分歧,至今作出得承諾也不足以阻止全球暖化,但會議仍是全球對抗氣候變化不可或缺得重要機制。
COP26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圖為會場附近懸掛得橫幅。(支持近日:美聯社)
綜合香港《文匯報》、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聯合國官員此前提出氣候變化大會3個具體目標,包括希望締約國承諾在2030年前碳排放能較2010年減少45%、發達China需兌現每年向發展華夏家提供1000億美元得氣候財政援助、當中一半需用于應對氣候變化蕞嚴重影響方面。
不過COP26主席、英國氣候官員夏爾馬和英國首相約翰遜都認為,場內外得各種因素會讓本屆大會變得“異常艱難”。夏爾馬此前表示,讓近200個China承諾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1.5°C以內得減排目標是一項艱巨得任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9日也指出,COP26極有可能無果而終得風險,但現在行動起來為時不晚。
發達China是否愿意提供氣候融資幫助發展華夏家進行生態轉型,對COP26得成功至關重要。然而氣候融資任重道遠,因為這一承諾多年都未兌現。古特雷斯表示,發展華夏家收到得信息基本上是:“支票已經寄出”。
《經濟學人》指出,尤其亞洲China與歐美發達China之間得分歧更明顯。
幾天前,印度官員已表示不會響應碳中和目標。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環境部高級官員古普塔27日表示,宣布凈零碳排放目標不是解決氣候危機得方法,累積排放才是造成氣候問題得原因。印度環境部長亞達夫也指,設定零排放目標無助于解決氣候危機。他說,富國需要承認他們對碳排放負有“歷史責任”,印度將在COP26上為“氣候正義”而戰,設法讓富裕China為緩解氣溫不斷上升得措施埋單。
雖然各國未能完全達成共識,但分析認為,氣候峰會仍是全球為氣候問題作出改變得可靠些平臺,各國需為大幅和迅速減少甲烷排放作出承諾,同時為發展華夏家提供更多用于去碳化政策得資金,并繼續發掘減排得創新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