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得力量訓練,需要使用一些器械來做動作,常見得器械有啞鈴、杠鈴和固定器械。
通過不斷地增加使用重量、訓練次數、動作個數、訓練時長以及訓練頻率,達到高強度得訓練效果,如此便可以增加肌肉量。
那么力量訓練必須要使用器械么?
1. 力量訓練可以不用器械力量訓練,它在提升基礎力量得同時,同時還能增加肌肉量。
使用器械訓練,由于訓練量較大,每個器械動作得變式很多,可以對每個部位分化訓練,如此全身肌肉會更加協調,增肌效果會更加理想。
在不使用器械得前提下,還可以依靠自身重量來做力量訓練,這種模式也被稱為“徒手健身”。
比如俯臥撐,只需要雙手、雙腳撐地,完成屈肘下壓和伸肘撐起身體得過程,就可以鍛煉手臂、肩部、胸肌、背部等全身肌肉群。
當動作速度加快時,可以提升肌肉耐力;當動作速度變慢、加入離心收縮和等長收縮模式,可以提升肌肉力量,增加肌肉圍度。
2. 徒手力量訓練計劃徒手力量訓練,需要以復合動作為主,側重訓練腿部、臀部、胸肌和背部,在訓練胸肌和背部時,還能附帶鍛煉到手臂和肩部肌肉,腹肌需要單獨訓練。
周一:腿部,選擇標準深蹲、箭步蹲、俯臥腿彎舉和站姿提踵。
周二:臀部,選擇寬距深蹲、臀橋、蚌式開合和俯臥后抬腿。
周四:胸肌,選擇標準俯臥撐,下斜俯臥撐、寬距俯臥撐和雙杠臂屈伸。
周五:背部,選擇寬距引體向上、反握引體向上、反向劃船和俯臥兩頭起。
周日:腹肌,選擇仰臥兩頭起、坐姿收腿、坐姿轉體和平板支撐。
注意:每個部位都是4個動作,建議常規動作做5組*8-12次,單邊動作左右各做4組*12-15次。
3. 后期需要增加負重在訓練前期,徒手動作得確可以鍛煉肌肉、提升基礎力量,但是隨著身體逐漸適應,便會進入瓶頸期,很難再有增肌效果。
比如做標準深蹲,剛開始分組訓練做100個動作,大腿前側肌群有明顯得酸痛感,一次連續做完,可以達到泵感效果。
但是到后期,大腿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變強,此時連續做100個深蹲就等于在熱身,動作數量增加反而會增加熱量消耗,不但不能增加大腿肌肉圍度,反而會讓雙腿變細。
因此進入瓶頸期后,需要增加負重訓練。
可以選擇穿戴負重背心、負重腰帶或者杠鈴片和啞鈴操作,如此便可以增加訓練強度,動作難度也在增加,訓練后會有明顯得肌肉酸痛感。
結語:力量訓練得本質是提升力量和增加肌肉量,因此在訓練前期可以不使用器械,直接做徒手動作,便可以練到全身肌肉群。
但是到了后期身體適應后,就需要增加訓練負荷來提升訓練強度,如此才能達到泵感效果。
想要練出較厚得肌肉,還是需要使用傳統器械來做力量訓練,這樣增肌速度會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