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1月5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汪勝 徐美琴)一杯香茗,幾縷茶香。品茗讀書,對于終日忙碌的人來說是一種奢侈,而對于浙江金華婺城“八詠書友會”的成員們卻已成為一種常態。5日記者了解到,“八詠書友會”由民間自發組織,每逢月末,書友會的成員們拂去忙碌,聚集在一起讀書品文,共度美妙的閱讀時光。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從幾個人讀到一群人讀,成立于2017年的“八詠書友會”現在已有400多名固定成員,吸引了成千上萬余名同樣熱愛閱讀的市民關注。如今,在“人文婺城·幸福城”建設的推進中,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掀起一股回歸閱讀、崇尚閱讀的風潮。
新老書友們歡聚一堂,共度美好閱讀時光。婺城提供美麗:赴一場閱讀盛宴
“大家好,我今晚分享由吳軍老師撰寫的《態度》,這本書是作者寫給正在上大學和高中的女兒們的家書。幾十封家書娓娓道來,凝聚了吳軍老師的親身經歷,針對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如何有效學習、經營人際關系、理解并賺取財富等具體問題,給出了誠懇的建議……”
最新一期“八詠書友會”在發起人劉波的主持下詩意開場。各行各業、各年齡層次熱愛閱讀的新老書友們歡聚一堂,共度美好閱讀時光。
書友們根據本期分享的主題朱爾斯·埃文斯的《生活的哲學》、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以及吳軍的《態度(把簡單的事情做得出人意料的精彩)》中任選一本書目,依次上前進行時長三分鐘的心得分享。在交流分享時,每位書友都感悟深切,字字句句皆真情,引起掌聲無數。
發起人之一的劉波告訴記者,她個人很喜歡看書,覺得這個形式很不錯,恰巧碰到了金華新華書店營銷部長殷朝暉,兩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便決定發起一個這樣的活動,即由一本書,串聯一批人,以興趣聚之,人人分享。之所以取名為“八詠”,因為八詠樓是金華文化的地標,活動發起人希望書友會能成為金華開展全民閱讀的“地標”。
在交流分享時,每位書友都感悟深切。婺城提供青睞:共享閱讀時光
“第一期書友會一共來了50多個書友,大多數是平時工作、生活中認識的愛讀書的朋友。”劉波告訴記者,2017年10月27日八詠書友會“首秀”后,他們每個月定期組織書友會,隊伍也在不斷“壯大”。
“書友會就像是一座移動的書房,致力于為更多的人提供學習交流平臺。除了共讀、分享等活動,我們還邀請學者、作家、專家、藝術家作專題講座,向每一位熱愛閱讀、愿意閱讀的人開放。”劉波說。
“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不僅舒解心靈、陶冶情操,個人也從中得到成長;豐富的延伸活動讓閱讀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第一次參加讀會,我就被深深感動,那種情懷和氛圍久久不能忘懷。此后,共讀共享的氛圍讓閱讀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
采訪中,大家紛紛表示,在互聯網發展迅速,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大家沉下心來去感受傳統紙質書的魅力。享受紙質書帶來的最原始的、最本真的感覺。寂靜之中聆聽翻頁聲,享受那種靜謐卻又直擊心靈的觸動。這是一種幸福。
溫馨:讓閱讀“活”起來
盧飛燕是“書友會”的一位老書友。她告訴記者,從小,父親就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我一直想加入一個本土的讀書會。書友會特別溫馨,大家都很親切,聚在一起分享同一本書,這種感覺特別好。”
書友會還吸引了眾多中小學孩子參加。采訪當天,記者剛好碰到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書友會的馮女士和康女士,“我們平時也喜歡看書,現在有這樣一個組織,把喜歡看書的人聚在一起,特別有氣氛,就帶著孩子們一起來感受讀書的氛圍。”一旁的小朋友也很自豪地說:“我現在和媽媽一樣,我也每天都會看課外書。”
書友翟女士是一名醫生,她平日里看的最多的是和專業相關的書籍。通過書友會推薦的一些共讀書目,她收獲了更多專業以外的驚喜,“每次參加書友會,都感覺很放松,大家都像朋友一樣,一起分享,聆聽不同的聲音,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婺城區歷來高度重視全民閱讀,不斷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特別是去年以來,在“雙城”戰略的推進中,“人文婺城·幸福城”建設扎實推進。文化氛圍越來越濃,老百姓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可以說,八詠書友會,將婺州大地的愛書人士聚在一起,以閱讀文化推動全民閱讀,點亮城市之光,使婺城原本欣欣向榮的閱讀風尚得到了更好的延續和壯大。(完)