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格達連連遭襲,中東局勢陡然升級
6名伊拉克民兵喪生,尚無組織宣稱制造這起襲擊事件,多國呼吁避免事態升級。
據法新社報道,伊拉克當地時間4日晚間,伊拉克多個地區遭到火箭彈和迫擊炮襲擊,美國駐伊拉克使館所在的巴格達“綠區”以及巴拉德美國空軍基地遭襲。同日凌晨,伊拉克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PMF)一支車隊在巴格達遭遇空襲,6名民兵在襲擊中喪生,另有3人重傷。截至4日,沒有任何組織宣稱制造了這起襲擊事件。
此前,美軍兩度空襲伊拉克境內目標,中東安全局勢陡然升級。在美國連番出手后,世界各方都在密切關注伊朗下一步會如何行動。
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否認空襲
“人民動員組織”(PMF)車隊遭到空襲后,一名五角大樓官員對美國《新聞周刊》說,襲擊由美軍發動,目標是PMF分支領導人扎伊迪。PMF方面4日早些時候發表聲明稱,遭空襲的是一個醫療車隊,車隊里沒有高級領導人。一名美國官員告訴美聯社,此次襲擊不是美國軍事行動。
隨后,該事件遭多方否認。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月4日,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否認了當地多家媒體報道的塔吉空襲事件。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也表示,近幾天并沒有在塔吉地區發動空襲。“人民動員組織”呼吁媒體準確傳遞消息,對謠言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現在的敏感局面下。
此前,特朗普下令美軍無人戰機在3日凌晨對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發動空襲,造成伊朗“圣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等8人死亡。隨后PMF稱,在巴格達機場火箭彈襲擊中有5名組織成員死亡。
2019年12月29日,美國對PMF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的基地發動空襲,造成該組織人員25人死亡、51人受傷。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于2014年成立,由包括“真主旅”在內的多個什葉派民兵武裝力量組成,2018年3月被編入伊安全部隊,直接聽命于伊國防部,在打擊“伊斯蘭國”的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指認“人民動員組織”與伊朗過從甚密,長期接受伊朗的訓練和支持。
特朗普:行動旨在阻止戰爭
一向反對美國軍事干預中東的特朗普,意外下令斬首蘇萊曼尼,這被視為特朗普執政以來最冒險的決定之一。而且,美軍發動空襲并未事先告知國會。共和黨議員一致稱贊此次空襲行動,稱特朗普為大批美國軍人家庭帶來了正義。
據《國會山報》報道,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空襲“沒有經過國會的協商”。根據美國“戰爭權限法”,總統在派遣武裝部隊參加軍事行動后48小時內通知國會即可。
美國民主黨人指責特朗普削弱了國會在戰爭決策中扮演的憲法角色,并批評他的這一魯莽舉動加劇了與伊朗的緊張局勢,增加了中東沖突的可能性。
78歲的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倡議聯合起草法案,阻止政府資金支撐對伊朗的軍事干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則在推特發表聲明:“特朗普總統把炸藥扔進一個火藥桶,他欠美國人民一個有關應對策略和計劃的解釋。”
特朗普于當地時間1月3日發表電視講話,“我們采取的行動是阻止一場戰爭,而不是開啟一場戰爭。”蘇萊曼尼此前策劃“對美國進行迫在眉睫的險惡攻擊”,“他的恐怖統治結束了”。
他強調,美國不想推翻伊朗政府,但如果美國人生命受到威脅,他已經做好準備進行所有必要的行動。
伊朗群情激憤?魯哈尼誓要復仇
在伊朗,蘇萊曼尼是最受尊敬的軍事領導人之一,被視為伊朗政治安全體系中地位僅次于最高領袖、總統的第三號人物。他在美軍空襲中身亡后,成千上萬伊朗人走上街頭哀悼蘇萊曼尼,同時抗議美國暴行。“蘇萊曼尼流下的鮮血,激起了國家對敵人的憤怒。”一名伊朗抗議者對《紐約郵報》說道,他和許多示威人群一起高喊:“美國是邪惡軸心”。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承諾將進行“嚴厲報復”,并宣布為蘇萊曼尼哀悼三天。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蘇萊曼尼的犧牲將使伊朗更加堅決地抵制美國的擴張主義,捍衛我們的伊斯蘭價值觀。毫無疑問,伊朗和該地區其他尋求自由的國家將為他復仇。”
伊朗駐聯合國大使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說:“我們不能對昨晚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肯定會有報復,殘酷的報復。”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3日報道,蘇萊曼尼遇襲身亡后,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任命蘇萊曼尼的副手——伊斯梅爾·加尼,成為“圣城旅”的新任指揮官。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言人謝里夫表示,蘇萊曼尼遇襲讓我們十分悲傷。經此事件,我們對美國實施報復的決心更強了。
美國多地加強警戒
據福克斯新聞報道,美軍無人機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目標后,美國各城市都加強了警戒。美國首都華盛頓已經處于戒備狀態。華盛頓特區市長提醒公眾,如發現任何可疑活動,立即與執法人員聯系。
紐約市長白思豪要求紐約警方對市內關鍵地點加強安保,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報復事件。白思豪在一份聲明中說,他擔心殺死蘇萊曼尼的空襲會對紐約和美國造成威脅。
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國務院升級了對伊拉克旅行警告,要求美國公民立刻離開伊拉克,所有領事服務暫停,聲明要求美國公民不要接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駐巴林、科威特、尼日利亞等使館也向所在國的美國人發出安全警報。
據CNN報道,美國準備向中東地區增派約3000名士兵以應對地區威脅。美國東部時間2日晚,美國派遣了載有戰斗部隊和特種部隊的飛機從美國東海岸的基地起飛。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在巴林的指揮部也已經讓“愛國者”導彈處于戒備狀態。美國使館所在的巴格達“綠區”也被伊拉克安全部隊所警戒。
伊拉克海灣航空公司表示,出于安全考慮,巴格達國際機場3日開始取消了部分在當地起飛和降落的航班,等待進一步的通知。
同時,美國盟友也進入警備狀態。以色列官員說,該國一些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包括黑門山的滑雪勝地,都已關閉,以色列軍隊保持戒備。
反應
中國呼吁美方保持克制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楊潔篪表示,中方對當前中東事態高度關切。中方一貫主張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武力。希望有關各方特別是美方保持克制,盡快回到通過對話尋求問題解決的軌道上來,推動緊張局勢降溫。
1月4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伊朗外長扎里夫通電話。王毅表示,美方的軍事冒險行為,違背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將加劇地區局勢的緊張動蕩。中方將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3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近期海灣地區局勢升級深表關切。聲明指出,在這一時刻,領導人必須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世界無法承受海灣地區再次爆發戰爭。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美國空襲造成蘇萊曼尼身亡,將給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嚴重后果。俄外交部網站發表評論稱,此事令俄方感到“震驚”,美方做法無益于解決中東復雜的問題,反而會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周五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話,并就此事件發表聲明,他說:“英國政府認識到蘇萊曼尼對美國存在威脅,但是進一步的沖突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
德國外長馬斯3日呼吁,避免中東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否則整個中東將陷于戰火之中。
專家分析
對抗或轉化為代理人戰爭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所研究員田文林認為,伊朗三號人物身亡,對于伊朗來說近似于一場戰爭。伊朗領導人如果要計劃對美國進行打擊,對抗應該是保持在代理人戰爭的狀態下,戰場很有可能選擇在那些有伊朗軍事存在、同時又有美國相關軍事目標的國家,例如敘利亞。
“如果要按常規戰爭的打法,伊朗必敗無疑。”田文林分析,現在球已經踢到伊朗這一邊,如果伊朗發動軍事打擊,選擇何種方式至關重要,伊朗可能會調動中東地區什葉派力量和境外的民兵武裝進行行動。
編輯 周博華 校對 范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