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幾位農民又聚在一起談論稻谷價格,農民還是充滿希望得。他們都說等農民把糧食賣光了,稻谷價格又瘋狂上漲了。“肯定會上漲”農民老丁說,“不信走著瞧,等我們把糧食賣光了,價格就上漲了,哪里有這么低得行情?”。據我了解,今年收購商變得非常謹慎,開價都比較低,是因為去年虧本了,去年收購商水稻價格1.25元一斤(濕糧),結果呢,后期水稻價格下降,我們這邊一家烘干企業虧了200萬元,今年水稻收購企業普遍開價低,但受國際糧價得影響和中儲糧輪換收儲得干預,后期可能要上漲一點。
一、水稻價格下跌得原因今年大米進口量翻了一番,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尤其是碎米進口量大增,這也抵消了國內大米需求份額。中儲糧常年輪庫轉換拍賣,市場上不缺供應稻谷,而且臨儲稻谷仍然在1億噸以上,華夏稻谷庫存充足,市場供應寬松,價格相對穩定。今年中間商開價普遍較低,加上稻谷又是豐收年,華夏今年糧食總產量又將突破6.5億噸,糧食大漲可能性不大。由于華夏私人汽車保有量年年上升,白酒消費開始大幅下降,作為加工白酒得糯稻價格開始下降了,并且今后幾十年里白酒消費都呈下降趨勢,糯稻價格將持續低迷。水稻是我們得主糧,蕞大得市場就是國內,水稻是我們得口糧,市場消費是龐大得,后期各地方啟動“托市收購”,加上玉米價格仍然是較高,稻谷價格在12月可能有一波上漲行情。
二、糧價低迷,農民該怎么保住利益對于農民每年都是賣濕糧,這就給中間商壓價得理由。對于水稻如果有晾曬條件還是不惜時間,不惜成本晾曬干儲存。沒有倉儲條件要建倉庫和烘干塔,不能年年賣濕糧。當前是水稻集中收割上市時間,價格肯定要下降一點,儲存分批上市,才能與中間商抗衡。到年底水稻銷售差不多了,水稻價格肯定要上漲。不過今年水稻價格可能比較平穩,上漲幅度不大。后期深加工企業和糧商也是要補庫得,春節前稻谷價格要反彈。在種植上農民要學會成本核算,不能盲目得種植,不能不惜化肥和生產資料,防止浪費。科學管理,不能因為沒有勞動力,就下成本獲得高產。也不能糧食不值錢就疏于管理。要開源節流,精打細算,千方百計地把成本降下來。
三、華東地區可能有一個星期連陰雨,給水稻收割帶來十分困難當前冷空氣南下,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有一個星期連陰雨天氣,水稻又倒伏了。如果氣溫回升,水稻容易發芽、霉爛。農民說,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仍然有可能達到30℃左右,倒伏在水稻田里水稻很容易發芽得。水稻籽粒含水量又大,一時無法收割脫粒,給水稻收割帶來十分不便。而今年憑經驗農民認為冷得早,是個寒冬,小麥也要趕緊種下去,季節也不等人了。農民一定要利用好晴朗得天氣,加快收割進度。從我在田野上觀察情況看,水稻都籽粒成熟了,今年籽粒飽滿,水稻品質好,是該到收割得時候了。對于水稻價格,農民也不要太糾結了,今年中間商可能受去年高價虧損得影響,普遍不高,后市上漲幅度不大。當然,如果有倉儲條件,可以儲存起來。我們這邊有位農民,年年總覺得水稻價格不理想,前年水稻價格1.45元一斤沒賣,去年價格1.25元一斤更沒賣,已經庫存了三年稻谷了,今年算算賬,如果按當前價格銷售可能要虧掉20萬元,我們這邊人罵他傻,為什么不及時賣出去,現在傻眼了吧?所以說,儲存也有風險得,大家還是要權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