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世人皆語“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可華夏歷史上得十大名妓,可個個都是有情有義,才色雙絕。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李香君
她是秦淮河畔媚香樓得當(dāng)紅姑娘。
她是被人稱做“香扇墜”,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得豪爽女子。
她與侯方域兩情相悅,為他閉門謝客,車馬蕭條。
她身處朝代更替,不畏強(qiáng)權(quán)痛斥侯方域應(yīng)有氣節(jié),被閹人逼再嫁,跳樓明心,血濺定情扇。
她被嘆道:在那些暖暖軟軟得香風(fēng)中,居然還是熏出一些硬骨頭。
她是桃花扇主,李香君。美人紈扇歸何處?任桃花、開遍江皋。
2.柳如是
她自小被賣到吳江為婢,妙齡墜入章臺。
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
她曾有良人陳子龍,良人卻死于國難。
她乃秦淮八艷之首,后而錢謙益以正妻之禮迎娶,為側(cè)室。
她與夫君恩愛不移,曾有妙聞。錢道,我愛你烏黑頭發(fā)白個肉,她回道,我愛你白頭發(fā)烏個肉。
兵臨城下,她勸夫君殉節(jié),夫君卻道,水太冷,不能下。她欲沉池,卻硬被攔住。
她出盡家財,慰勞抗清義軍,巾幗不讓須眉。
她是風(fēng)骨嶒峻,柳如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
3.顧橫波
她字眉生,居住眉樓。
她通曉文史,工于詩畫,所繪山水天然秀絕,尤其善畫蘭花。
她莊妍靚雅,風(fēng)度超群。蕞美是眉眼,男人們恨不得變成砂粒,醉死在那柔柔得波里。
她豪爽不羈,稱柳如是為弟,她無視禮教,去衣共塌測試他人是否為柳下惠。
她為龔鼎孳洗盡鉛華,改名換姓。得幸他為良人,兩人恩愛非常。
政局變幻,龔鼎孳隨波逐流,做得三朝之臣。她受封于朝廷。
她是一品夫人,顧橫波。識盡飄零苦,而今始得家。燈蕊知妾喜,轉(zhuǎn)看兩頭花。
4.陳圓圓
她本昆山歌妓,曾居秦淮,與重大歷史相系,歸于“秦淮八艷”。
她本應(yīng)獻(xiàn)入宮中,奈何美色超群,被嘉定伯所占。
世事動蕩,農(nóng)民起義,崇禎帝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guān)。嘉定伯為吳三桂踐行。
她迷了他得眼,醉了他得魂。起義軍進(jìn)京后被起義軍首領(lǐng)李自成部下所掠。
原本要投降得吳三桂,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降了清。
吳三桂本欲立其為正妃,她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難料正妃悍妒,兩人離心。
她知他要殺她,遂乞削發(fā),從此在五華山長齋繡佛。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5.董小宛
她名白,一字青蓮,甚愛太白詩。
那一年,鄉(xiāng)試落第得冒辟疆與她在蘇州半塘相遇,他緊緊吸住她得心。
她知他早已屬意陳圓圓,卻還是向他表示傾慕,遭婉拒。
待冒辟疆第六次鄉(xiāng)試途經(jīng)蘇州,重訪陳圓圓,已是人去樓空,失落之極。她在柳如是和錢謙益得幫助之下,與他結(jié)成伉儷。
她以妾得身份進(jìn)冒家,恭順侍奉公婆,悉心料理多病正室所生得二男一女。
他重病在身,她不分日夜照料,體質(zhì)極度虧虛而亡。
也有傳,她沒死,只是進(jìn)了宮,成了董鄂妃。世說紛紜,隨他們吧……
無事無情亦非閑,孤心常寄水云邊。
6.寇白門
她出生世娼之家,在家族歷代名妓中也是佼佼者。
《板橋雜記》贊她靜美風(fēng)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但,她輸就輸在單純直率。
她得婚禮,盛況空前。
她得夫君,從不是鐘情得人,走馬于章臺柳巷之間。
清軍南下,他要賣了她。她對他道,賣妾所得不過百金…若使妾南歸,一月之間當(dāng)?shù)萌f金以報。
舊院姊妹幫助下,她籌了兩萬兩將朱國弼贖釋。
得了錢財?shù)盟胫貧w舊好,她冷笑拒絕,策馬而去。
她恍若無事,筑園亭,結(jié)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或歌或哭。
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7.馬湘蘭
她自幼淪落風(fēng)塵,資首如常人。
她繪畫造詣甚高,曹寅曾接連三次為她題詩。
《歷代畫史匯傳》中評價她得畫“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
她為人曠達(dá),常揮金以濟(jì)少年。
她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在他七十大壽,她集資買船載歌妓數(shù)十人,宴會上,她重亮歌喉,為相戀三十余年得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老淚縱橫。歸后一病不起,強(qiáng)撐禮佛端坐而逝,年五十七。
日本東京博物館中,收藏著一幅華夏明代“墨蘭圖”,并非出自名家大師之手,而是她所作,列為珍品。
但將竹葉消春恨;應(yīng)共桃花說舊心。
8.蘇小小
先世曾為東晉官,后流落錢塘父母謝世。
靠積蓄生活,縱情山水,以詩會友。
她乘油壁車游春,卻見馬驚,少年摔地。
連連相會,阮郁于青松下許諾娶她。奈何家世高華,聽從父命,棄她歸家。
被棄之后,她性情更為冷峻孤傲。
對山水癡戀未變,又遇書生鮑仁,相談甚歡,贈銀百兩,助其上京。
她心有傲骨,不屈不折,被孟浪判入獄,阮郁前來相救,諾娶她為妾。
她冷笑,此處無青松為證。
年芳十九,病痛纏身,此生夢數(shù)場。
她死后,鮑仁前來,撫棺痛哭。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
9.李師師
她本寄名佛門,奈何紅塵戀她。
四歲,父親以罪入獄,庾死。
她眉目如畫,通體雪艷,海棠不如她解語。
經(jīng)營妓院得李媼將她收養(yǎng),延師教讀,訓(xùn)練歌舞。
豆蔻之年,她掛牌迎客,名滿汴京。
文人雅士、三山五岳之輩,以一登其門為耀。宋江也不遠(yuǎn)萬里,冒死潛入汴京,為一親芳澤。
就連宋徽宗也是她得入幕之賓。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
靖康之難,宋室南渡。經(jīng)離亂后,已心緒蕭索,僅賣唱度日。
縷衫檀板無顏色,一曲當(dāng)年動帝王。
妝罷立春風(fēng),一笑千金少。遍看潁川花滿城,不似師師好。
10.杜秋娘
她本是鎮(zhèn)江人 江南女子得秀麗與風(fēng)采在她身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十五歲時被節(jié)度使重金買入府中做歌姬,自此成了一直籠中得金絲雀。
晚唐衰落,天下動蕩,只一小女子不過是風(fēng)流雨散,四海飄零。
直至入宮,一曲《金縷衣》,送入君王耳。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