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達奈·特拉坎蘇普哈肯:如何讓更多年輕人回鄉去
放棄了在大城市曼谷的發展機會,決定回鄉創業的努達奈·特拉坎蘇普哈肯,來自泰國清萊,是Hostbeehive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這家公司創建于2015年,致力于傳承傳統農業技藝,推廣當地特色農副產品(野生蜂蜜、咖啡、茶等),并提供民宿、特色采摘等服務,至今該項目已惠及泰國北部5省的7個村落。
創業之初,“我向村民推廣項目,他們不理解”,努達奈說,沒有人理解一個在曼谷工作的大學生為什么要回到小鄉村。
使人信服從不說空話開始。成功談下第一個試點之后,努達奈不斷溝通,鼓勵老一輩的人將他們積累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技術教給年輕人,說服年輕人去接觸、去了解、去學習,并用充滿新意的方式推廣產品,讓寂寂無名的小山村逐漸“與時代接軌”,被周邊城市熟知。
信任的冰層慢慢解凍,老一輩和年輕一輩漸漸愿意參與他們的項目。不斷有村落聯系他們,想要學習和模仿他們的發展模式。“我們建立了一個群,方便大家隨時聯系。當大家遇到困難,我們可以進行線上指導。”努達奈展示著他的社交軟件頁面。
“如何讓更多年輕人回鄉去?”是努達奈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讓鄉村充滿活力,讓大家看見鄉村發展的潛力,是他目前給出的答案。“我們與廚師、設計師、農場主合作,用合作推廣的方式包裝我們的產品,讓‘回鄉去’成為一種潮流。”去年,Hostbeehive與廚師、設計師合作推出了一本綠色食譜,以此促銷農副產品。另外,他們還針對各個試點不同的發展狀況推出服務體驗項目,不少試點成了附近城區的“網紅打卡點”。
努達奈說:“我們不斷地學習新技術,研究新產品。提高質量產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公司才能茁壯成長。”過去幾年,受惠于“一帶一路”倡議,Hostbeehive在雙方政府的牽線下,與來自中國昆明的專家交流,互相分享區域發展的知識和經驗,并積極借鑒中國農村扶貧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本組文章除署名外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聰聰整理)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