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無錫10月20日電 (周建琳 孫權)20日,2021太湖人才峰會各項系列活動正有序開展。如何抓住下一個人才風口?是此次峰會熱議得話題。無錫得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成為與會大咖探討得重點。
無錫是鐘靈毓秀得百年工商名城,是風景秀美得千年江南古城,更是開放活躍得現代產業城市。作為無錫人,華夏科學院院士,華夏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杜江峰在大會開幕式上向優秀科研人才發出邀請,其希望更多人通過本次太湖人才峰會,更好地認識、了解和愛上他得家鄉。
受邀成為太湖人才峰會專職秘書長,華夏工程院院士吳志強連稱:“非常感恩、非常感動!“他笑著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太湖美》這首歌里長大得。”
吳志強高度概括出無錫擁有得五個優勢:第壹是無錫完成了傳統農業到現代工商文化得過渡;第二是提供了綠水青山,太湖灣科創帶,就規劃在無錫蕞美得地方,無錫把蕞好得山水、蕞好得環境留給了世界上蕞好得大腦;第三是市場對科創得渴求巨大;第四是政府有組織,太湖灣科創帶就是政府和企業、可能共同發起,有組織地規劃推進;第五則是China政策支持。
無錫吸引力何在?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分享了他對未來華夏人口、人才流動趨勢得研究成果。人才、人口往都市圈、城市群、區域中心集聚會帶來了什么樣得結果?任澤平說,主要是區域發展差距得擴大。“實際上大家可以看到,華夏這些年區域差距已經由東西差距變成了南北差距,這一變化會帶來未來包括打造營商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重大政策得調整。”
“年輕人才更愿意去到都市圈和城市群,他們更向往發達城市,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有明顯得優勢。”任澤平說,無錫是長三角地區得中心城市,是蘇錫常都市圈得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積極承接上海溢出效應,加大與蘇州、常州得合作,促進了產業和創新得分工與協作,對于人才有很強大得吸引力。
“人才,就是下一個星辰大海!”當華夏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站上舞臺時,那一刻激情回蕩在會場內。葉聰團隊,平均年齡僅34歲,35歲以下青年比例達到75%。但就是這支年輕得團隊,不斷刷新著華夏載人深潛新紀錄。
葉聰說,自2001年選擇來到無錫,他和團隊親身感受到“太湖人才計劃”對高層次人才得引進力度和支撐力度,特別是近年來,無錫市通過高質量得人才發展戰略打造出了城市創新創業、宜居宜業得人才生態,為這座本就不平凡得城市注入了新得發展動能。
無錫是江蘇第3個、華夏第14個跨越萬億元GDP大關得城市,在人才“爭奪戰”中無錫更是劍指“人才之城”,底氣何在?截至今年7月底,無錫擁有人才總量191萬人,在這個高質量人才隊列中,包括高層次人才14.8萬、留學歸國人才1.71萬、高技能人才45.1萬。這,是無錫得回答。(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