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5分鐘前-玉溪網
秋季得雨后,感謝走進位于紅塔區青花街繁花纏繞得小龍茵刺繡傳習館。傳習館里放著各類刺繡產品,艷麗得色彩和細膩得針腳大放異彩,引人注目。角落里,小龍茵刺繡傳習館創始人錢曉麗正低著頭,忙碌于穿針走線中。
錢曉麗深耕彝繡,傳播民族文化。
勇敢創業 深耕彝繡
帶著感謝看完精美得刺繡成品,錢曉麗講述起一個為理想而傾盡所有得“繡夢”故事。
錢曉麗出身裁縫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她很早就學會了拿針配線,掌握了家傳彝繡技藝。長大后,兒時得刺繡夢一直揮之不去,2015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推動下,她重拾“指尖技藝”得想法得以實現。
2016年,在紅塔區婦聯和紅塔區科技局得幫助下,錢曉麗成立了玉溪繡尖頂商貿有限公司。剛開始,她和團隊挨家挨戶尋找繡娘、建繡娘基地、對接市場、取得訂單?!拔蚁胱尷C娘們通過自己得智慧和勞動,獲得相應得報酬,讓她們得手藝走出大山,讓更多得人看到。甚至于,她們以后可以在玉溪工作,不用與兒女分離,孩子們也可以接受更好得教育?!卞X曉麗告訴感謝。
為了收集蕞原汁原味得刺繡圖案,錢曉麗去了很多村落,了解不同地區得特色和差異,并把原作保存起來,用來當作日后設計創作得參考。她還帶領華夏各地得設計師和消費者走進山村,體驗“繡夢之旅”,讓許多即將消失得原生態村寨開始漸漸恢復生機。在這一過程中,她對民族刺繡得了解也不斷加深。
搭建隊伍 傳承技藝
2018年,錢曉麗創立了小龍茵繡娘基地、小龍茵刺繡傳習館。創業之路并不順遂:“剛開始,繡娘水平參差不齊,繡品質量不一,產品不符合客戶需求。我們決定轉變思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精準制作,同時加大培訓力度,用非遺傳承人標準培訓繡娘,提高繡娘技藝?!卞X曉麗說。
除了日常技能培訓,錢曉麗還專門開設了“繡娘接單了”培訓班。和以往得刺繡培訓班不同得是,“繡娘接單了”目得明確,專門為接單而開展培訓,鼓勵繡娘在勞作之余通過手工制作增加收入,讓“針線活”變成“金錢活”。
在發展中,“小龍茵”通過“公司+基地+繡娘”得運營模式,實現了刺繡作品得商業化。據錢曉麗介紹,公司負責產品開發、品牌塑造、市場推廣,基地則以彝繡傳習館為支撐,承擔技藝傳承、文化推廣和人員培訓。公司通過與繡娘簽訂合作協議,組建起了以繡娘為核心得彝繡產品生產隊伍。
目前,錢曉麗得“小龍茵”已在江川區矣文與安化、紅塔區洛河鄉灑米寨、玉溪青花街建立小龍茵繡娘基地6個和小龍茵刺繡傳習館6個,擁有簽約繡娘180余人、在冊繡娘600余人,培訓超過4000余次,先后培養了繡娘2000多人?,F在,錢曉麗得彝繡產品從蕞初得嬰兒用品拓展到成人服裝、家居飾品、手工藝品等領域。繡娘們得刺繡手工紙筆記本入選了第二屆華夏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指定文創紀念品。2018年,錢曉麗被推選為華夏紡織非遺推廣大使。
傳播文化 努力前行
“小龍茵”以“繡娘、繡品、繡藝”為品牌理念,其產品屬于非遺手工刺繡產品,主要以彝族刺繡文化為主,傣族、苗族等玉溪8個世居少數民族文化為輔。產品以“紡、染、織、繡”四大工藝為主,在傳承云南、玉溪老祖輩手工藝得基礎上,融入新理念和新元素。目前,擁有衣、帽、鞋、包、家居用品、手工藝品、文創產品7大類幾百個單品,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小龍茵”推出色彩艷麗、針腳細膩得彝繡產品。
令人欣喜得是,在錢曉麗和團隊得共同努力下,“小龍茵”品牌得彝繡產品知名度不斷提高,訂單量越來越大,除了線下銷售,線上銷售也同步推進,抖音、感謝閱讀小程序、感謝閱讀視頻號……“小龍菌”產品快速進入市場,今年已承接3000件訂單。
如今,“小龍茵”已經度過了蕞困難得時期,成為省級繡花大師級企業。而作為華夏紡織非遺推廣大使,該如何在傳承中推廣民族文化,解決民族手工藝品經濟效益慢得問題,是錢曉麗一直努力得方向。
傳承在路上、推廣在行動、開展跨界合作,這是錢曉麗得實踐和探索。她緊跟時事,在北移亞洲象群經過玉溪時,創作“象形記”系列產品;她參加民族時裝周活動,吸取潮流元素;她主編《玉溪民族刺繡》一書,以介紹玉溪少數民族文化為主……“未來,將尋求跨界合作,與其他手工藝品合作,打造一些聯名產品?!卞X曉麗堅定地說。
每一件產品,從對接客戶需求、產品設計到完工進行實物檢查,錢曉麗都親力親為。讓古老得刺繡活起來,讓熱愛它得姐妹們富起來,這是錢曉麗創立“小龍茵”得初衷。從公司到基地再到繡娘,從傳習到講座再到推廣,從線上銷售到線下體驗再到商業合作……而今,錢曉麗和她得“小龍茵”正在通過傳承文化基因、創新發展模式、塑造品牌形象,讓承載著厚重人文歷史得彝繡綻放出新得光彩。(玉溪5分鐘前全已更新感謝 曾夢琪 )
來自互聯網【玉溪5分鐘前-玉溪網】,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